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笔记—《民事诉讼证据运用与实务技巧(增订版》第二、三、四讲
第二讲 举证
“证明责任乃诉讼之脊梁”
证明责任=举证责任+说服责任
※现行法律下,举证责任分配是法定的,由法律事先设定好了。如果法官依职权分配举证责任,将构成适用法律错误,当事人可以将其作为上诉审的理由。
 
证据的排列组织:
一、先程序,后实体。
二、证明同一事实的数个证据,应当予以组合归类。同组证据,还应当兼顾证明力大的在先、证明力小的在后,主要证据在先、次要证据和补强证据在后的结构排序。
三、按照争议焦点组织证据。
 

 
第三讲 质证
质证的次序:
证据能力(关联性、合法性)→证明力(真实性、相关性)
质证的内容包括:
是否逾期举证导致证据失权,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及证明力的大小。
 
※证据失权:
逾期举证也可以包含在质证的范畴之内。
失权后果是证据法上的责任,即被认为不具有证据能力。当事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逾期提供的证据若与案件基本事实有关,不产生证据法上的不利后果,法庭应当采纳,但会产生诉讼法的不利后果,即被法庭予以训诫、罚款。
 

 
第四讲 推定
推定不是证据,而属民法的技术性概念,是根据法律规定,或根据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而推知和确定另一不明事实的存在,并允许对方当事人举证推翻的一种证明规则。
因此,证据法中的推定均是可以反驳的推定,又称相对推定。

推定按其形式可分为:法律推定和事实推定。
法律推定,根据法律明文规定所进行的推定。
事实推定,根据已知事实和经验法则所进行的推定。
 
推定VS 假定
假定,一种不需要任何前提条件的假设,属于思维范畴,不具法律效力。推定一旦被采用即产生一定的法律效果。
 
推定VS 推测
与推定相同的是,都基于一定的前提事实,甚至基于一定的经验事实。
最大的不同是,推测在很大程度上包括有主观猜测的成分,推测需要事后印证才能证明属实。
涉及法律程序的事实认定,应当忌用猜测。(eg.《民事诉讼证据规定》72-1:证人作证时,不得使用猜测、推断或者评论性语言。)
 
推定VS 视为
视为,也属民法技术性概念,但它具有绝对的法律效力,属立法上的拟制。
依据法律关于视为的规定所作出的事实认定,不允许当事人提供反证加以推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事诉讼中推定适用
论民事判决中证据与法律的二次连结
民事诉讼中,下列事实,当事人无须举证证明
法院认定事实必须以证据为根据?我们都误解了『民事证据裁判原则』
环境侵权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
证据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