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690管绮:大学教育脱离社会需要的底层逻辑何在

      范·海斯在威斯康星大学担任校长期间,提出了“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的观点,认为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服务都应与州的实际需要相符合,并以为社会服务为主题,对威斯康星大学进行了改革,自此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得以确立。[1]大学发展至今,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愈发凸显,但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现象也一直存在。下文将从必然性与选择性两个方面,探究大学脱离社会需要的底层逻辑。

必然性“落后”:

大学保守性、技术落后性、教育滞后性

      首先是大学保守性可能导致大学脱离社会需要。大学具有保守性,正如阿什比所说的“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2]大学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大学的传承性上。首先,大学作为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对人类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传承性,因而大学的文化知识就带有保守性的部分。其次,例如“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这样的大学理念与精神是大学悠久的传统,也是大学的重要实质内涵,在今天依然是大学的“立身之本”。最后,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主要的教育活动也展现出传承的特点。正是基于大学的保守性使得大学具有一定的“落后性”,这种“落后”表现为大学提供给社会的“产品”并不都是社会发展所需要或想要的,在短时间内也可能无法为社会带来想要的经济收益,导致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节”。[3]但大学的保守性又是大学作为独立体存在的必须要素,使得大学在社会的变迁中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理想与意志”,能够秉持自身的价值追求,避免了左右摇摆,也不会沦为单纯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工具。

      其次是技术落后性可能导致大学脱离社会需要。从技术层面来看,在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过程中,大学对技术的反应存在一个“反应潜伏期”,由此,大学具有一定的技术“落后性”。综观大学教育的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大学的教学由对纸质书籍的依赖变为纸质书与电子资源的多样化教学资料并举,教学的形式也由传统面对面教学拓展为传统面对面教学、多媒体远程教学等多样化的形态。然而,信息技术的运用只是改变了大学教学形式等“表面样貌”,并未对大学内部深层的思维行动逻辑与组织管理体系产生积极影响[4],基于这种不匹配的状态,现代大学的科学研究对信息技术革命并未做出直接的贡献[4],使得社会对大学推动信息技术革命的期望落空,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最后是教育滞后性可能导致大学脱离社会需要。从大学人才培养层面来看,大学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是社会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侧,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一部分也是通过大学培养的人才实现的。人才供给是指为迎合企业或政府单位经营发展需要,对拥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人员的补充。[5]目前大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不匹配、大学生就业与专业不匹配等问题依然显著,导致就业市场结构性失衡,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而大学对就业市场用人需求相关信息获取的滞后性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这种人才供给与需求的脱节,导致大学教育人才供给产能结构性过剩,使得大学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本支撑作用弱化,进而产生大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现象。[6]

选择性“失配”:

大学因适应性超越性难与社会同频共振

      一方面是大学适应性可能导致大学脱离社会需要。大学具有适应性,包含适应大学的内部逻辑、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适应社会三层含义。[2]适应大学的内部逻辑就是要求大学遵循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理念,保持追求真理的自由、拥有对学术的敬畏。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大学的教学活动也必须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同时,作为一项文化事业,大学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大学已然从社会的边缘成为社会的中心,适应社会成为大学发展的必须,但如果过分强调高等教育的适应性,就会导致高等教育发展陷入工具主义的漩涡,导致高等教育的价值理性衰落。[7]因此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大学对社会需求的选择性“失配”状态既避免了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完全脱节状态,也避免了大学教育对社会需求的一味完全适应。

      另一方面是大学超越性可能导致大学脱离社会需要。大学具有超越性,这是对大学的自我超越,也是对社会现实的超越与引领。[2]作为实践高等教育的机构,随着社会与学术环境的变迁,大学对于自身的组织结构、理念精神等都要进行革新与超越。大学要超越自身的理念精神,把“成人”作为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不是只为社会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不沦为育人工具,并怀有超越精神进行探索未知真理的活动;[2]同时,随着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中心这一地位的转变,大学需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大学也要发挥理性批判的象牙塔精神,[8]站在一个超脱的高度对社会进行判断并发挥对社会的文化引领作用,[8]此外,大学要致力于未来社会发展的活动,[2]发挥前瞻性、超越性。

      总之,大学具有服务社会的职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大学维持自身存在的必然选择,但大学的保守性、技术落后性与信息获取滞后性注定大学有“落后”于社会需求的一面,同时大学的适应性与超越性也决定了大学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是一种选择性“失配”状态,而不是一味地迎合,也不是对当下社会需求的短视适应。

[1]刘宝存著. 大学理念的传统与变革[M].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2]白玫.大学的品质:保守、适应与超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8):30-35.

[3]薛亚涛.浅谈“双一流”大学建设过程中的“适应”与“落后”[J].高教学刊,2016(15):172-173+176.

[4]王建华.大学落后于时代了吗?——技术的视角[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5):32-44.

[5]孔苗苗. 呼图壁县农业技术人才供给问题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21.DOI:10.27431/d.cnki.gxnyu.2021.000544.

[6]贺娜.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19(02):12-14.DOI:10.14054/j.cnki.cn23-1120/c.2019.02.004.

[7]王建华.高等教育适应论的省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8):1-7.

[8]陈志强. 现代大学的使命:适应与超越[D].汕头大学,2003.

高教课堂研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队伍建设】场域视野下乡村教师生涯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不要忽略了劳动教育的初心
小狼: 教育培训行业现状分析(四) 教育培训业是一个神奇的行业,它包含两个极易混...
“双减”后,课后教育重建定位如何把握?吕文清
老年大学的课程设置问题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大学需要重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