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本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百科全书——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说,这本书汇集了他多年来历尽困苦艰难所学所悟的一切道理。
  
  马基雅维利将这本书献给了被他所鄙弃的统治者—美第奇家族,我想这个事情对他并不算什么难事,因为他的观点本就是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
  
  美第奇家族拒绝了马基雅维利,而在美第奇家族下台后马基雅维利因为献书一事被新统治者拒之门外,遗憾终老。
  
  君主论,一部在谈论政治史和管理史时无法回避的巨作,它讲述了如何管理一个国家,是管理学实践当中的最高境界。它是一本关于如何管理国家的百科全书。
  
  一,牢固地保有占领地
  1. 新君主应该亲自在那块领地上安营扎寨
  2. 君主要甘做臣民们的靠山,使臣民们遇到困难并求助于你时均能得到帮助
  3. 在那个国家两处要害之地派遣殖民,或者在那里驻扎大批步兵和骑兵
  4. 就旧统治者的血脉必须斩草除根,不留隐患。
  5. 既不要改变他们原来的法律,也不要改变他们原来的税制。
  综:要友善地对待人民,否则就消灭他们—因为人民如果遭受轻微的损害,就还有报复的能力;如果损害重大,他们就无力进行报复了。因此,我们要损害一个人的话,一定要害到使其无法翻身的地步,这样就无需再去担心他们的复仇之念了。
  
  二,对付弱小势力
  1. 有些弱小的领地或者由于野心,或者由于恐惧而对自己的君主不满甚至失望时,他们会为了生存投靠外国势力,把外部势力引进来,或者借外国势力颠覆君主的政权统治。
  2. 当一个强大的外国君主一旦侵入一个地区的时候,在这个地区里所有那些弱小的势力,处于对原来统治者极端不满而派生出谋反情绪时,就会立即依附于这个入侵的外国君主。
  综:罗马人对所征服的领地中的弱小王公贵族一律不予以高压统治,而对那些强盛的大王公势力却大举镇压,毫不手软,他们甚至坚决杜绝外国势力在该领地的滋生。
  
  三,君主统治国家的方式
  1. 由一个君主以绝对的权威统治着国家,并有一群大臣作为统治的机器。这些大臣受惠于君主的宠信。(征难统易)。因为入侵这样的国家会受到整个国家的联合抵抗,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但一旦征服此国,并将反抗力量彻底打垮,对君主家族的人斩草除根,就基本可以做到高枕无忧了。
  2. 由一个君主和众多贵族共同统治一个国家。这些贵族受惠于久远的血缘关系。(征易统难)。在这个国家中总有一些不满于现状的人和一些希望变革的人,而这群人中,不乏身为贵族或手中掌握一定势力的人物,将其争取到手,再组织力量攻占那里,那就很容易得手了,但贵族势力无法轻易铲除,又无法使其安于现状,一旦他们有机会领导新的势力,对你反击,这样你就失去这个国家了。
  
  四,如何统治在被征服前习惯于在各自法律和自由下生活的被占领国
  1. 干净利落地灭掉他们
  2. 君主本人到那里亲自居住
  3. 允许他们在自己的法律下生活,让他们称臣纳贡,并且在那个国家里建立一个对你长期友好的,少数人统治的寡头政府。
  
  五,建立新制度
  再也没有什么事比率先实施新制度更难以把握,执行起来更危险,成功性更不确定了。这是因为革新者在行事时,他所面对的均是在旧势力中获取了利益,得到了好处的保守派。那些人会因为适应了旧制度而全部都成了革新者的敌人,而新制度下可能的适应者都是冷淡的拥护者。而尽管也有一些人用户革新,但这些人所指望的事从中捞得好处。所以,这些人对于革新行动并不会特别热心。
  
  六,依靠人民还是贵族
  当贵族看到自己不能抗拒人民的时候,他们就联合起来抬高他们中的一员的声望,并使他成为君主,以便于在其庇护之下实现自己的野心;而人民觉察到他们反抗不了贵族力量的时候,也会抬高他们中的一个人的声望,使他成为君主,以便于借助他的权力保卫自己。
  依靠贵族支持所得到的军权保持起来要比依靠人民支持得来的军权难得多。因为在前一种情况下,君主会发现他的周围有许多自视与自己平起平坐的人,因而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统治和管理他们。但是,依靠人民支持获得军权的君主则会发现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随意处置他们,周围没有或者极少有不服从自己的人。
  
  七,要有自己强大的军队支撑
  任何一个君主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军队,都是不安全的。与此相反,一个君主处在极其危险的关头,如果缺乏实力和信心来拯救这个王国,他就不得不完全凭借运气了。因为当他们受到危险之时,既没有本国人民的勇敢和效忠,也没有外国势力的援助。明智的人们往往持有这样的见解和论断:世界上最不确定,最不可靠的东西莫过于没有自己的力量支撑的名声或者权力。
  
  八,学会做恶事
  君主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权势,就必须学会怎样作恶,而且必须学会视情况的需要与否,来决定是否利用这一手段。因为许多人对描述中的理想共和国和君主国迷恋不舍,但事实上从来没有人真正见到过。因为人类的真实生活是一回事,而期望怎样生活是另一回事,二者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以至于我们常常惊讶的发现这样的事实:一个人因为过分注重观念中的应该做什么,而把实际生活是怎么回事的问题置之脑后,那么他学会的将不是如何保护自己,而是有可能导致自我的毁灭。
  某些事看起来好像是美德,但如果照着做下去就会导致灭亡;而另外一些事情起初看起来是恶行,但结果却会带来国家的安全和繁荣。因此,如果不施恶行国家就难以拯救的话,君主不必为这些恶行招致非议而忐忑不安。
  
  九,慷慨不是件好事
  被人称为慷慨是件好事。但是,一旦你因慷慨的行为而获得声誉,那就会被这种慷慨的名声所累。因为,任何人如果想要在人们当中保持他慷慨的名声,就一定会不可避免地借助某些奢华的举止,以至于那些慷慨的君主常常在这一类事情上将自己的财力都耗尽,为的就是获取“慷慨”之名。到了最后,如果君主希望保护慷慨的名声,不得不过度地加重人民的负担,征收苛捐杂税,横征暴敛,只要能够获得金钱,一切事情都做得出来。
  这样一来,他很快就会遭到臣民的憎恨,并且当他们渐渐陷入困厄之境的时候,谁都不会尊重他,由于他的慷慨行为,他得罪了许多人,但受益者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因此,无论发生什么危险,他是第一个受到影响和处于危险境地的人。等到他意识到这一点,想要退回来一改初衷的时候,他将立即背上吝啬的恶名。如果一个人不折不扣地按照慷慨的标准行事,其慷慨行为可能不为人所铭记于心,相反还避免不了遭到与此相反的斥责和罪恶之名。
  明智之士宁愿承受吝啬之名,也不愿意享受慷慨之誉。因为吝啬虽然带来恶名,但是不会引起憎恨。而追求慷慨的名誉则会招致贪婪的名声,它不仅使你受到责难,而且会为你招来憎恨。总而言之,君主要避免的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被人轻视和憎恨,而慷慨的德行会导致这两种结果,要么使你成为可鄙之人,要么使你成为可恨之人。
  如果君主承担吝啬的恶名就能够避免掠夺他的臣民,能够保卫自己,能够不因为变得贫穷而遭人轻视,能够避免被称为强取豪夺之徒,那么君主就不应该对吝啬的名声有所介意。在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看见只有那些曾经被人认为是吝啬的人成就了丰功伟业,而其余的人都失败了。
  
  十,不要过分仁慈
  一个君主只要他能保持他的臣民团结忠诚,使之同心同德,就不应该介意残酷无情的恶名,因为极少数的残酷行为,比起那些由于过分仁慈而招来混乱,凶杀,劫掠等行为来说,要好得多。因为后者往往危害到整个社会的全体人民,而君主执行刑罚不过损害少数人罢了。
  被人畏惧要比受人爱戴安全得多。因为爱戴是出于自身的卑微,是由义务的纽带维系着的。然而由于人性的弱点,在任何时候,只要对自己有利,人们便把这条纽带一刀两断了。可是畏惧却由于害怕受到惩罚而永远维系着。因此就难以失去其功效,长久地发挥着作用。
  
  十一,取悦人民
  君主对付一切阴谋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就是避免被他的人们轻视和憎恨,因为那些密谋反对君主的人总认为,将君主置于死地就能取悦人民。如果他意识到这样做反而会激怒人民,他也就没有勇气去做这件事了,谁都不敢轻举妄动,否则将会面对无尽的麻烦以致大难临头。
  
  十二,树立军威
  新登基的君主,由于毫无经验,需要得到非同寻常的支持,因此他们总是迎合军队而不是人民,君主就可能因此被人憎恨。然而,君主首先应当竭尽全力地避免被所有人憎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他就应该尽最大努力避免遭到那些最有权势的人的憎恨。这种做法对君主是否有利,这取决于君主是否知道如何保持他在军队中的权威。
  
  十三,保有鲜明的立场
  君主在任何时刻,任何处境中都应有自己鲜明的立场。要么做忠实的朋友,要么就绝对的敌人,不要有任何的中立的想法,这样你不但不会被歧视反而会受到别人的尊敬。因为立场分明比保持中立要有利的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箕子的教育思想
君王论 马基雅维利
浅析周朝对前朝王公贵族的分封原因
《君主论》笔记
(推荐)中国古代的文化专制
忠孝文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