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动表和智能表,界限越来越模糊,但终究定位不同

每次被人问到关于运动装备的话题,提问者心里预设的拟购品类,几乎智能表和运动表各占一半。

无可否认,现在的运动表和智能表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传统的运动表厂,不断地在健康管理、生活领域里拓展应用功能;而传统定位的智能表,则越来越多地加入运动的元素,譬如,内置多种运动模式。

这种相互逐渐模糊化边界的现状,使得如何给智能表和运动表下个定义都变得十分困难了。

大致来说,我老人家的个人体会,以尽可能详尽地记录运动数据(因为这个原因,则会强调长待机),并且基于数据做运动技术分析为特长的,以及以比赛为核心,向用户提供训练指导和计划协助的,大致可以定义为运动表。

而以方便生活,管理基础健康,与手机等传统智能装备密切相关的穿戴装备,在日常使用中,尽可能提升体验,设备基本上在高性能状态下运行,不大在乎续航的,大致可以分在智能表类。

我们说了,两者之间严格分别,非黑即白,已经不可能了。故此,以上也只是一个大致的分类。

对智能表续航的诟病,是一种短见。

很多运动爱好者高看运动表,轻视智能表,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智能表的续航短,动辄两天一充电,甚至一天一充电。

电池续航,跟工作态有关系,跟工作时的性能呈现有关系。

以运动表而言,我们对厂家下述这样的描述不陌生:

时间模式下待机三周,每秒打点的gps模式下,开启心率跟踪,持续工作20小时;

或者,时间模式待机XX天,开启每秒打点gps模式20小时,每30秒打点30小时……

诸如此类。

有时候,也会加上开启音乐播放,引起工作时间的不同。

我们都知道,不启用GPS,启用时每秒打点,30秒打点,这都是产品工作的不同性能状态的区别。

性能和功耗有极大的关系,功耗与续航有极大的关系。

以被我一直当做GPS表现标杆的Polar M430为例来说事,就很清楚了。

之所以拿这块老型号跑表来说事,是因为它用的sirf定位组件,比现在通行的组件,性能要更优越,正因为此,功耗也更大。用它来说“日常使用”和“开启高性能模式使用”的续航时间差异,反差比较大,容易说清楚待机跟功耗、功耗跟性能的关系。

时间模式20天

省电模式(60秒打点)加蓝牙外接心率:50小时

省电模式(60秒打点)加本机光电心率(它的光电心率是我目前用过众多运动表最信任的):30小时

而精确模式(每秒打点)加本机光电心率:8小时

我的表已经旧了,实际用下来,每秒打点+本机光电,也就能支持6个小时!

可见,手表的待机时间,与让它处在什么工作状态,关系重大。

而我们一般归类为智能表的使用,无论在硬件要求上,比运动表要求更高。运动表可以用低功耗的屏幕,但智能表则无论如何要与手机看齐,基本都是视网膜级别的。这就是高功耗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在工作状态方面,两者也有区别。

运动表每天承担一两个小时的高功耗状态,其他时间基本上是时间模式——想想上面说的那么老的M430的时间模式20天和高功耗高性能状态只有8小时的对比吧。

智能表,实际是手机的化身,它在日常于时间模式之外的工作状态的机会,要大得多得多,而一旦运行那种非时间模式,则必然就是高亮度,高运行等高功耗状态。

所以,如果你手机一天一充电不以为怪,那么智能表要一天一充电,根本不必引以为怪。

为什么我老说智能表应该承担手机化身的角色,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如果没有移动网络,没有移动支付,那么用智能表干什么呢?这年头,离开这两样,还有“智能”二字吗?

运动表,有的人用来通勤,有的人仅仅是运动时佩戴(我就是仅仅在运动时才佩戴运动表),而智能表的使命,就是白天大部分时间佩戴的。

就这个意义上来说,智能表一天一充电很正常,能够做到两天一充电,那就很不错了。能在高性能状态下,持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运动表其实是不多见的,尽管动辄“待机几个星期的运动表”比比皆是。

正是由于使命不同,工作状态不同,将两个不同类型的产品,在续航方面来对比,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既然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选择什么,纯粹看自己的喜好。

在Apple Watch上,现在预载的运动APP已经多达百把项。第一层搭载的常用项目虽然表面看起来不多,但进入“其他选项”,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似乎比我用的其他两家运动表专业型号所预载的运动类型,还更多。

随手举个例子吧:

所以,对绝大部分运动爱好者来说,预载项目方面,几乎不需要考虑短板。

前面已经阐述清楚续航话题的困扰,那么选择智能表还是运动表,说起来还是一个生态的问题。

以苹果为例,它以“健康”这个模块为核心来整合所有运动和健康数据,最终解读为用户的个人健康状态,是非常好的一个形式。此外它还能把其他的专业运动表所采集的数据也同步过来。

所以,选运动表,还是智能表,似乎只是自己的喜好而已了。

十年前,我选择运动表,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那时候能采用的手段都不多,而且智能表还是高高在上的奢侈品,而如今,如果我没有任何配置,可能选择智能表也是合理的。

1、如果对数据有非常详尽的要求,有技术分析的要求,专业的运动表似乎更深耕一些,选择它,似乎也更合理。实在喜欢使用智能表的话,也可以将运动表的数据与智能表数据整合。

2、特别在乎续航,而且平时随时带手机的(甚至在户外跑步时也喜欢手上握着手机的),我倾向于完全不要考虑智能表。

3、对于户外运动时不喜欢带手机,甚至日常生活也不大喜欢带手机的(反正不查健康码了),选择智能表来作为生活、运动都包打的工具,也不错。

4、如果用智能表来覆盖运动和生活,在我看来,必须有esim和无线支付,才真正方便。否则,用智能表仅仅用来记录运动,那为什么不选择运动表呢?

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趁着过年一直在休息的朋友,过了今天,可不能再以过年为借口,让自己懒散下去喽!

=======================

作者:老威修斯,个人公众号:老威小屋。运动大叔,跑步和健身爱好者,跑步是运动的其中一个手段。崇尚“科学训练,合理饮食”的健身原则,倡导戒烟断酒的生活方式。跑步以提高健康水平为主,以适当追求竞技能力为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通过10个数字了解“小米”首款智能手表
面向智能手表,Qualcomm Snapdragon Wear 3100平台发布
6款定位准、续航长的智能手表,适合爱运动的你
佳明 Enduro 体验:可以忘记充电的智能手表
不熄屏能待机90天?这款户外运动手表简直碉堡了
讲真,别以为带块表就很高大上,你对户外手表到底懂多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