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36陈思瑶:考研复习低效的心理效应探析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知识更新不断加快。这既对新时代大学生施展才华、建功立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对青年大学生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现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考研深造来提高自身素质。但是在每年的考研中,总不乏因复习效果不佳而落榜之人。本文试图从心理学视角分析影响大学生考研复习效率低下的原因,意在为考研学子们反躬自省、引以为戒提供参考,督促大学生自觉提升自制力和自觉性,提升考研的复习效率。

一、蔡格尼克效应导致内驱强度“物极必反”

蔡格尼克效应表明,当一个人具有一定需要和动机时,他就会产生一个内部的认知系统, 这个认知随着需要的满足或目标的实现会趋于松弛。而如果认知需要得不到满足,这个认知系统就会在一定时期内继续保持下去,并且促使他具有努力满足需要或重新实现目标的意向。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对于尚未结束或完成的事情,人们在大脑中会持续存在一个结束这项事情的意念。出于一种未完成感的心理,总是竭力寻求解决途径,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在备考过程中,有些大学生驱动力较弱,总是产生拖延行为,常因学习压力大、复习任务繁重而产生消极情绪,导致时间与精力在拖延中被大量消耗,这样任务非但未减少反而越积越多。拖延日复一日产生的“未完成感”又引发内疚、自责、沮丧、焦躁等不良情绪。任务的完成度没得到提升,不良情绪不断积累,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复习效果。有些大学生的驱动力过强,在整个复习阶段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注意力持续集中在考研复习上,丧失了其他兴趣与爱好,只感受到紧迫的节奏和巨大的压力,长此以往身心皆被压垮,严重影响复习效率和考试发挥。

二、计划谬误效应造成进度管理“虎头蛇尾”

计划谬误是对个体或团体不能按时完成计划任务的描述,是指人们在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诸方面因素作预测时,倾向于对达成目标的时间、金钱及所需要的努力等方面做出高于实际的乐观估计偏向,是一种认知错觉。

大学生在制定考研复习计划时,总是局限于对单个任务信息的时间考量,常缺乏对自己过去完成类似任务所用时间的参考,忽略对自我损耗效应的认识,错误预估自己的能力,导致计划完成进度不高。最后只能采取在考研日期到来之前疯狂赶进度的办法,或是直接未完成后半部分的计划,复习效果大打折扣,考研成绩受到直接影响。

三、自我损耗效应使得心理能量“每况愈下”

自我损耗理论认为个体存在帮助其控制自我行为的控制资源,在一定时间内,该资源的总量是既定的,当前自我控制资源的短暂损耗会对随后的自我控制行为造成负面影响。由于执行先前意志活动而造成执行后续意志活动的能力和意愿暂时下降的现象,包括控制环境、做出选择、控制自我和发起行动等都会构成自我损耗。

自我控制的过程实质上即心理能量消耗过程,消耗后需有一段时间才能恢复。由于考研备考时间较长、复习过程中经常被打断或干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以及考研学校的选择等都会不同程度地消耗心理能量,造成注意力分散、自我控制能力下降等损耗,进而影响后续的复习效果。

四、道德许可效应导致计划执行“一曝十寒”

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总有人在坚持学习一段时间后就想给自己“放假”,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现象。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出现“先好后坏”的变化,是因为存在“道德许可效应”。道德许可效应指出,当人们在做出一些符合道德标准的行为后,在接下来的行为中就会许可自己有不道德的表现。许多考研学子在备考初期作息有规律,制定的复习计划也能按时完成,但是道德许可效应使其未能坚持下来,最终半途而废。

对于考研复习过程中出现的以上四种心理现象,考研的学生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路径,减少这四种心理效应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增强复习的实效性,提升考研成功率。

参考文献:

[1]Baumeister R.F.,&Vohs K.D..Self-Regulation,Ego Depletion,and Motivation[J].Social an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Compass,2007,1(1):115-128.

[2]Svenson O.Decisions Among Time Saving Options:When Intuition is Strong and Wrong[J].Acta Psychologica,2008,127(2):501-509.

[3]Zeigarnnik B. Uber das Behalten von erledigten unerledigten Handlungen[J].Psycho Foesch,1927,9:1-85.

[4]Monin,B.,&Miller,D.T.Moral credentials and the expression of prejudic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8考研疲惫第一期来袭,学长给你支招!
2024考研具体时间 如何备考
微博
考研复习计划报名
25考研复习计划
大学生活应如何规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