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34贫困生不愿申请资助的心理原因分析

   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难以完成学业的学生。聚焦这一群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贫困资助政策对贫困生进行帮扶,以减轻其家庭负担,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但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却存在一种并不少见的现象——贫困生不愿申请资助。贫困生不愿申请补助可能由多方原因导致,但最终决定是否申请补助的是贫困生个人,属于个人意愿问题。本文将分析哪些心理容易导致贫困生不愿申请资助。

一、“怕伤自尊”而不愿申请

  《社会心理学词典》中对“自尊心”一词的定义是:“自我意识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也称自爱心。是指个人尊重自己的人格和荣誉,维护自己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自尊心强是贫困生给人的一种普遍感觉,这不仅是人格特质问题,也是家庭教育长期累积结果的体现。多年来的家庭贫困,带给家庭贫困学生的是心灵上的严重负担。经济方面的自卑引发过重的自尊心,使他们比较在意他人目光。升入大学后,由于更换环境,只要不申请贫困资助,自己的家庭背景便不会被他人了解。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避免他人对自己的嘲讽与讥讽,甚至是“施舍”,决定不申请补助者大有人在。

  二、“自立自强”而不愿申请

古语有言: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有些贫困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从小便学会自立自强,他们养成了“万事靠自己,不与他人言”独立性,并且相信自己有养活自己的能力。进入大学,他们在年龄上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人,可以从事的兼职工作种类繁多。他们相比于领取补助,利用课余时间打工做兼职赚取生活费更符合他们内心对自己的期待。因此,一些坚持自立自强的贫困生不愿申请补助。

  三、“怕麻烦”而不愿申请

除了维护自尊、坚持自强的原因,“怕麻烦”的心理也是部分贫困生申请补助的一大影响因素。贫困资助资格认证需要多方认证,既需要基层部门(居委会、村委会)认证,还需要乡镇机关盖章签字。大学入学后,还需院校审核,部分院校还存在同学评议环节。申请人要想获得补助需要坚持走完所有流程。部分学生家庭并非十分困难,并且感觉手续繁琐,因此也可能放弃申请。

事实上,“怕麻烦”不仅怕的是申请程序的繁琐,还包括领取补助之后潜在的麻烦。贫困学生获得的助学金是由多方提供,除国家助学金外,还有许多来自企业、基金会和个人的社会助学金。拿到这些助学金后,需要履行一定的“义务”才能保证下一年度的补助金等级不会下降。“既然已经拿到了补助金,那我就失去了拒绝履行'义务’的权利。”这样想的人也不在少数。

综上所述,影响贫困生申请贫困补助意愿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保护自尊心,坚持自立自强和避免“麻烦”。作为一名曾经的贫困生,笔者认为应理性分析自身情况,既不要为了维护过强的自尊心放弃申请,过度打工使自己陷入过度疲惫的境地;也不必为了申请补助使自己内心承受过多的煎熬。要认真分析自身需求,作出理性判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除了经济帮扶,困难生还需要什么
财政部、教育部:奖助学金最新政策出台!家长都为孩子看看!
贫困生助学金
转需!云南普高贫困生每年补助2500元
学校资助贫困生实施方案
视频:深圳家庭资助贫困生400元到手只有40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