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胄向历代画家学习的体会(十一)——郑板桥

黄胄  《意作青花》

黄胄是一位异常勤奋的艺术家,他几乎把毕生的精力全部倾注于绘画创作和艺术事业上,没有来得及在绘画理论方面作缜密、系统、深入的思考和论述。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在速写或创作过程中,把一些随时闪现的感受、想法顺手记在画面上,成为具有个人特色的题跋。这些直接袒露心扉的随记与题跋,是了解、研究黄胄艺术极有价值的第一手材料。今茹昱斋官方微信平台以“艺术搬运工”的形式,呈现给读者,以期传播!

郑燮  《兰竹芳馨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189.8厘米 横49.4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文与可画“胸有成竹”,郑板桥画胸无成竹。与可之有“成竹”,所谓渭川千亩在胸中也。板桥之无成竹,如雷霆霹雳、草木怒生,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板桥高论,亦应是文人画之精神气质所在也。一一《竹》(1995)

郑燮  《兰竹图》 立轴 纸本 墨笔 纵240.3厘米 横120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盖之化之流行,其道如是。与可之有,板桥之无,是一是二,解人会之。板桥题句精彩处在胆识非同常人。论板桥画竹艺术能力,和与可无法相比;而诗词内涵气韵境界,和与可同为一代大师巨匠也。一一《竹》(1995)

郑燮  《荆棘丛兰图》之一 长卷 纸本 墨笔 纵31.5厘米 横508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郑燮  《荆棘丛兰图》之二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板桥题句似乎想通了,真要是想通可能更自在些。一一《鱼草》(1995)

郑燮  《荆棘丛兰图》之三

郑燮  《荆棘丛兰图》之四

郑板桥画竹,笔墨简率而能耐人寻味,古代大家中独树一帜,创文人画一格。后来应吸收其精华所在。
“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一一《竹》(1995)

郑燮  《荆棘丛兰图》之五

郑燮  《荆棘丛兰图》之六

板桥写竹有笔无墨,以画家论,板桥之竹不过笔墨游戏而已。自文同以来,历代皆有高手,清代文人只是意气而已,能画者竟无一人。石涛不以写竹专长。新罗所谓山人,写竹不假思索,长竿大叶,信手为之,未能免俗。一一《竹子》

祝您开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郑板桥兰竹图欣赏
清 郑板桥郑燮 竹石图
诗书画三绝的郑板桥为何只钟爱水墨兰竹
扬州八怪郑板桥的兰竹石
郑板桥墨竹画
扬州八怪郑燮作品欣赏(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