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65谭小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公平有何障碍

       在高等教育公平性研究领域,高等教育结果公平是指毕业生就业并对社会所接纳的机会公平,落实在毕业生身上,就是就业过程和结果的公平。就业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涉及高校、毕业生自身条件、就业大环境等方面。在我国“能力本位”就业市场还未建立起来的背景下,其中一些因素容易引起不公平就业现象的产生。下文将简要分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公平有何障碍,分析高等教育的结果公平难在何处。

高校人才培养缺陷:

质量、层次、专业

        企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为他们提供人才,大学生也希望接受高等教育后获得一份合适的工作。高等教育扮演着培养输送人才的中间角色,应当时刻洞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供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助人成才,才有所用。但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却存在诸多缺陷,难以很好地胜任“中间人”角色,在一定意义上加剧了就业不公。唐海龙在著作《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机制创新研究》“高等教育结果公平”中提到,高校影响高等教育结果公平的因素包括:高等教育质量、高等院校层次和高等教育专业设置。

      首先是高校培养质量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公平。从现实的情况来看,高水平就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如果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名副其实的高等教育,在学习期间受到专业的技能训练,在走入社会时拥有快速上岗的能力,那么必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的同时,院校间参差不齐的高等教育质量影响着就业公平,未能受到良好培养的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处于劣势地位。

      其次是高等院校层次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公平。扩招以来,毕业生数量逐年上涨,大学生从昔日“包分配”转为“竞聘上岗”。在一些校园招聘会现场,某些企业在岗位要求中明确列出“第一院校为双一流院校或双一流专业”的要求,就业的“名牌效应”和学校歧视以及分校定薪等,使普通院校的毕业生苦不堪言。这种依据院校层次而非个人能力的招聘要求,对求职者来说是不公平的。

      最后是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公平。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调整、升级和转型,社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但是有的院校不关注社会对人才新能力的需求,不调整自己的专业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方案,导致培养出一些社会不那么需要的学生。由于缺乏对口岗位和职场竞争力,这类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比旁人更大,也有求职就业不公平的感觉。

政府配套制度问题:

户籍、人事、待遇

        各级政府的就业政策会影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公平。从中央政府来讲,全国性的就业政策带来了宏观性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再到“大众创业”的变革。虽然从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加大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建设,人才资源配置要遵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但是受到户籍制度、人事制度、档案制度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滞后的影响,一些限制毕业生公平就业的政策性障碍因素依然存在。从地方政府来讲,不同省份地域的就业政策差异悬殊,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和限制力不尽相同。

        发达地区能够提供充分且优质的就业岗位,在劳动力市场占据优势,因而对高校毕业生的选拔极为严苛。在部分岗位招聘中,岗位要求明确具有户口限制,造成部分岗位报名人数空缺而撤销招聘岗位,而真正希望得到岗位的人却因不满足户口、地域条件而无法就业。

      而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往往并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工作岗位,在薪酬待遇方面也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人才支援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但由于毕业生缺乏相关的政策引导和优惠条件,导致毕业生不愿进入欠发达地区,限制了他们的就业选择。此外,在毕业生尤其是高职、专科毕业生跨省市流动方面也受到不少的限制,从而客观上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不公平环境。

社会不正之风影响:

歧视、交易、造假

      首先是各种就业歧视充斥社会,助长了社会的不公正和不文明。比如职场中的性别歧视,认为男生事业心强、有前途;女生能力差、不能当领导等。比如学历歧视,认为高学历的学生能力强,只看学历而不看能力。比如院校歧视,把高校的层次和类别“标签化”,仅仅用院校标签来筛选求职者。比如经验歧视,要求应聘者具有丰富的实习经历,看重直接上手而非发展潜力。甚至还有与工作岗位并不相关的身高和外貌歧视、年龄歧视、恋爱结婚等情感状态歧视等,更加助长了就业不公。

       其次是招聘中的腐败和交易行为造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不公。就业中存在一些“潜规则”,就是在岗位招聘过程中没有明文规定,却被招聘者广泛运用以达到个人目的的一种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近年来就业市场上出现的“萝卜招聘”、“绕道进人”的招聘方式,扰乱了本应公平竞争的就业市场环境,妨碍了就业公平。

      最后是造假行为导致毕业生就业不公。对于刚走出校园缺乏社会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本应有人去帮助他们应对就业困境。但现实中,一些为毕业生就业服务的机构却也成了不公平就业的推手。某些高校为了“刷高”本校的就业率,无论学生是否实际就业,都要他们想方设法签下第三方就业协议,由此衍生出“假签约”、“被就业”现象。虽然这种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多次被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禁止,但现实中仍然存在。此外,毕业生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某些毕业生为了解决就业困境,违背道德要求,陷入了钱权交易和权色交易的旋流之中,也会产生一些造假行为和不正当交易,妨碍求职就业中的公平竞争。

家庭社会资本差异:

起点、过程、结果

      一方面,家庭社会资本能够直接影响就业公平。2013年一篇名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在网上引起热议,作者从一名商业银行人力资源从业人员的视角,通过讲述一批大学实习生的经历,反映了家庭背景对毕业生能否成功求职的影响。一项联合调查显示,有41.61%的学生坦然承认: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职途径。在来自大城市的学生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 51.29%。可见,家庭可以对毕业生就业产生直接影响。比如电力、铁路等国有垄断企业的内招制度使内部职工子女在同等条件下具有优先权。

      另一方面,家庭社会资本还会间接影响就业公平。家庭通过提供的教育资源和就业指导,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机会。优势阶层拥有财富、权势等大量的社会资源,他们有机会给予自己子女高于平均水平的教育和人生指导。劣势阶级的父母由于经济、自身认知和眼界的局限,难以保证孩子能获得足够的教育资源以及关注孩子的发展情况。以专业选择为例,方耀林在1990年对福建省1708 名高等院校学生进行了家庭社会情况的调查,调查得出,在高校热门专业中,高知识分子家庭和企业管理者家庭的子女占比为57.24%,来自工人家庭的子女仅占34.06%;而较冷门专业中,来自工人家庭的子女占比可达50.17%,知识分子家庭和企业管理者家庭的子女占比仅38.3%,来自城市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远远高于农村及偏远地区的子女。城乡分割导致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使得不同家庭背景群体教育决策迥异。这些差距影响了高等教育起点的公平性,最终也在就业环节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

      综上所述,就业公平存在很多障碍,比如社会层面的户口限制、地方保护主义、“走后门”等;再比如院校层面的“名牌大学效应”、“海归”身份光环等;以及个体层面的家庭背景差异、不同专业、不同性别在求职中被不公平对待,等等。高校毕业生遭遇的上述就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破坏了就业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阻碍了就业结果公平的实现。

        面对当前的就业不公现象,高校毕业生要认识到,就业结果受到多方因素影响,谈论其公平性非常困难和复杂,所以在就业市场中,个人能力是入职的门槛,但能否求职成功并不仅仅看个人能力。希望每一个进入求职市场的毕业生,都能认清自己的处境,多方挖掘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改变求职思路,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也期待未来我国能够真正建立一个公平的就业体系,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都能为之付出长期的努力,为促进公平就业而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郭正华. 新时代我国区域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 山西:山西财经大学,2021.

2.罗建河. 我国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去身份化”过程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9):14-19.

3.梅平平. 高校毕业生就业公平问题研究[D]. 苏州科技大学,2012.

4.王建华. 高等教育公平的两重性:隐藏的不公与想象的公平[J]. 江苏高教,2022(4):1-9.

5.周俏春 侯大伟.大学生求职演变为父辈竞争,齐鲁晚报[N],2006.8.1

6.唐海龙《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机制创新研究》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大学生就业创业状况调查报告》发布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大众化”
教育部:今年政策性岗位已吸纳280多万毕业生就业
何不立法反对就业歧视
多方协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大学生就业指导论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