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观民族舞剧《花木兰》
userphoto

2023.05.13 山东

关注

昨天下班的时候,还去菜市场买菜,想着回家后做个菜,吃顿好的,然后安心写作业。结果突然想起好像在一个月前订的票是9号开演。于是匆忙赶回家,饭也没吃,放下东西就往大剧院赶。
说实话,觉得每次观剧对我来说更像是一堂文艺鉴赏课,更希望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这部剧的构成,创作,特点等。
一台两个小时的舞剧,没有让我失望。这种没有对话的舞剧,很挑战观众的耐心。如何将像我一样从吵杂浮躁的外界观众带到舞台上,全靠舞者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环境,以及情绪。比如幼年时期的花木兰,天真烂漫,穿的是白色的服装,后来当作战士,女扮男装换做铠甲,再到后来浴血奋战,变成红色的战服,我感觉都是对人物设定的成长经历有关。
它的每一幕结束都有戛然而止的变化,不拖泥带水,不犹豫拖沓,像一首音乐,突然在那个地方停住,让观众自己回味刚才演绎de的表现形式。
最让我感动的,是演出团队的创新精神。《花木兰》是我们从小就熟悉的古代故事,也是我们熟悉的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那首《木兰辞》更是我们从小就熟背的课文。而且在前不久,我也在大剧院观看了上海皮影剧团带来的皮影戏《花木兰》。而这次,他们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还是让人耳目一新。近些年,很多各地都在改编历史故事,我觉得这是一种大胆的创新尝试。因为知道的人太多,几乎耳熟能详,家喻户晓,如果没有创新发展,到最后沦为不伦不类,不知道要受到多少人的抨击和质疑。
他们在舞蹈中很显然运用到了武术的表现形式,打斗 推手 棍枪,我觉得是有些京剧的表演成分在里面。此外,舞台上的旋转式圆圈,也非常有创意。它巧妙得将人物塑造成一个个定格的丰碑,最后,以卫将军的死为悲剧结尾,将人物的爱而不得升华为家国情仇。
我看剧,有时候也会想,如果让我去表现这个情节,该怎么写。人说戏如人生。整个看下来,感觉舞蹈家还是非常辛苦,所展示的基本功都非常扎实,而且一刻不停。他们是把自己和舞台真正融为一体。“我是舞台的一部分,舞台是我身体的一部分。”这才是艺术最高的表现形式吧。
有些人天生就是为舞台而生。向他们致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郝若琦:木兰故事在当代仍在继续
7岁学舞,19年后再舞花木兰:年少只听故事美,成年已是事中人
什么是“舞蹈剧场”?
你谢幕,我难忘
”三国情结“看《关公》
舞剧《红楼梦》为何这么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