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百多年前,他随手写了封信,现在卖了2.07亿

今日起得早,睡眼惺松看网页,被一新闻把瞌睡吓醒了。

《王中军2.07亿买下曾巩<局事帖>,20年增值45倍》。

王中军是谁?我不认识。但曾巩,我知道啊,历史书里学过,与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一幅什么字,能值这么多钱?


原来,是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全文142个字,平均每字,167万元。

信是这样写的——局事多暇,动履禔福。去远诲论之益,忽忽三载之久。跧处穷徼,日迷汩于吏职之冗,固岂有乐意耶?去受代之期虽幸密迩,而替人寂然未闻,亦旦夕望望。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夏秋之交,道出府下,因以致谢左右,庶竟万一。余冀顺序珍重,前即召擢。偶便专此上问,不宣。巩再拜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二十七日。谨启。

难道因他信写得好,所以值钱?这或许是一个原因,毕竟人家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啊。不过最关键的,是此信,乃是他唯一流传至今的墨宝——物以稀为贵啊。

不过,话说回来,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样,提到曾巩,马上就能想起他是宋代名人,但至于他具体做过些什么事,却不甚了了。也许这也是历史课本的局限所在,只能告诉大家一些结论性的东西,详细过程,因为篇幅的关系,只能靠大家凭着兴趣找资料去补充了。

于是翻到《宋史 列传第七十八》,曾巩的传记,就在此处,跟欧阳修的,同一卷。

他是建昌南丰人,此地今属江西南丰县——顺便说一句,欧阳修,吉安人,王安石,抚州人;方圆两百公里内,出了三位大才子。

曾巩之才,《宋史》里写得很明白,“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不过,才子归才子,运气可不怎么好。

想想人家欧阳修,二十三岁就中了进士,他曾巩呢?宋仁宗(赵祯)嘉佑二年,西元1057年,他才考上进士。此时,他已三十八岁啦——对于一个少时即出名的才子而言,这进士中的未免也太迟了——他的弟弟,后来做过宰相的曾布,跟他同时中进士,时年,才二十一岁呢!

没关系,他的弟弟妹妹们之所以能有所成就,都是站在他这哥哥人肩膀上——他们的成功,就是曾巩的成功。

二十八岁的时候,父亲去世。在京城读了几年书,考了几回进士都落榜的曾巩,回到家乡,照顾继母与弟弟妹妹。

此时,弟弟曾布十一岁,曾肇,出生未久,还是个婴儿。曾巩在家,“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后来,弟弟们都中了进士,像曾布,还位极人臣;妹妹们呢,老公都是进士,三妹所嫁,还是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国……

就算曾巩一辈子没做出过其它事业,弟弟妹妹们,也替他争了光了。

何况,他并非一无所成,除了在作文章上大有成就之外,尽管他做的官,大多是知州一类的中级职务,其任上所为,也够名流青史了。


略举一例。

他在越州做通判的时候,发现,此地有个规矩,就是酒场出钱给衙门,作为办公费。但酒场人家也是要利润的呀,不可能把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吧?官员们也知道,若全逼酒场,人家只怕会要散场,啥都收不到。于是,把不足的钱,摊到百姓们身上,并约好,七年为期。说句实话,我不知道他们当时这样做,是否有足够的依据,是不是乱整。但我们知道,老百姓的耐力,是很强的啊,只要你不把他压到活不下去,他都会苦中作乐的。何况,官府还说只收七年——那好吧,七年就七年,谁叫你官字两个口呢?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哪晓得,百姓们好不容易熬到七年过去,官府竟然食言了——期尽,募者志于多入,犹责赋如初——钱这么好收,收钱的人,根本停不下来呀,找个理由,继续收。百姓们肯定不愿,却又仍忍着——幸好,曾巩来了,他平日里听得民众们怨气颇大,一察究,原来是这么回事。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事,他管定了。最终,此笔苛捐被取消,百姓们松了口气——至于多收的,嘿嘿,还有退吗?很多事情,不得不妥协啊!罢除此事,曾巩已得罪人了,若还想追查他们责任,只怕以后做事,寸步难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曾巩:8岁丧母,39岁才考中进士,他凭什么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
北宋首屈一指的大神,如今沦为透明人
中国科举史上的第一名榜:一场考试诞生8位文坛大家和9位当朝宰相
曾巩: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1057年,一家六口进京赶考,竟然全中进士?朝野为之哗然
十年耕读,身处田野却名比天高,灰色单调的一生也有属于他的风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