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晓岚生平 《清史稿》卷三百二十

纪昀,字晓岚,直隶献县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再迁左春坊左庶子。京察,授贵州都匀府知府。高宗以昀学问优,加四品衔,留庶子。寻擢翰林院侍读学士。前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得罪,昀为姻家,漏言夺职,戍乌鲁木齐。释还,上幸热河,迎銮密云。试诗,以土尔扈特全部归顺为题,称旨,复授编修。三十八年,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举昀及郎中陆锡熊为总纂。从《永乐大典》中搜集散逸,尽读诸行省所进书,论次为《提要》上之,擢侍读。上复命辑《简明书目》。次子汝传积逋被讼,下吏议,上宽之。旋迁翰林院侍读学士。建文渊阁藏书,命充直阁事。累迁兵部侍郎。《四库全书》成,表上。上曰:"表必出昀手!"命加赉。迁左都御史。再迁礼部尚书。复为左都御史。畿辅灾,饥民多就食京师。故事,五城设饭厂,自十月至三月。昀疏请自六月中旬始,厂日煮米三石,十月加煮米二石,仍以三月止,从之。复迁礼部尚书,仍署左都御史。疏请乡会试《春秋》罢胡安国传,以《左传》本事为文,参用《公》、《榖》,从之。嘉庆元年,移兵部尚书。复移左都御史。二年,复迁礼部尚书。疏请妇女遇强暴,虽受污,仍量予旌表。十年,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卒,赐白金五百治丧,谥文达。


昀学问渊通。撰《四库全书提要》,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惩明季讲学之习,宋五子书功令所重,不敢显立异同,而于南宋以后诸儒,深文诋諆,不无门户出入之见云。

纪晓岚荣崇寿终

——李忠智

嘉庆十年二月十四日,纪晓岚于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任上溘然长逝。纪晓岚的桑榆之年,仕途顺畅,备受恩崇。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八十九岁的太上皇弘历晏驾。五天之后,嘉庆皇帝果断逮捕了巨贪和珅。正月十八,一条白练结束了和珅罪恶的一生。

五月十三日,王公大臣到观德殿殡所为太上皇进香行祭。七十六岁的纪晓岚拜祭灵前,失声痛哭,涕泪滂沱。

纪晓岚自入仕以来,一直伴随着乾隆皇帝,也算君臣相知。纪晓岚的许多恭和诗、御览诗和表章奏折写得词章华丽,且显示出极其深厚的学识功力,深得乾隆的赞许。乾隆承认他“学问素优”,对他另眼看待,屡次宽恕他的过错,并且常常给予破例擢拔。

纪晓岚由衷地拥护乾隆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社会发展的正确决策。纪晓岚追随乾隆皇帝创建了盛世局面,纪晓岚在乾隆的支持下,完成了编纂《四库全书》的千古宏业。

乾隆皇帝撒手人寰,纪晓岚自然是悲痛万分。同时纪晓岚也十分清楚地看到,大清王朝已经辉煌不再,颓势难挽,思前想后,涕泪难禁。纪晓岚于嘉庆元年作过一篇《圣制十全老人之宝说跋》,文中描述了自己于乾隆皇帝的关系:

臣弱龄通纪籍,实在正位初元,仰蒙教育豢养六十一年,沐圣泽者久;又叨侍禁籞,日闻揆蠡测,终与逖听者殊。

纪晓岚作《圣制十全老人之宝说跋》的真实目的,在于拥赞皇权交接。因为乾隆皇帝晚年日溅昏庸。他一味袒护、怂恿权奸和珅,搞得吏治败坏,贪贿成风。乾隆帝于执政六十年之时宣布退位,翌年将帝位传给嘉庆。

早在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即用和田玉镌制了“十全老人之宝”,并亲撰《十全老人之宝说》。四年之后,纪晓岚才作此跋,他选择的时机正是嘉庆皇帝即位之后,希望嘉庆皇帝能整肃吏治,重振纪纲。文中写到:

我听我视,天益嘉而笃其祜。即今五世同堂,康强逢吉,亲举皇帝之宝,授受于太和神殿。觉自古勋华,虽圣人而非父子;沿及唐、宋,更无论焉。岂非至诚感神,故神符灵契,用成旷古未有之盛,用向旷古未有之福哉!

……

嗣皇帝以至诚而承圣训,继鸿庥道与太上皇和符,则景祚与太上皇和符又可知也。我国家亿万万年无疆之庆,实基于此矣。

乾隆皇帝殡天,嘉庆立即传谕朱珪进京。委以吏部尚书重任。朱珪与纪晓岚是多年知交,如今二人同列六卿,接触增多,加深了相互的了解,关系愈加亲密。

朱珪的文才与纪晓岚不相上下,且有治世干才,故被委以地方军政大任。也是纪晓岚与朱珪生来有缘,二人同科中举。四十一年,朱珪任上书房师傅,专教十五皇子永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朱珪的教育指导,对日后惩治和珅打下了基础。

嘉庆八年六月十五日,是纪晓岚八十寿辰。嘉庆皇帝特命上驷院卿常贵到纪府颁赐珍品。友朋戚谊、门生属吏纷纷前来为他祝寿。寿庆虽不铺张,却很高雅。礼部的官员为纪晓岚制位为祝。祝文中称赞他们的大宗伯“六艺起家,八文华国,集成一品,光辅两朝。以著作酬特达之知,以道德迓方来之福”。门生汪德钺为他恩师写的《寿序》,专从道德文章方面做了详述。前大学士梁诗正的儿子书法家梁同书,为纪晓岚书写了寿联:

万卷编成群玉府,一生修到大罗天。

嘉庆九年冬天,已升协办大学士的朱珪,与感于老友都已进入暮年,计划于明年正月初四邀集四位老朋友到他的知足斋作“五老会”。到那时,这五个人的岁数加起来是四百零四岁。其中,体仁阁大学士刘石庵(墉)八十六岁,东阁大学士王伟人(杰)八十一岁,宗人府丞徐树峰(绩)八十岁,协办大学士石君(珪)七十五岁。

嘉庆十年正月,朱珪剪蔬煮茶,邀纪晓岚、王杰,徐绩、大他家的知足斋相聚,因刘墉先逝,以七十八岁的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并管国子监事。这是他一生官职的最高衔。同一天,朱珪被任命体仁阁大学士。

二月初四,纪晓岚与朱珪连骑入内阁,同上翰林圆中堂就任。此后的几天里,他连续忙于公务,感上风寒,病倒了。

第二天,也就是嘉庆十年(1805)二月十四日酉时,纪晓岚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二岁。

嘉庆十年二月十五日,嘉庆皇帝派散轶大臣德通,带领侍卫十名前往纪府致奠,着赏给陀罗尼被,并赏广储司库银五百银经理丧事。

嘉庆皇帝纪晓岚写了《恩论》、《谕祭文》和《御赐碑文》,对纪晓岚褒奖有加,嘉庆十一年四月十九日,在北村新阡举行纪文达公和马夫人遗骨合葬仪式。下葬那天,从崔尔庄到北村搭起了长棚,朝廷派员临穴致祭,葬礼庄严隆重。

如今,经历了二百年的风风雨雨,纪晓岚墓地早已失去昔日的森严。那通墓碑依然矗立在一丘黄土之前。尽管碑体伤痕班驳,字迹漫漶不清,当伫立碑前,思绪仍会被历史牵动,抒发思古之幽情,感受先贤之神韵。

与纪晓岚有关的部分人物简介

——李忠智


一、皇帝朝臣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清世宗第四子。雍正十一年封和硕宝亲王。十三年(1735)八月嗣位,次年改元乾隆。乾隆皇帝天资闳远,从小受祖父康熙皇帝的喜爱。善骑射、通儒术、好作诗。即位之后,为政勤勉。对汉族知识分子采用笼络与惩罚并行的手段,于乾隆元年即开博学鸿词科,罗网治国人才。

纪晓岚少年时期,乾隆开始执政,入仕之后大部分时间陪伴乾隆左右。他忠于君王,作过许多恭和诗、御览诗和对联。乾隆帝对纪晓岚宠爱有加,常常给予破格提拔。作为一个专制帝王,有时也斥责纪晓岚。乾隆三十八年,乾隆帝诏开四库馆,开始编纂《四库全书》。纪晓岚充任总纂官,在乾隆的支持下,纪晓岚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完成了编纂《四库全书》的千古宏业。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江浙,十次对内外用兵。晚年陶醉于“十全武功”,自称“十全老人”;任用和珅,吏治败坏。六十年,宣布明年禅位,次年正月,举行授受大典,将皇位传于嘉庆皇帝,自称太上皇。

嘉庆四年(1799)正月初三,弘历驾崩,享年八十九岁。庙号清高宗,五月十三日,王公大臣到观德殿殡所进香行祭,时任礼部尚书的纪晓岚及侍郎多永武,“相顾掩抑,涕泪滂滂。”

嘉庆元年,纪晓岚曾作《圣制十全老人之宝说恭跋》。文中提到自己跟乾隆皇帝关系时写道:

臣弱龄通籍,实在正位之初元,仰蒙教育豢养已六十一年,沐圣泽者久;又叨侍禁篽,日闻揆度万几,指示得失,瞻天光者尤近。虽知识梼昧,不能深领皇极之彝训,而管窥蠡测,终与逖听者殊。

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颙琰(1760—1820),原名永琰,立为皇太子后改名。清高宗第十五子。乾隆五十四年封嘉亲王,六十年立为皇太子,次年正月受禅即位,改元嘉庆。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晏驾,五天之后,嘉庆皇帝果断地将和珅逮捕下狱,正月十八日赐和珅自尽。从而建立起自己的权威。二十五年晏驾,庙号清仁宗。

嘉庆元年,纪晓岚由衷地拥护嘉庆皇帝嗣位。他在《圣制十全老人之宝说恭跋》中写道:

嗣皇帝以至诚而承圣训,继鸿庥道与太上皇帝合符,则景祚与太上皇帝合符又可知也。我国家亿万万年无疆之庆,实基于此矣。

嘉庆对纪晓岚信任有加,委以重任。嘉庆十年正月,八十二岁高龄的纪晓岚被委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并管国子监事。二月十四日,纪晓岚病逝后,嘉庆皇帝“深为轸惜”,为作《恩纶》、《御祭文》和《御赐碑文》。评价纪晓岚“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和珅(1750—1799),原名善保,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其五世祖尼牙哈纳巴图鲁,因战功为子孙挣下三等轻车都尉世职。父常保,曾任福建都统,为官清廉。和珅十一岁上父亲病亡,之前母亲已亡故,所以少年孤贫。和珅十一岁时被选入京城咸安宫官学读书。乾隆三十四年,承袭三等轻车都尉。三十七年,在銮仪卫当差,四十年得乾隆皇帝赏识,擢御前侍卫,授满洲正篮旗副都统。四十一年,二十七岁的和珅被授任户部右侍郎,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副都统、国史馆副总裁,赏戴一品朝冠。

和珅在宦场上先后被授过五十多个头衔。当过《四库全书》正总裁,后做到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阿桂死后,成为领班军机大臣。

和珅精明敏捷,办事干练,又极善迎逢皇上,所以深受乾隆倚重。他玩弄权术,培植亲信,诛伐异已,很快就窃取了军机处实权。他贪婪无度,卖官鬻爵,把持朝政近二十年,造成吏治败坏,贪贿成风。

嘉庆四年正月,嘉庆皇帝命将和珅逮捕下狱,定二十条罪状,赐以自尽,死年五十岁。

乾隆五十一年,御史曹锡宝参劾和珅家奴刘全倚仗主势,招摇撞骗。乾隆皇帝一味袒护。他怀疑是纪晓岚支持曹锡宝利用参劾刘全,打击报复和珅。他在上谕中写道:

或竟系纪昀因上年海升殴死伊妻吴雅氏一案,和珅前往验出真伤,心怀仇恨,嗾令曹锡宝参奏,以为报复之计乎?

嘉庆四年,朝鲜书状官徐有闻进《闻见别单》曰:

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

阿克敦(1685—1756),章佳氏,字仲和,一字立恒,又字恒岩。满洲正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以学问优,典试有声名,授侍讲学士。雍正时,历任翰林院掌院学士、署两广总督兼广州将军。乾隆时官至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勤,有《德荫堂集》。

乾隆十二年,阿克敦以刑部尚书充任顺天乡试正考官。纪晓岚在本场乡试中被点为第一名解元。纪晓岚对阿克敦由衷地敬慕。阿克敦也给了纪晓岚不少教诲。他训诫过纪晓岚不要死读书:“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书,亦能害事。国弈不废旧谱,而不执旧谱;国医不泥古方,而不离古方。”他还嘱咐纪晓岚将来当了官也要脚踏实地:“仕宦措足于实地,可无颠蹶,即意外失足,亦必不至破颅损骨。”(《纪文达公遗集·前刑部左侍郎松园李公墓志铭》)。

于敏中(1714—1779),字叔子,一字重棠,号耐圃,江苏金坛人。乾隆二年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在乾隆朝为汉臣首揆执政最久者。有《临清纪略》。乾隆三十八年,诏议开馆校书,初刘统勋反对,于敏中主力开馆。四库全书馆开,于敏中为正总裁。卒谥文襄。

梁国治(1723—1786),字阶平,号瑶峰,一号丰山,浙江会稽人。乾隆十三年进士,殿试头名状元。由修撰累官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以经术勤吏治,清俭自守,好学爱才,治事敬慎缜密。有《敬思堂文集》。曾充任《四库全书》副总裁。卒谥文定。

嵇璜(1711—1794),字尚佐,一字黼庭,晚号拙修。江苏无锡人。雍正八年进士,历南河东河河道总督兼兵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遇事端谨有识。曾充《四库全书》正总裁、翰林院掌院学士、文渊阁领阁事,是纪昀的直接上司。卒谥文恭。

阿桂(1717—1797),章佳氏,字广廷,号云崖,满洲正白旗人。阿克敦之子。乾隆初举乡试,以荫入官,旋补兵部主事,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为高宗所倚重。定伊犁、讨缅甸、平定大小金川,战功赫赫,封诚谋英勇公。在军机处,任领班军机大臣时,耻与和珅同列。乾隆知二人不和,常派他外出巡视河工,和珅更肆无忌惮地专权。因其父阿克敦为纪昀乡试座师,两家关系极密切。从海升殴死其妻吴雅氏一案看,有迹象表明,乾隆曾怀疑其结党。纪晓岚曾在阿桂赠与的一方瓦砚上铭曰:“上相西征,用草露布;归以赠予,用编四库”。卒赠太保,谥文成。

王杰(1725—1805),字伟人,号惺园,又号畏堂,陕西韩城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殿试头名状元。累官东阁大学士,后以疾乞休。为人耿直清介,持文柄十二次,人不敢干以私。在朝与和珅共事十余年,从不趋赴,和珅深恶之,而又无瑕可摘。王杰致仕归里时,纪晓岚与之有诗唱和。有《葆醇阁集》、《惺园易说》。纪昀官礼部尚书时,王杰方总理礼曹。王杰七十寿辰,纪晓岚撰有《王伟人相国七十序》。卒谥文端。

董诰(1740—1818),字雅伦,一字西京,号蔗林,浙江富阳人。纪晓岚业师董邦达之子。乾隆二十八年进士。乾隆四十年充四库馆副总裁。四十四年为军机大臣。嘉庆元年,因其在值勤勉,拜东阁学士,太子太保。和珅用事,排斥异己,董诰与王杰搘柱其间,遇事多所纠正。工诗古文,善画。与纪昀关系密切。嘉庆元年,董诰为纪晓岚伯兄纪晴湖墓志篆盖。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进士,由编修累官体仁阁大学士。著名书法家,尤长小楷。其书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面目,与同时书家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齐名。有《石庵诗集》。刘墉门庭清峻,不趋和珅。朝鲜使节评价说:“朝臣中,一辞公论,刚方正直推刘墉,风流儒雅推纪昀”(《朝鲜清朝史料中的中国史料》刘墉与纪晓岚的关系极为密切。二人常互赠互夺名砚,还常常联袂为别人撰书作品。嘉庆元年,刘墉为纪晓岚伯兄纪晴湖墓志书丹。卒谥文清。

朱珪(1731—1806),字石君,号南崖,顺天大兴人。朱筠胞弟。乾隆十三年进士,历官侍讲学士、学政、布政使、按察使、巡抚、总督、体仁阁大学士,嘉庆皇帝颙琰初受古文、古体诗,朱珪为其师。颙琰即位,宠遇颇隆。纪晓岚与朱珪同举乾隆十二年顺天乡试,交谊颇深。晚年,朱珪任吏部尚书,纪晓岚任礼部尚书,之后,朱珪任大学士,纪晓岚为协办大学士。二人同为宰辅,关系愈密。纪晓岚卒后,朱珪为撰《祭文》和《墓志铭》。卒谥文正。

朱筠(1729—1775),字竹君,一字美叔,号笥河,顺天大兴人,朱珪之胞兄。乾隆十九年进士,博学宏览,聚书数万卷。好奖掖后进,承学之士,望而依归,名望甚重。四库馆开,发轫于朱筠校辑《永乐大典》遗书之疏。三十八年,进四库馆主纂《日下旧闻》。有《笥河文集》。与纪晓岚为甲戌同年,交谊甚笃。朱筠卒后,纪晓岚为作挽联云:学术各门庭,与子平生无唱和;交情同骨肉,俾予后死独伤悲。

彭元瑞(1731—1803),字掌仍,一字辑五,号芸楣,江西南昌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卒谥文勤。博雅敏赡,最于廷臣,与纪昀同有才人之目,凡有考试之事,编辑之役,两人必在其间。且留意人才,汲引不遗余力,凡所称扬,多为名臣。著有《恩余堂稿》。与纪昀为僚友。卒后纪晓岚为作挽联云:

包罗海岳之才,久矣韩文能立制;绘画乾坤手,惜哉尧典未终篇。

陆锡熊(1734—1792),字健男,号耳山,上海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博闻强记,资禀绝人,献赋行在,赐内阁中书。累迁副都御史。著有《篁村诗钞》、《宝奎堂文集》、《补陈寿礼志》、《炳烛偶钞》、《陵阳献徵录》等。四库全书馆开,他与纪晓岚同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乾隆五十七年,卒于赴盛京校书途中。纪昀《题陆耳山副宪遗像》云:“蓬莱三岛昔共至,开之四库曾同编。两心别有胶漆契,多年皆似金石坚。”两人性格爱好不同,但在事业上却是知音。

陆费墀(?—1790),陆费,复姓,字丹叔,号颐斋。浙江桐乡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充《四库全书》总校官。乾隆五十二年,因《四库全书》讹谬甚多,受罚独重,革职后,于乾隆五十五年郁郁而死。死后犹将原籍家产抄出,作为添补江南三阁办书之用。

周永年(1730—1791),字书昌,号林汲山人,山东历城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生而好学,弃产营书,凡积5万余卷。其学淹博无涯涘,而自谓之拙,不存稿,亦不著书。周永年为校勘学专家,曾倡儒藏说,为四库编纂之先声。四库馆开,经纪晓岚举荐入馆任纂修官。在馆搜辑《永乐大典》遗书,独任其难,丹铅标志,抉摘编摩。

程晋芳(1718—1784),初名廷璜,字鱼门,一字蕺园,安徽歙县人。世为淮上盐商,家素饶富,性豪爽,喜接天下文士,藏书至5万卷,不治生计,中年以后,家道渐衰。乾隆二十七年乾隆帝南巡,程晋芳献赋行在,应召试,名列第一,授内阁中书。三十六年成进士,授吏部文选司主事。三十八年充四库全书馆纂修,授翰林院编修,武英殿分校官。四十三年游关中,四十九年病殁于西安。著有《周易知旨编》、《尚书今文释义》、《尚书古文解略》、《毛诗郑笺异同考》、《春秋左传翼疏》、《礼记集解》、《诸经答问》、《群书题跋》、《桂宦书目》、《勉行堂诗文集》。集中有《题纪晓岚先生双榭轩》诗。

邵晋涵(1743—1796),字与桐,又字二云,号南江,浙江余姚人。乾隆三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继入四库全书馆充纂修官,五十六年擢左中允,转补侍读,官至侍讲学士。著有《孟子述义》、《谷梁正义》、《韩诗内传考》、《尔雅正义》、《輶轩日记》、《南江诗文集》。史学家,于历代事融洽贯穿。尝于《永乐大典》中采薛居正《五代史》,参以《册府元龟》订其异同,遂为全书。又病《宋史》南渡后,粗疏无法,仿王禹偁作《南都事略》;又毕沅撰《续资治通鉴》,记宋元事略,曾属其删补考定。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大兴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内内阁学士。生平精研经术。四库开馆,翁方纲入馆任纂修官,负责校办各省进采书籍。数年之间,经手办理了各类书籍一千余种,为纪晓岚等进一步细审提供了可依据之稿本。他又是书法家、金石学家、诗人、鉴赏家。著有《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焦山鼎铭考》、《苏未斋兰亭考》、《复初斋文集》、《复初斋诗集》、《石洲诗话》等。与纪晓岚是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二人诗中多有唱和之作。

戴震(1723—1777),字慎修,一字东原,安徽休宁人。乾隆二十七年举于乡,三十八年经纪晓岚举荐入四库馆,充《四库全书》纂修官,四十年特命与会试中式者同赴廷对,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四十二年五月卒于官。他对天文、数学、地理、历史都有深刻研究,又精通古音,对经学、语言学有重要贡献,卓然为有清一代考据大师。著有《孟子字义疏证》、《声韵考》、《声类表》、《方言疏证》、《考工记图》、《原善》、《原象》等,后人编入《戴氏遗书》。戴震与纪昀结识二十余年,在纪家教书前后近十年,纪昀又荐之入四库全书馆。在学术上互相切磋,交最久,情甚笃。纪晓岚《偶怀故友戴东原》诗中有云:“披肝露肝两无疑,情话分明忆旧时”。

裘曰修(1712—1773),字叔度,一字漫士,江西新建人。乾隆四年进士,历官礼、工、刑部尚书。奉敕撰《热河志》、《太学志》、《西清古鉴》、《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又奉命补《华严经》残本。屡勘河道,治水有名绩。曰修多次主持乡试会试,是纪昀的受业师。二人关系甚密,纪昀有《断碑砚歌为裘漫士先生作》、《漫士先生绘断碑砚图敬题其后》等诗文及铭言。乾隆三十八年闰三月充《四库全书》馆总裁,不到两月病卒。卒谥文达。

蔡新(1707—1799),字次明,号葛山,福建漳浦人。乾隆元年进士,为上书房总师傅近四十年。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著有《缉斋诗文集》。乾隆四十九年会试,蔡新与纪昀为正副考官。纪晓岚有《书蔡葛山相国延禧堂寿言后》,自称“老门生”,谓“从公游最久,辱公知亦最深”。卒谥文恭。

铁保(1752—1824),姓栋鄂氏,字冶亭,一字梅庵,满洲正黄旗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嘉庆时官至两江总督。少以诗名,尤工书法,与刘墉、翁方纲并称。著有《惟清斋全集》、《白山诗介》、《淮上题集》。纪晓岚为歙县鲍氏所撰《鲍肯园墓表》即由铁保书丹勒石。纪晓岚有《冶亭诗介序》、《冶亭巡抚山东寄余淄石砚戏答以诗》等。

玉保,姓栋鄂氏,字德浮,一字阆峰,满洲正黄旗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累官吏部左侍郎,著有《萝月轩存稿》。纪晓岚有《铁冶亭玉阆峰两学士联床对雨图》、《吏部藤花诗为玉阆峰作》。铁保、玉保和纪晓岚、刘墉等人都是不趋从和珅的直臣。

德保,姓索绰络氏,字仲容,一字润亭,号定圃,又号庞村,满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卒谥文庄,有《乐贤堂诗文钞》。乾隆四十九年与纪昀共典会试。

孙士毅(1720—1796),字治智,号补山,浙江仁和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征缅甸,讨安南,镇压湖南苗民起义和湖北白莲教起义,于清廷有功,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封三等男爵。乾隆四十五年,任云南巡抚期间,因总督李侍尧贪污案,以明知李犯罪而不能参劾获罪,本应发配伊犁,因其学问素优,加恩免发伊犁,令在四库全书馆充任《四库全书》总纂官,与纪昀在书馆同事。卒谥文靖。

曹文埴(?—1798),安徽歙县人,字近薇,号竹虚。出身盐商之家。乾隆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历刑、兵、工、户各部侍郎,兼管顺天府尹。鞠狱秉公。曾任四库馆副总裁,官至户部尚书,后辞官归里。卒谥文敏。

曹仁虎(1731—1787),字来殷,号习庵,江苏嘉定人。乾隆二十二年,乾隆帝南巡,献赋行在,召试列一等,特赐举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乾隆五十一年授广东学政,因母病逝,悲伤致病而卒。有《宛委山房集》,集中有怀念纪晓岚的诗作。

曹学闵(1719—1787),字孝如,号慕堂,山西汾阳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宗人府丞。性恬淡,官清慎,晚好性命之学。著有《紫云山房诗文稿》。与纪晓岚“交最契”。纪晓岚曾作《曹中丞逸事》、《曹慕堂宗丞家庆图》等诗文。

曹锡宝(1719—1782),字鸿鸣,号剑亭,晚号容圃,上海人。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官陕西道御史。因疏劾和珅家人刘全,被革职。嘉庆四年,和珅赐死,时锡宝已故,赠副都御史。在疏劾和珅家人时,高宗在上谕中,怀疑他受纪昀指使,意在攻击和珅。纪晓岚有《题曹剑亭绿波花雾图》有句云:“洒落襟怀坎壈身,闲情偶付梦游春。”似亦有感于锡宝的遭遇不幸。

尹壮图(1738—1808),字起万,一字楚珍,云南蒙自人。乾隆三十一年进士,曾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四库全书馆总阅官。乾隆五十五年,以各省官员贪黩成风,仓库多有亏缺,借词弥补,层层朘削,以致民不卿生具奏,乾隆帝震怒,勒令回籍。嘉庆四年诏来京师,加给事中衔俾归终养。尹壮图以直颜抗疏为朝野所称。纪晓岚与其父尹均(字松林)为甲戌同年,同入词馆,又同以朴拙相得。壮图继入词馆,又常以所作诗赋就昀商榷,交谊亦甚笃。纪为其母作《尹太夫人八十序》,对尹壮图上奏事给予肯定。

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号香树,又号柘南居士,嘉兴人。康熙六十年进士,雍乾时久直南书房,充经筵讲官,高宗尝与考论古今,称为故人。官至刑部左侍郎,以疾罢归,在籍食俸,乾隆常寄诗相与唱和,与沈德潜并称“东南二老”,卒谥文端。纪昀督学福建,路过嘉兴曾访问过他。纪晓岚于乾隆三十一年服阙赴京,因旧第未赎,亦暂住饯在京故宅。

钱载(1708—1793),字坤一,号箨石,又号瓠尊,晚号万松居士,浙江秀水人。乾隆十七年进士,由编修累官礼部左侍郎。诗精于韩杜苏黄而自成一家,工书,善水墨画,尤工兰竹。著有《箨石斋诗文集》。在礼部与纪晓岚为同僚,交亦契。

姚鼐(1732—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人称惜抱先生,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官刑部郎中。历主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凡四十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为桐城派主要作家。著有《惜抱轩全集》,选有《古文辞类纂》。纪晓岚有《题姚姬传书左墨溪事后》等文。

任大椿(1738—1789),字幼植,又字子田,江苏兴化人。乾隆三十四年进士,累官御史,充四库全书馆纂修官,著名学者。通《礼经》,尤长名物,著有《弁服释例》、《深衣释例》、《吴越备史注》、《小学钩沉》、《字林考逸》等。

王念孙(1744—1832),字怀祖,号石臞,江苏高邮人。戴震弟子,乾隆三十六年皇帝南巡迎銮,献文册,赐举人。乾隆四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迁郎中,擢御史,晋给事中。嘉庆四年,上疏劾和珅。当时,弹劾和珅的奏章很多,唯王念孙写的奏章,援据经义,最为得体,蒙嘉庆采纳,海内传诵。后官至直隶永定河道。精熟水利,著有《河源纪略》。精于训诂,有《广雅疏证》、《读书杂志》、《古韵谱》等。曾任《四库全书》篆隶分校官。

胡季堂,字升夫,号云坡,河南光山人。由荫生补顺天通判,累擢刑部、兵部尚书。嘉庆间官至直隶总督。嘉庆四年,胡季堂首劾和珅罪状,直声大震,卒谥庄敏。《纪文达公遗集》有《胡沧晓先生追谥文良即次其嗣君云坡司寇韵》、《胡云坡司寇四友图》。

吴省钦(1729—1803)字冲之,号白华,江苏南汇人。乾隆二十八年进士,由编修累迁左都御史。工诗文,有《白华初稿》。嘉庆初,白莲教起义。秀水王昙(仲瞿)诡称能作掌心雷,省钦荐之,以诞妄夺职。和珅秉政,吴省钦同弟弟吴省兰攀附和珅,其品德不足称。与纪昀为同僚。

吴省兰(?—1810),字泉之,吴省钦之弟。乾隆二十八年,由举人考取咸安宫官学教习,曾是和珅的老师。四十三年赐同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左侍郎。曾任编修、学政、侍读等职。乾隆四十七年七月,纪晓岚撰写的《钦定四库全书告成恭进表》,即以陆锡熊和吴省兰二人的名义上奏。和珅当政,吴省兰与其兄吴省钦反拜和珅为师,投靠和珅门下。和珅败,去职。

二、师友门生

及孺爱,名慈,直隶交河人。雍正年间岁贡生,隆平县(旧县名,在今河北省南部,已与尧山县合并为隆尧县)训导。“博古嗜学,世事从未问闻,特己待人,光明坦白,群推士林楷模”(民国《交河县志》)。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里写到及孺爱,“先生于余为疏从表侄,然幼时为余开蒙,故始终待以师礼”。

许南金(1680—1724),名南金(jiǎn南金组成一字,读如“柬”)字南金,号比庵,雍正癸卯举人,生平学养兼优,无愧笃行君子。家居教授,慨然以名教风化为己任。出其门者多通儒。献县纪文达公同邑张兼山都转其最著者也。卒,祀乡贤,有墓碑。(民国《南皮县志》卷八)

墓碑为其弟子南皮张受长等人所立。张受长,字英军,号兼山,官至河北道。碑文末附有受业弟子名单,纪昀及其从兄纪易在列。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多次写到这位平生不怕鬼的老师。

李若龙,字又聃,直隶东光人。“雍正十三年举人。文词精粹,诗类香山。纪文达公谓为一生得力师。诗载《畿辅诗传》,著有《又聃诗草》。”(光绪《东光县志》卷八)《阅微草堂笔记》里多次提到这位“李又聃先生”。

鲍梓,“字叔亭,南宫人,雍正元年进士,十三年以知县授邑教谕,为人古直盾讷,通经训,工诗及书,尤精制艺,律法高而不泥于古。时制艺方崇尚骈俪,公力斥之,以三发性灵迪后进,一时翕然向往。翰林纪昀、御史戈涛、进士中书纪昭……诸人,皆出其门。”(民国《献县志》)

董邦达(1699—1769),字孚存,号东山,浙江富阳人。官至工部尚书,工书善画,篆隶得古法,山水画取法元人,善用枯笔。纪昀从十四五岁始从董邦达受业。师生之谊甚笃。纪晓岚有《己卯秋钱塘沈生写余照先师董文恪公为补幽篁独坐图今四十年矣偶取展观感怀今昔因题长句》、《己卯六月先师董文恪公招余饮醉中为作秋林觅句图后余至乌鲁木齐城西有坤司马所建秀野亭案牍之暇独步其间乔木捎云宛然此景始知人生有数早兆于十载前矣归来重阅俯仰慨然因题二绝句》。卒谥文恪。

伍弥泰(?—1786),蒙古正黄旗人。雍正间由荫生袭三等伯。乾隆间曾任散秩大臣,凉州将军、江宁将军、西安将军。曾去西藏、新疆任职,做过乌鲁木齐办事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端。纪晓岚发配乌鲁木齐时,常去城西秀野亭游玩。秀野亭即伍弥泰在任时所建。

福温,费莫氏,满洲镶红旗人,由笔帖式历乌鲁木齐办事大臣、福建巡抚、武英殿大学士。征金川,死于木果木。纪昀戍乌鲁木齐,温福适为乌鲁木齐办事大臣,对纪昀照顾有加。乾隆三十四年四月调福建巡抚。纪晓岚晚年在《阅微草堂笔记》里多次提到温福。温福战死后,纪晓岚褒赞他“埋轮挚马,慷慨捐生”。

王鸣盛(1722—1797),字凤喈,一字礼堂,别字西庄,晚号西沚居士,江苏嘉定人。乾隆十九年进士,殿试一甲第二名。授编修,擢侍讲学士,充福建正考官,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还京,有御史劾奏其驰驿滥用驿马,左迁光禄寺卿。寻丁内忧,遂不复出。王鸣盛是清代著名史学家,经学家,以汉学的考证方法治史,撰有《十七史商榷》,是清代史学名著之一。又有《蛾术编》、《尚书后案》、《耕养斋诗文集》、《西沚居士集》等。与纪晓岚同年且是要好朋友。写有《虎场桥新居与纪吉士昀隔一垣旁有给孤寺》诗。归隐林泉后,纪晓岚常与之“时通音问”。

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徵,一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历官编修、右赞善、侍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少詹事。充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乡试主考官,两充会试同考官。乙末丁外艰归,引疾不复出。嘉庆九年十月二十日卒于紫阳书院。治学方面颇广,于音韵训诂尤多创见,于史学长于校勘考订。著有《潜研堂文集》、《十驾斋养新录》、《二十二史考异》等。钱与纪为同年,交谊契厚。纪昀自乌鲁木齐赦还,大昕过府问候,并为《乌鲁木齐杂诗》题跋。

王昶(1724—1807),字德甫,一字芹德,号述庵,又号兰泉,清浦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应秦蕙田之聘,修《五礼通考》。南旋后,又应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之聘,教书其家。乾隆二十三年补内阁中书,三十二年调刑部郎中,三十三年以泄露查办卢见曾案秘密革职。云贵总督阿桂带往军营效力,随军转战滇川。四十一年还京擢鸿胪寺乡,历官江西、直隶、陕西按察使、江西布政使,五十四年迁礼部侍郎。五十八年辞归,后历主娄东书院、敷文书院。工诗文、好金石之学,著述颇多,有《春融堂诗文集》、《金石粹编》等,是乾嘉时代著名学者之一。与纪晓岚关系密切。

赵文哲(1725—1773),字捐之,号璞庵,上海人。雍正三年生,乾隆二十年代,久客卢见曾扬州幕,与卢氏私谊甚重。坐卢见曾案漏言失职,被判三年徒刑。后从将军温福讨金川、以功复原官,擢户部主事。师溃于木果木,死难。

洪良浩(1724—?),字汉师,号耳溪,朝鲜国人。累官至平安道观察使、判中枢府事,大提学。著有《耳溪诗集》、《耳溪文集》。乾隆五十九年以冬至使兼谢恩使来华,时纪晓岚为礼部尚书,两人一见如故,互相钦敬倾慕,结下深情厚谊,纪昀为其诗集、文集作序,倍加称赏。别后,山水阻隔,海天茫茫,时有书信往还,互寄礼品,纪昀有多首诗怀念他。如《以水蛀砚水中丞搔背茶注赠朝鲜国相洪良浩各系小诗》、《寄怀洪良浩》、《怀朝鲜洪良浩》。

卢文弨(1717—1795),初名嗣宗,字绍弓,号矶渔,又号檠斋,晚号弓父,斋号抱经,人称抱经先生。杭州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侍读学士。充乙酉广东乡试正考官,旋命提督湖广学政。乾隆三十三年以学政言事不合政例,部议左迁,三十四年乞假养亲归。后主讲江浙各学院20余年。精于校勘,所刊《抱经堂汇刻书15种》,最称精审,又合经史子集中38种诸本脱误者,摘字而注之,荟萃一书,名曰《群书拾补》。自著《抱经堂文集》34卷,及《钟山札记》、《龙城札记》等。纪昀和他是青年时代最要好的朋友之一。曾结为文社,商榷制义,诗酒往还,日夕留连(《袁清悫公诗集序》)。纪晓岚有《卢绍弓虎符砚》。

田中仪,字无昝,号白岩,诗人田雯之子,德州人。岁贡生,官銮仪卫经历。好诗词,著有《红雨书斋诗集》,被收入卢见曾所编《国朝山左诗钞》。田中仪为纪昀青年时代最要好的朋友之一。大约卒于乾隆二十五六年。《南行杂永》有《又悼田白岩中仪二首》,此前有《哭田白岩四首》。

秦大士(1715—1777),字鲁一,又字洞泉,号秋田老人,江苏江宁(今南京市)人。乾隆十七年进士,官至侍讲学士。书法直逼欧柳,晚年兼喜绘事,书画名重一时。与纪昀为同学,乾隆十三年后的数年间,曾结为文社,商榷制义,看花命酒,時相唱和。

袁守侗(1723—1783),字执冲,号愚谷,山东长山人。乾隆举人,由内阁中书累官直隶总督,以清节著,卒谥清悫。纪昀在《袁清悫公诗集序》中称他“以经济立功名,以操守励风节,载在国史,光耀汗青。”他是诗人王渔洋的孙女婿,能诗。乾隆十三至十九年间,守侗方宦京师,为应礼部试,与纪昀、钱大昕、卢文弨、秦大士等结为文社,商榷制义,诗酒往还,交谊最契。

任增(1723—1784),字蔚岭,一字损之,号寓圃,河南永城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历官南和、宛平、枣强、禹城、惠民等县知县。有经济才,锐于任事,理繁治剧,不避劳苦。因于宛平任内修建营堡报册逾限,于乾隆四十四年罢官。与纪昀为同年友。昀作墓志铭曰:“余甲戌同年中,意气豪爽,胸怀坦白者,惟公及朱编修筠、杜员外宪为最。每酒酣耳热,议论飙发,四座耸动,觉光明磊落,鄙吝之意都尽。”

宋弼(1703—1768),字仲良,号蒙泉,山东德州人。乾隆十年进士,历官编修、续文献通考纂修官、甘肃按察使等。著有《蒙泉诗集》、《思永堂文稿》、《州乘余闻》,编有《广川诗钞》和《山左明诗钞》等。纪昀和他是最要好的朋友。作有《和蒙泉秋感》、《岁月怀人·宋蒙泉》、《岁暮怀人·宋蒙泉》、《罗酒歌和蒙泉》、《与蒙泉阅长河志因出所作州乘余闻见示题二绝句》等。

董元度,字寄庐,号曲江,山东平原人。乾隆十七年进士,由庶吉士改东昌府教授。有《旧雨堂诗集》。王昶《蒲褐山房诗话》云:“曲江寄兴萧疏,不为绳约。改庶常后,乞假南游,来往苏扬间,寓卢雅雨署中最久。”纪晓岚与之交谊甚笃,《阅微草堂笔记》多次记述这位“尤为洒脱”的朋友。

聂际茂(1700—?),号松岩,山东长山人。诸生,性淳笃,通六书,尤工篆刻,有《司空表圣诗品印谱》。乾隆十七年,应宋弼招至京师,纪晓岚一见,独心赏焉。阔别16载,乾隆三十六年,纪晓岚自乌鲁木齐赦还,聂闻讯远道来访。纪有《松岩老友远来省予偶出印谱索题感赋长句》。

李文藻(1730—1778),字素伯,号南涧,山东益都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为纪晓岚所取士,交谊最深。文藻于德州、荷泽等书院主讲多年,后官广东恩平知县、桂林府同知。嗜古好学,著作多散佚。后人辑有《南涧文集》二卷,又有《南涧先生遗文》二卷,补编一卷。

桂馥(1736—1805),字未谷,一字东卉,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官云南永平县知县。书法家,文字训诂学家。精于考证碑版,以分隶篆刻擅名。曾为“阅微草堂”题写匾额。著有《说文义证》、《缪篆分韵》、《晚学集》等。纪晓岚有《送桂未之滇南》、《题桂未谷思误书图》、《桂林谷簪花骑象图》。

法式善(1752—1813),尔济氏,原名运昌,奉旨改法式善,字开文,号时帆,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进士,嘉庆官至侍讲学士。熟谙当代制度典故,论诗信奉王渔洋的“神韵说”,作诗学王维、孟浩然。有《存素堂诗文集》、《清秘述闻》、《槐厅载笔》,又编时人诗成《湖海诗》六十余卷。法式善有《纪晓岚藏顺治初年缙绅书跋》和《阅微草堂收藏诸老尺牍跋》,纪晓岚有《复法时帆祭酒书》、《题法时帆祭酒诗龛图》。

罗聘(1733—1799),字遁夫,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江苏甘泉(今江都)人。清代杰出画家。金农弟子。工诗,好佛学,游踪甚广。画人物、佛像、花果、梅竹、山水,自成风格。作《鬼趣图》,借以讽刺当世。袁枚、钱大昕、翁方纲、姚鼐、纪昀、蒋士铨等为之题咏,名重于时。为“扬州八怪”之一。有《香叶草堂集》。罗聘入都、纪昀等折节与交。

张赐宁(1743—?)字桂岩,号坤一,沧州人。官江南通州管州判,侨寓维扬。擅画花鸟、人物、山水,亦工小诗。纪晓岚诗有《题张桂岩寿星纳凉图》、《张桂岩桑叶饲蚕画扇题示次女》。嘉庆十一年张桂岩画纪晓岚半身像。画上有伊秉绶题字及翁方纲题词。

刘权之(1739—1818),字德舆,号云房,湖南长沙人。乾隆二十五年进士,历官洗马、礼部侍郎、体仁阁大学士。为庚辰科纪晓岚所取士。嘉庆十七年,为《纪文达公遗集》作序,称“权之年甫弱冠,计偕北上,即猥荷鉴赏,得厕弟子行”,“受知后,立雪程门,时闻绪论”。嘉庆二十三年卒,谥文恪。

伊秉绶(1754—1815),字组似,号墨卿,又号墨庵,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嘉庆四年,由刑部员外郎,出守惠州。嘉庆七年,粤东天地会起义,时秉绶惠州知府,因失察,被参戍军台效力赎罪。八年七月释放回籍,后起用为扬州知府。工书,尤善隶书,兼能画山水松竹,著有《留春草堂集》。与纪晓岚交最契。纪晓岚有为伊墨卿题画诗多首。《阅微草堂研谱》中所印纪氏研铭,其字体多为伊秉绶所书。纪称伊为自己甲辰所取士,查《进士题名录》,伊秉绶名登乾隆五十四年已酉榜,或曾参加甲辰会试而未中式。

汪德钺(1748—1808),字锐斋,安徽怀宁人。嘉庆元年成进士,为纪晓岚所取士。后官礼部主事,时纪昀为礼部尚书。先是司员见堂官皆长揖,后乃易为半跪,德钺上书力陈其非,纪昀读而善之,即复改半跪为长揖。又山东巡抚议以肥城邱氏为左丘明后,同官不知所适,德钺独议驳之,斥其非。纪有《题汪锐斋蕉窗读易图》诗,汪有《纪晓岚先生八十序》。

洪亮吉(1746—1809),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历官编修、贵州学政。嘉庆四年以批评朝政获罪,遣戌伊犁,不久赦还,改号更生居士。通经史、音韵、训诂及地理之学,在古史地理研究上颇多建树。他曾提出人口繁殖与粮食增产之间的矛盾,其经济思想尤为今人所称道。工诗文,其骈体文颇为时人所称誉。有《春秋左传诂》、《洪北江全集》等。乾隆四十九年会试,纪昀欲取为第一名,因房师阅卷最迟,为御史所劾不第。纪昀深为惋惜,出闱后至其住所相访,并作《惜春词》六首相赠。

孙星衍(1753—1818),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肄业于钟山书院,乾隆五十二年进士。历官编修,三通馆校理、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出为山东兖沂曹济道。后归里筑五松园于江宁,应聘主讲于扬州安定、绍兴蕺山,杭州诂经精舍等书院。嘉庆八年以贫起官,补授山东督粮道。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都曾涉及,所学极广,又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有《尚书今古注疏》、《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等。刻有《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从书》。孙星衍为纪晓岚读卷所取士。

梁上国(1747—1814),字斯仪,一字九山,福建长乐人。乾隆四十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卿。清代著名作家梁章钜之叔父。著有《驳阎氏古文尚书疏证》、《驳毛氏大学证文》、《山左游记》、《辽沈游记》、《粤西游记》、《国朝闽海人文》等。纪晓岚督学福建时,曾为其闾里题写“书香业世”之匾额,后又应请为其父梁天池八十寿写过寿序。

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一字茞林,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人。嘉庆七年进士。历官礼部主事、荆州知府、江南淮海河务兵备道,江苏、山东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督。综览群书,熟于掌故,喜作笔记小说。著有《文选房证》、《楹联丛话》、《退庵随笔》等。纪晓岚是他壬戌会试的座师。章钜在笔记中对“河间师”颇多称述。

陈鹤(1757—1811),字鹤龄,又字馥初,号稽亭,元和人。嘉庆元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晚归江宁掌教于尊经书院。少游于钱大昕之门,得其指授,于治史尤勤。有《桂门自订初稿》十卷。嘉庆丙辰会试,出纪昀门,曾为《纪文达公遗集》作序。

赵慎畛(1761—1825),字遵路,号笛楼,湖南武陵人。嘉庆元年成进士,历官编修、御史、给事中、惠潮嘉道、广西按察使、广东布政使、广西巡抚、闽浙总督、云贵总督。著有《秦议》、《从政录》、《载笔录》、《榆巢杂识》、《省愆室续笔记》、《读书日记》、《惜日笔记》等。为纪晓岚所取士。纪很看重他的学识人品,交往亦密,曾为其舅氏王孝承手札题跋。卒谥文恪。

江藩(1761—1831),字子屏,号郑堂,江苏甘泉人。监生,博综群经,尤熟于史事,为清代著名经学家之一。一生从事著述。所著《汉学师承记》有纪昀传。

三、家人亲属

纪椒坡,景城纪氏一世祖。

“椒坡,讳无考,以字传。明永乐二年自应天府上元县迁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始居县东九十里景城”(《景城纪氏家谱·谱首》)

纪坤(1570—1642),字厚斋,纪晓岚高祖。

“坤,字厚斋,明廪膳生。著有《花王阁剩稿》一卷,载入《四库全书目录》。……子五,景德、景星、同仁、灏、钰”。(《景城纪氏家·支谱》之一)

纪钰(1632—1716),纪晓岚曾祖。

“钰,字润生,附监生,考授州同,貤赠中宪大夫、刑部江苏司郎中加三级,累赠光禄大夫、礼部尚书。……子二:天澄、天申”。(《景城纪氏家·支谱》之一)

纪天申(1665—1732),纪晓岚之祖父。

“天申,润生公次子,字宠予,监生,考职县丞。诰赠奉直大夫、四川司员外郎,晋赠中宪大夫、刑部江苏司郎中加三级。累赠光禄大夫、兵部左侍郎、都察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子三:容舒、容雅、容恂”。(《景城纪氏家谱·支谱》之四)

纪容舒(1685—1764),纪晓岚之父。

“容舒,字迟叟,康熙癸巳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四川、山东二司员外郎,刑部江苏司郎中,云南姚官军民府知府加三级,纪录二十八次。诰封奉直大夫,晋封中宪大夫,累赠光禄大夫、兵部左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著有《唐韵考》五卷、《玉台新咏考异》十卷,俱录入《四库全书》。又著有《杜律疏》八卷,载入《四库全书目录》。……子二:晫、昀”。(《景城纪氏家谱·支谱》之四)。

纪晫(1706—1777),纪晓岚同父异母兄。

“晫,字晴湖。绩学不售,以岁贡生终。性淳实淡静,默默自守,不轻与世相酬应。尝言:'每衣冠见客,如临大敌,不知君辈营营,何以堪此?’其学近黄老,然笃伦常,慎言行,一以圣贤为归。持躬俭仆,一敝裘衣至十余年。饮食起居如寒素,而抚其弟昀友爱独至。晫自少至老无二色,昀颇蓄妾媵,亦弗之禁,曰:'妾媵犹在礼法中,并此强禁,必激而荡于礼法外矣。’昀好议论驰骋之文,晫弗善之,亦弗禁,曰:'尔将以功名娱老亲者也。’以乾隆四十二年卒,年七十二。”(《大清畿辅先哲传》卷二十)。

纪昭(1717—1770),纪晓岚之从兄。

“昭,字懋园,号悟轩,晚又自号怡轩老人。与从弟昀同年举乾隆十二年乡试,二十二年成进士。官内阁中书八年,宗人府主事缺出,似俸深当迁,会闻父疾,立请假归,里居十二年,卒。

昭平生笃于事亲,敦睦亲旧,急人疾苦。少与弟昀同以学问相砥励,昀喜词赋经学,攻汉唐训诂。昭为文专主韩、欧,学则服膺宋五子书,能体验而躬行之。尝辑古今嘉言懿行为《养知录》八卷,……又辑《毛诗广义》五卷,……又著《骚经章句》、《文选赋注》诸书。昭于阴阳、舆地、医卜、算数之书靡不研究,当世称为儒者。”(《大清畿辅先哲传》)

纪汝佶(1743—1786),字御调,又字侠如,纪晓岚长子。乾隆乙酉举人,候选知县。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里记汝佶事:“亡儿汝佶,以乾隆甲子生。幼颇聪慧,读书未多,即能作八比。乙酉举于乡,始稍稍治诗,古文尚未识门径也。会余从军西域,乃自从诗社才士游,遂误从公安、竟陵两派入。后依朱子颖于泰安,见《聊斋志异》抄本,(时是书尚未刻)又误堕其窠臼,竟沈沈不返,以迄于亡。”

查《景城纪氏家谱·生卒谱》,纪汝佶生于乾隆癸亥(八年),上文纪晓岚写成甲子(九年),或为误记。

纪汝传(1747—1777),字绪承,纪晓岚次子。

监生,由《四库全书》馆议叙,历任湖北布政司经历,江西南昌、九江等府通判。

纪汝似(1766—?),字象庭,纪晓岚第三子。

附学生,由鸿胪寺序班加捐广东候补东莞县丞。《家谱》只载其为广东县丞,未记何县,民间传说其为东莞县丞。

纪汝亿(1784—?),字万斯,纪晓岚第四子。事迹无考。

卢见曾(1690—1768),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又号道悦子,德州人。康熙六十年进士。历官洪雅知县、滦州知州、永平知府、长芦、两淮盐运使。性度高廓,不拘小节,形貌矮瘦,人称“矮卢”。学诗于王渔洋,有诗名,爱才好客,四方名士咸集,流连唱和,一时称为海内宗匠。乾隆三十三年,两淮盐引案发,因收受盐商价值万余之古玩,被拘系,病死扬州狱中。著有《雅雨堂诗文集》等,刻有《雅雨堂丛书》。纪晓岚长女嫁卢见曾之孙卢荫文。盐引案发,纪昀因漏言获谴,戍乌鲁木齐。

卢谦(1713—1785),字撝之,号蕴斋,卢见曾长子,德州人。乾隆二十三年援例官刑部陕西司郎中,后改湖广司郎中,二十九年升湖北分守武汉黄德道。三十三年坐其父卢见曾案入狱,旋谪军台,三十六年赐环。后署祁州知州,广平府同知。纪之长女嫁其子荫文。乾隆五十年卒,纪昀为撰墓志铭。

卢荫文,字景范,号海门,纪晓岚长女婿。性沉稳,有谋略,学识渊博。乾隆四十八年举于乡,五十四年成进士。历任安徽省建平、泾县、舒城知县。政绩颇佳,四十七岁告归故里,优游林下。

袁守诚(1736—1781),字孝本,号曙海,山东长山人。袁守侗之弟。纪晓岚姻家。历官刑部郎中、瑞州知府、内阁学士、通政司副使、山西按察使。纪晓岚自西域归京,袁守诚常过府看望。纪晓岚在《袁清悫公诗集序》中写道:“余两女皆适袁曙海臬使子,以臬使交最契也。”

袁煦,袁守诚第四子。乾隆五十九年举人,任内阁中书、军机章京。纪晓岚次女婿。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序言中写道:“余再掌乌台,每有法司会谳事,故寓直西苑之日多。借得袁氏婿数楹,榜曰'槐西老屋’。”可见其时袁煦正在京城做官。

戈涛、戈源戈涛(1625—1684),字芥舟;戈源(1636—1690),字仙舟,献县人,同胞兄弟。戈涛,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刑部给事中。工书,有诗名。著有《坳堂诗集》、《坳堂杂著》和《献邑考》。戈源,乾隆十九年进士,官太仆寺少卿,纪晓岚与他即是同乡又是同年。纪将第三女许婚戈源之子,年仅十岁,未嫁病亡。

乾隆二十四年夏天,戈源之父戈锦、纪晓岚之父纪容舒结伴到京城看望儿子。浙江画家沈朗为作《二老比肩图》,不少名家在上面题跋钤印。画卷记录了戈、纪两家的亲密关系。戈源卒后,纪晓岚为撰挽联云:

元白旧同年,紫陌寻春,犹记初登同喜宴;

朱陈原共住,黄泉哀逝,竟谁续画比肩图。

马永图,字周箓,号旭亭,直隶东光人。纪晓岚岳父。廪贡生,历任四川江津、山西稷山知县。升内阁中书。雍正皇帝以其有社才,命以升衔任山东城武县知县。后罢归家居,建宗祠、置祭田、刊族谱。乾隆三十一年四月,纪晓岚去岳父家,马永图嘱女婿为《马氏家乘》作序,纪于当年七月作成《重修马氏家乘序》。

纪晓岚生平评价---纪晓岚这个人

何香久

中国的清代,有一位在正史和野史中都很炫人耳目的人物,他不仅在正统的史传中占尽风光,而且在民间也有很好的口碑。

这个人物,便是乾隆时期执学术牛耳,成为一代文宗的纪晓岚。

纪晓岚,名昀,晓岚为其字,号春帆,别号茶星、三十六亭主人、观弈道人,晚号孤石老人、石云。直隶河间府献县人(今属河北省沧县)。他是乾隆丁卯科顺天第一名举人,甲戌科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办理院事,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左庶子、侍读学士,后来因为牵扯进他的儿女亲家___两淮盐运使卢见曾(字澹园,又字抱孙,号雅雨、道悦子,山东德州人,任长芦、两淮盐运使)的一个案子,被 发配到乌鲁木齐,在戍所里任印务章京,鞅掌簿书,那是乾隆三十四年的事。第三年便被恩命召还,复任编修。从此在宦途上一帆风顺,历任日讲起居注官侍读侍讲学士、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事务。也任过兵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礼部尚书,诰受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兼文渊阁直阁事,赐紫禁城内骑马。


不过纪晓岚一生中最主要的业绩,是他的学术活动。他一直是官方学术工作的领导人,凡有编辑之役,修书之事,他必在其间。他历充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提调兼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胜国诸臣殉节录>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四库全书>总纂官,<职官表>总纂官、<八旗通志>总纂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一生中他参与了多少重要典籍的编修,不可胜数。


除了修书,他干得比较多的另一件事就是做考官了。他先后任过乾隆山西乡试考官、庚辰会试同考官、壬午本省乡试同考官、提督福建学政、甲辰会试副总裁官、己酉武会试正总裁官、嘉庆丙辰会式正总裁官、己未武会试正总裁官、壬戌会试正总裁官。每赴其任,必有诗传示同僚,以躬谨相勉。他不惮作余力,奖掖后学,故门人众多。经他之手,提携了许多人才。


纪晓岚的祖籍,在江苏应天府上元县纪家边村,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江南大姓实幾辅,纪晓岚的先祖纪椒坡便一路北上,最后入籍于离献县九十里的景城。明崇祯中,纪晓岚的高世祖纪申这一支,迁居离景城三里之遥的崔尔庄。


经过二百多年,子孙生齿繁衍,到了清代,纪家已成了献县屈指可数的大姓了。


献县在直隶省的东南,是京幾通往东南地区的门户。“南京到北京,御道十八弓”,这御道就是从献县穿过。这里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南控齐鲁,北镇京卫,又是人文渊薮,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哥哥刘德,封为河间王。都城便设在献县。史称献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工于整理古籍,抢救文化遗产,所得皆古文先秦书,被服儒术,六艺俱举,文约指明,学者宗之。


纪晓岚在他的<滦阳消夏录>中曾说:“余家距海仅百里,故河间古谓之瀛州,地势趋东以而高,故海岸陡,潮不能出,水亦不能入。九河皆在河间,而大禹导河,不直使入海,引自北行数百里,自碣石乃入。”


在<日华书院碑记>中,他概其乡邑之风土民情谓:“献县于河间为大邑,土地沃衍而人多敦本重农,故其民无甚富,亦无甚贫,皆力足以自给。又风气质朴、小民多谨愿畏法,富贵之家尤不敢逾尺寸,或遇雀鼠之讼,惴惴焉如临战阵。”

纪家是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纪晓岚的高祖纪坤,廪膳生,有诗集<花王阁剩稿>行于世。纪晓岚的曾祖纪钰,一生多有善行义举,多次出谷赈饥,全活乡亲无数。他父亲纪容舒,康熙恩科举人,历官户部四川山东二司员外郎 ,刑部江苏司郎中,去云南姚安知府,且著述颇丰,著有<唐 韵考>、<玉台新咏考异>,俱录入<四库全书>,又著有<杜律疏>八卷,载入<四库全书目录>。纪晓岚从小便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化积淀颇为雄厚的家庭之中。


纪晓岚生出于雍正二年甲辰六月十五日午时,关于他的出世,民间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史传也有过记载,江藩所著<汉学师承记>中就说:“河间为九河故道,天雨则洼中汪洋成巨浸,夜有火光。天申(纪晓岚之祖父)夜梦火光入楼中而公生,火光遂隐。人以为公乃灵物托生也。”

这难免有传奇色彩,但纪晓岚小时候有“特异功能”却是真实的事情,在<槐西杂志>中,他曾自述:

余四五岁时,夜中能见物,与昼无异,七八岁后渐昏阍,十岁后遂全无睹,或夜半睡醒,偶然能见,片刻则如故,十六七岁后以至今,则一两年或一见,如电光石火,弹指即过,盖嗜饭日增,则神明日减耳。


这个时候,他已年近七十,成为文坛的泰山北斗,当不会胡言乱语来欺骗世人。


纪晓岚四岁开蒙,从此卷轴笔砚,一生未曾离身。他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被视为神童。


十一岁那年,纪晓岚随父亲到京师,不久,与当时有名的学者李穆堂(绂)、方望溪(苞)相往来,并师从董邦达,同在一起切磋的朋友有刘补山、蔡季实、窦元调、陆青来、李应弦、陈枫崖、李云举、霍举仲等。这些人后来大都成为一代名流。


这段时间潜心读书和广为交游,使纪晓岚在二十四岁那年考上了顺天乡试的第一名。乾隆十九年甲戌会试,他中二甲第四名进士,改庶吉士,从此步入翰林。

纪晓岚三十六岁奉命典试三晋,第二年充任国史馆总纂,不久又提督福建学政,可谓是青年才俊了。这个期间,他参与纂辑<热河志>,重订<张为主客图>,辑<沈氏四声考>,重订史雪汀<风雅遗音>,著<南行杂詠>,删定<陈后山集>、<帝京景物略><史通削繁>

四十五岁,纪晓岚被授予侍读学士,就在这一年,因牵扯了他姻亲卢见曾的官司,他被发配乌鲁木齐。


两年的大漠风沙没有使他意志颓唐,却让他更加参透了人生的三味,让他变得更丰厚、更扎实了。一百六十首<乌鲁木齐杂诗>,洋溢着他的才情,也蕴藉着他对人生的大思考。

恩命召还,治装东归,走了四个多月才回到冠盖云集的京华。纪晓岚恍如隔世,面对友人赠送的一张<八仙对弈图>,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十八年来阅宦途

此心久似水中凫

如何才踏春明路

又看仙人对弈图

局中局外两沉吟

犹是人间胜负心

那似顽仙痴不醒

春风蝴蝶睡乡深。

他对“世事如棋”发出了感慨,他向往“春风蝴蝶睡乡深”的悠闲境界。但这不过是一种心灵的憧憬而已。

这一年,他点勘了《瀛奎律髓》、《文心雕龙》、《王子安集》、《韩致尧集》、《唐诗鼓吹》、诸书。

纪晓岚五十岁,天降大任于斯人,受诏总篡《四库全书》,他一生的荣耀与辉煌,在此达到了顶点。

《四库全书》是一项旷古文化工程,纪晓岚入主四库馆,十有余年,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扶奥提纲,溯源彻尾。它著录书籍三千四百六十一种。七万九千三百零九卷,存目书籍六千七百九十三种,九万三千五百五十一卷,总计一万零二百五十四种,十七万二千八百六十卷,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

纪晓岚又瘁毕生之力,著《四库全书总目》,撮著作之大凡,审传本之得失,成为中国目录学的巨著。又编《四库全书简明总目》二十卷,大而经史子集,以及医卜词曲之类,提纲挚领,别采精要。

纪晓岚生活的年代,是所谓“雍乾盛世”,也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的一个时代。尤其是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封建专制统治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一历史时期的显著特点,便是大规模文字狱的兴起。

有清以来,严酷的文化专制从康熙帝始,到雍正朝为发轫。纪晓岚出生的第二年,便有川陕总督年羹尧的文字狱。纪晓岚五岁那年,即有吕留良文字狱、谢济世私注《大学》诽谤案等。雍正朝十三年,文字狱近二十起,乾隆朝六十年,文字狱有一百三十余起,这是仅仅见诸于史册的记载,被湮灭者尚不在其数。

乾隆朝的文字狱五花八门。它的罪名有妄议朝政、谤讪君上、妄为著述、不避圣讳、篡拟禁史、怀恋胜国、收藏禁书、隐匿不首、隐寓讥讽、私怀怨望、多有悖逆之词、隐藏抑郁之气等。用最荒唐的逻辑推理,胡乱引申作者原意,只凭想象断定作者动机,使一大批无辜人受到迫害。在受害人当中,既有一般生员、塾师、举人等中下层知识分子,也有宗室贵族及政府官吏,此外还有商人、僧侣、江湖术士等。文字狱的株连,也远远超过了《大清律》的规定。制造文字狱是乾隆一生政治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其文化政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借文字狱打击朋党、提高皇权,至少在雍乾二朝是个发明。

乾隆构筑文字狱的手法也是十分卑劣的。

文字狱高潮期间,所有的统治机器为了清查案情、追究同党、查缴书版而全速运转。触此网者,或被凌迟,或被砍头,或被流徙,便是坟墓里的僵尸也不放过。文网恢恢,甚至连那些偶尔信手涂鸦的疯子也不能幸免。乾隆朝疯汉文字狱有二十起之多,可视为一大奇观。


纪晓岚就是在这样一片文化专制的风声鹤唳之中,入主《四库全书》篡修之事的。

作为乾隆帝“文治武功”的一项重要内容,开馆修《四库》是他对知识分子“胡萝卜加大棒”式的笼络和威逼,在种种文化专制的高压之下,从事这项工作的危险决非耸人听闻。

一方面,随着禁书政策的日益严厉,修书过程中,不断有书籍被指控为违碍而遭禁毁,《四库》开馆期间的五十余起文字狱,大多是从修书得到的“眼线”。仅是乾隆四十五年,为了彻底清理“违碍”字句,乾隆帝传谕,四库馆对存目书及准备发还藏书家的书籍进行检索,总计查出了应毁书一百四十四部,抽毁书一百八十一部,数量之大,令人瞠目。长达十九年的禁书活动中,共禁毁图书三千一百余部,销毁书版八万块以上。这个统计数字,尚不包括民间自行销毁之书版。

另一方面,虽然四库馆臣屡被恩宠,赏哈密瓜,赐千叟宴,然因缮写违制或校书讹错,动辄得咎。纪晓岗屡被记过,因《古文尚书》、扬子《法言》等书多次获咎,出钱赔写过校错书籍,几次被罚往承德校书,颇有几番险象丛生。然而他比起陆费墀来,还算是幸运的。乾隆五十二年,帝于进呈全书中发现违碍字句,令重新缮写,并严饬馆臣,总校陆费墀困此赔光了家产,忧愤而死,死后仍被抄没房产祖业,只留下两千两之数作为家属赡养。另一总纂陆锡熊,则在赴盛京(沈阳)校书途中,连冻带吓,死于客次。

难能可贵的是,在这种种高压之下,纪晓岚还是以一己之力,保护了一大批书籍免遭秦火。

纪晓岚的仕途基本上是顺畅的,他一直是乾隆皇帝的一个宠臣,这并非是他处事圆滑。他曾自作挽联曰:“浮沉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可谓心境之真实写照。他要在夹缝中生存,其实难矣哉。

朝鲜书壮官徐有闻说过:“和珅专权数十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惟王杰、刘墉、董诰、纪昀、铁保、玉保诸人,终不依附。”

朝鲜冬至书壮官沈永兴,曾评价纪晓岚:“尚书纪昀,文艺超伦、清白节俭,虽宠爱不及和珅,而甚敬重之。一弊裘七八年。”纪晓岚能够洁身自好,不与权臣同流合污,是一个知识分子气节之所在。

纪晓岚以才华横溢名世。他闳览博闻,文情华瞻,于书无所不通,贯彻儒籍,修率性情,时人称为通儒。他在学术上的建树是多方面的,在音律学、考据学、谱牒学、目录学诸方面皆可扛鼎。

他不轻率著书。尝谓:

吾自校理秘书,纵观古今著述,知作者固己大备,后人竭其心思才力,要不出古人之范围,其自谓过之者,皆不知量之甚者也。

陈康祺《郎潜纪闻二笔》也曾说他平生未尝著书,间为人作序记碑表之属,亦随地弃掷,未尝存稿。从以上他的话可以看出一个真正的饱学之士的谦虚。

七十岁的纪晓岚曾总结过他自己的心路历程:

余性耽孤寂,而不能自闲,卷轴笔砚,自束发至今,无数十日相离也。三十以前,讲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之后,以文章与天下项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今老矣,无复当年之意兴,惟时拈笔墨,追录旧闻,姑以消遣岁月而矣......大旨期不乖于风教。

总篡《四库全书》的艰辛与躬谨已印证了他惊人的意志力和博大精深的学识。

即使是在时人眼中,他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也与常人迥异。比如,他终生不吃米谷,面只有偶尔食之,饮酒时只猪肉一盘,熬茶一壶。宴请客人吃饭,唯举箸而已。英熙斋曾见他的仆人捧火肉一盆,约三斤多,纪晓岚一边说话一边吃,须臾而今,这一餐饭就算打发了(事见沈云龙辑《清代明人轶事》)。《妙香斋丛话》记他在家时,几案上必罗列榛、梨、枣之属,随手攫食,时不住口,因此人们说他是猴精转世。

虽然以肉当谷,但纪晓岚却不吃鸭肉。《听松庐诗话》云:“西溟不食纪文达不食鸭。自言虽良庖为之,亦觉腥秽不下咽。且赋诗云:灵均滋芳草,乃不及梅树。海棠倾国姿,杜陵不一赋。”

另外,纪晓岚平生不善饮酒,尝自述:“平生不饮如东坡,衔杯已觉朱颜酡。今日从君论酒味,何殊文士谈兵戈。”纪晓岚不以不善饮为憾事,且将此同苏东坡相比,以为虽不能饮酒,却自有其旁观者的乐趣在,再诗谓“仆虽不能饮,跌宕亦自喜,请为壁上观,一笑长风起。”

在纪晓岚时代,沧州所出产的沧酒驰名海内,声誉如同今日之茅台,一罂可值四五金。然地方酿酒人为防征求无餍,相约不以真酒应官,虽笞捶不肯出,十倍其价亦不肯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连一滴酒也尝不到,其他人就可想而知了。沧州酒有许多神妙之处,一是舟车运输,一摇味即变,须在安静处澄半月,其味乃复。二是庋阁保存二年者,可再温一次;十年者,温十次如故,十一次则变味。一年者再温即变,二年者三温即变,毫厘不能假借。纪晓岚的同年好友董曲江的叔叔董思任,最嗜酒,他做沧州牧时,竟连一口沧酒没能尝到。罢官后,再到沧州,一位进士请他喝沧酒,他喝了如醍醐灌顶,大发感慨曰:“吾深悔不早罢官”。纪晓岚的《栾阳续录》记下了这段佳话。虽不善饮,然纪晓岚却颇知酒之三味。

跟他不能饮酒可相提并论的,是他极嗜旱烟,且烟道颇为出神入化。《清稗类钞》记:

河间纪文达公,嗜旱烟,斗最大,能容烟叶一两许。烟草之中,有黄烟者,产于闽,文达亦嗜之。

又记:

纪文达有戚王某喜吸兰花烟,入珠兰花于中,吸时甚香,然王之烟斗甚小。一日访文达,自谓烟量之宏,文达而语之曰:“吾之斗于君之斗奚若。”乃以一小时赛吸,于是文达吸七斗,王亦仅得九斗也。

《芝音阁杂记》也记载他的烟枪甚是巨大,烟锅亦绝大无朋,能装烟三四两,每装一次,可自虎坊桥宅邸至圆明园,吸之不尽,都人中称他作“纪大烟袋”。有一天他的烟袋丢了,别人都替他着急,他却连说无妨,第二天去东小市,果然见一小摊上摆着他的烟枪,于是以微值购还。因为这支烟枪奇大,别人得之无用,况且京中绝无第二支,所以容易找回来。因为嗜烟,纪晓岚也实在闹出不少类似“靴筒走水”之类的笑话。

纪晓岚感情生活,是典型的显贵方式。十七岁那年,他娶东光县望族、时任城武县令的马永图之女为妻。操办这件婚事的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纪晫(字晴湖),纪晫比纪晓岚年长十八岁,幼时提挈保护,逾于所生,为纪晓岚娶亲,又花费数百金,而她自己嫁女儿,仅略具簪环衣裳而已。纪晓岚对这门亲事是满意的。但是他又广续妾媵,这件事也得到了他那位兄长的认可,他自记谓:“公(纪晫)自少至老无二色,昀颇妾媵,公弗禁,曰:妾媵犹在礼法中,并此强禁,必激而荡于礼法外矣。”(《伯兄晴湖公墓志铭》)

在众多的妾媵中,他最喜欢的沈氏和郭氏。沈氏字明玕,其祖上为长洲人,流寓河间。明玕神思朗彻,殊不类小家女,曾说:“女子当以四十以前死,人犹悼惜。青裙白发,作孤雏腐鼠,吾不愿也”。明玕死时,年仅三十岁。郭氏名彩符,死时年龄也很轻。纪晓岚为她们题写了许多诗篇,极其缠绵悱恻。他为郭氏写的悼诗,其一云:

风花还点旧罗衣,

惆怅酴釄片片飞。

恰记香山居士语,

春随樊素一时归。

他为沈氏所写的悼诗谓:

几分相似几分非,

可是香魂月下归。

春梦无痕时一瞥,

最关情处在依稀。

到死春蚕尚有丝,

离魂倩女不须疑。

一闻惊破梨花梦,

却记铜瓶堕地时。

而纪晓岚为马氏写的祭文,却充满着礼教,而无爱恋之情。他之所以对马氏还比较满意,一是她显赫的家世,二是她贤淑的女德。马氏对沈氏明玕,不仅不泼醋,反而疼爱有加,待如亲生女儿,这使纪晓岚非常感动。然而纪晓岚的情爱观毕竟没有走出一般士大夫的圈子,他极力主张守节是一种顺化自然的爱情极致,在他所著的《阅微草堂记》中,许多情爱故事都反映了他的这种观念。

八十岁后的纪晓岚似乎已进入他生命的暮年,但这只是生理上的现象。在他的一生中,他很少有袖手不问世事的时候。在他去世的前二年,还上奏摺驳山东巡抚请增设左丘明五经博士,并且为妇女请命,认为横遭侮辱屈死的妇女,应打破循例予以旌表,视同屈死的烈士忠臣。这个举动在当时颇有惊世骇俗之意义。

嘉庆十年乙丑正月初六日,纪晓岚调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并管国子监事。二月,他负责祭奠田妃事宜,充先医庙承祭大臣,这次他感染了风寒,遂一病不起。

纪晓岚卒于是年二月十四日,享年八十二岁,谥文达,取“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之意。

在他死后的第二年,《四库全书》的续补、缮录及校勘,全部告竣。








纪晓岚传略

朱惠民    

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又号观弈道人。生于清雍正二年(1724)六月,卒于嘉庆十年(1805)二月,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享年八十二岁。因其“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嘉庆帝御赐碑文),故卒后谥号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晓岚,北迁已十四世。

纪氏迁献后主要从事农业,由于原来家底厚,很快成为献县富户,但比较开明。某年,遇大灾,流民甚多。纪氏舍粮放粥,招官怨被诬入狱,并令其自己出钱盖牢房,凿水井。水井凿于县城东门外,人称纪家井,解放初尚存。此后纪氏锐意读书仕进,成为书香门第。至明末,受到农民起义的打击和清兵入关的变乱,家道中落,四散奔逃,纪晓岚的两位伯曾祖避乱河间,城破被杀。但稍一安定,“便勤铅椠,再理丹黄”(纪钰碑文),读书不辍。有据可考,自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高祖纪坤,庠生,屡试不第,有诗名,著有诗集《花王阁剩稿》。曾祖父纪钰,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才学曾受皇帝褒奖。祖父纪天申,监生,做过县丞。父亲纪容舒,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至纪容舒,纪氏家道衰而复兴,更加重视读书,遗训尚有“贫莫断书香”一语。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丁父忧。服阕,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乾隆三十三年(1768),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三千四百六十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九卷,分经、史、子、集四部。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重大贡献。纪晓岚一生精力,悉注于此,故其他著作较少。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接着升为左都御史。《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他六十岁以后,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纪晓岚卒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官员,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

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故门下士甚众,在士林影响颇大。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纂官、职官表总裁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人称一时之大手笔,实非过誉之辞。纪晓岚晚年,曾自作挽联云:“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堪称其毕生之真实写照。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但其学识之渊博,主要还是力学不倦的结果。他三十岁以前,致力于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姑妄听之》自序),加之治学刻苦,博闻强记,故贯彻儒籍,旁通百家。其学术,“主要在辨汉宋儒学之是非,析诗文流派之正伪”(纪维九《纪晓岚》),主持风会,为世所宗,实处于当时文坛领袖地位。纪晓岚为文,风格主张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乖于风教。看得出,他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除开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但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又兼人已言之,己不欲言,故其卒后,只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本书内容丰富,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无不涉及,知识性很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饶有兴味。内容上虽有宣传因果报应等糟粕的一面,但在不少篇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穿了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人民的勤劳智慧予以赞美,对当时社会上习以为常的许多不情之论,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所以仍不失为一部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当时每脱一稿,即在社会上广为传抄,同曹雪芹之《红楼梦》、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鲁迅先生对纪晓岚笔记小说的艺术风格,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中国小说史略》)。其《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都在其中。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另外,二十岁以前,在京治考证之学,遍读史籍,举其扼要,尚著有《史通削繁》多卷,为学者掌握和熟悉中国史典提供了方便。

在政治上,纪晓岚也是很有见地的,惜为其文名所掩。他认为,“教民之道,因其势则行之易,拂其势则行之难”。主张“酌乎事势”,趋利避害。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因势利导。其目的在于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起一决横流,出现明末农民大起义那种局面。纪晓岚的家族,在明末动乱中经受过严重的挫折和打击。纪晓岚重视民情,因势利导的主张,不能不说是一种经验之谈。同时也说明,他对当时在“盛世”掩盖下的各种社会矛盾,看得比较尖锐。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对民间疾苦比较关注。乾隆五十七年(1792)夏,北京附近遭受严重水灾,盗贼蜂起,大批饥民拥入京师就食,秩序十分混乱,大有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之势。纪晓岚看到这种情势,急忙向皇帝上疏陈情,剖析利害,奏请截留南漕官粮万石,到灾区设粥放赈,京师饥民不驱自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虽然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朝廷统治,但在客观上帮助灾民度过了饥荒,不能不说是一宗善政。

在政治上提倡“酌乎事势”,因势利导,在理论上就不能不起来批判宋儒之苛察。自从宋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以后,流毒明清,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程朱理学成了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一些道学家只会空谈义理性命,一遇实际问题,就茫然如坠五里雾中。等而下之的,更是一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纪晓岚对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其冷嘲热讽,但有机会,一触即发,措词也相当尖刻。在《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他甚至借冥王之口,向社会疾呼道:“宋以来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者,独此人也哉!”在他八十岁那年,还挺身而出,就烈女范畴问题向程朱理学展开了一场挑战。有司规定,妇女抗节被杀者为烈女,予以旌表;而对“捆缚受污,不屈见戕”者,不以烈女视之,例不旌表。纪对此大不以为然,以为纯属道学家不情之论。他公然郑重上表称:“捍刃捐生,其志与抗节被杀者无异。如忠臣烈士,誓不从贼,虽缚使跪拜,可谓之屈膝贼廷哉?”经他慷慨陈词,皇帝“敕下有司,略示区别,予以旌表”。纪晓岚无疑是胜利了。这虽然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争论,但在如何看待妇女这个社会问题上,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纪晓岚“处世贵宽,论人欲恕”,是十分中肯的。他与那些虚伪的道学先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物。纪晓岚及其作品,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纪晓岚年表-嘉庆年间

孙 建    


雍正二年 甲辰 1724年 1岁

六月十五日午时出生于直隶河间府献县崔尔庄(今属河北沧县)。

其时,祖父天申五十九岁,继祖母张氏四十七岁;父容舒三十八岁,母张氏二十九岁。

雍正三年 乙巳 1725年 2岁

河间、献县大饥,祖父天申捐米六千石,煮粥赈济灾民。

四月,大将军年羹尧被贬为杭州将军,岳钟琪署理川陕总督。

雍正五年 丁未 1727年  4岁

从师于交河(今属河北泊头)老儒及孺爱,开始读书写字。

雍正七年 己酉 1729年 6岁

三月,岳钟琪为宁远大将军,分领西部和北部兵营,筹备出征准噶尔部。

六月,雍正帝誓师南海子。因西北即将用兵,设军机房,即此后之军机处,代替内阁。军机处制度,由大学士张廷玉拟定。

雍正九年 辛亥 1731年 8岁

四月,准噶尔部进犯吐鲁番。

雍正十年 壬子 1732年  9岁

五月十四日,祖父天申卒。

十月,岳钟琪因用兵失误,被夺公爵,削职拘禁。

雍正十一年 癸丑 1733年 10岁

二月,爱新觉罗·弘历被封为宝亲王。

夏,随侍祖母于沧州上河涯别墅。

雍正十二年 甲寅 1734年 11岁

父容舒官户部,随父进京,寓于岳钟琪虎坊桥故邸。

雍正十三年 乙卯 1735年 12岁

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驾崩,宝亲王弘历即位,次年改元乾隆。

是年,南宫(今属河北)鲍梓出任献县教谕。

乾隆元年 丙辰 1736年 13岁

三月,谕令颁《十三经》、《二十一史》于各省会及府州县学,又命将康熙帝御制《周易折中》、《性理精义》、《朱子全书》及《诗》、《书》、《春秋》各传、说,汇纂成书,存诸太学,刊示士子。

九月,举行博学鸿词科,各省督、抚共保荐一百七十六人,取中刘纶等十五人,分别授予编修、检讨、庶吉士。

乾隆二年 丁巳 1737年 14岁

是年,听史松涛先生与父容舒讲一贪官故事,后写入《滦阳消夏录》。

乾隆三年 戊午 1738年 15岁

与陈枫崖、窦鼐、刘补山、蔡季实、刘西野、李应弦、陆青来等人,同师事董邦达。

夏,返回献县,与从兄纪昭、纪易读书于崔尔庄三层楼上。

乾隆四年 己未 1739年 16岁

与东光(今属河北)李云举、霍养仲就读于北京生云精舍,师事李云举之兄李若龙。

乾隆五年 庚申 1740年 17岁

自京师还乡,准备应童子试。婚娶东光马永图之女为妻。马氏年长晓岚三岁。

乾隆六年 辛酉 1741年 18岁

正月,诏令各省督抚、学政留心采访近世“研究六经,阐明性理”之著述,随时进呈。

十二月,左都御史刘统勋奏请裁抑大学士张廷玉势力。

乾隆七年 壬戌 1742年 19岁

三月,革职侍郎方苞奉旨在三礼馆效力赎罪,分纂《周礼》已竣。后因年老多病,赏给翰林院侍讲顶戴,准其回籍。

乾隆八年 癸亥 1743年 20岁

读书于岳父马永图家,学问日进。

正月,撰《〈安阳县志〉序》。

十二月二十七日,长子汝佶生。

乾隆九年 甲子 1744年 21岁

仍就读于岳父马永图家,得见《马氏家乘》旧谱。

在河间府应科试,学使赵大鲸擢为第一名秀才。

乾隆十年 乙丑 1745年 22岁

冬,在河间应岁试。

乾隆十一年 丙寅 1746年 23岁

四月,介福由太仆寺卿迁内阁学士。介福,纪晓岚会试座师之一。

乾隆十二年 丁卯 1747年 24岁

三月,路过天津,闻有烈女张氏未嫁夫死,自溺以殉,次年作《张烈女诗》。

八月,应顺天乡试,名列第一,座师阿克敦、刘统勋,房师陈锷。从兄纪昭同年举于乡。

九月十三日,次子汝传生。

是年,结识刘统勋之子刘墉。

乾隆十三年 戊辰 1748年 25岁

参加会试,因“以经破题”,落第。

三月,清廷继续用兵于大金川。

四月,谕今岳钟琪为征剿大金川提督。

是年,与秦大士、卢文弨、张坦、周筠奚、陈筠亭、王又会、左羹塘、丁药圃、钱大昕、从兄纪昭等人结成文社,看花命酒,诗句唱和。

同年,纳侍姬郭彩符,郭时年十三。

乾隆十四年 己巳 1749年 26岁

在京师准备应礼部试。

十一月,大学士张廷玉以原官致仕。

乾隆十五年 庚午 1750年 27岁

四月十六日,母张氏卒。

乾隆十六年 辛未 1751年 28岁

在京师习制义,与田中仪、宋弼、董元度等过从甚密。

乾隆十七年 壬申 1752年 29岁

七月,与聂际茂、法南野、田中仪、宋清远(宋弼之父)聚会于宋弼家,大谈狐仙故事。

是年,聂际茂被晓岚聘为西席。

乾隆十八年 癸酉 1753年 30岁

乾隆十九年 庚午 1754年 31岁

四月三十日,会试中第二十二名,正考官为大学士陈世倌,副考官为礼部侍郎介福、内阁学士钱维城,房师孙人龙,读卷官为杨锡绂;廷对奏策,列二甲第四名,进士及第,改翰林院庶吉士。

夏,同年姜炳璋将史荣著《风雅遗音》赠与晓岚。

是年,父容舒云南姚安知府任满,回乡守母孝。

准噶尔部的阿睦尔撒纳率众来降。

戴震至京。

乾隆二十年 乙亥 1755年 32岁

与钱大昕、王昶、朱筠等折节结交戴震。晓岚聘戴震为西席。

二月,清廷两路出师,进攻达瓦齐,平定伊犁。

三月,准噶尔各部先后来降,行献俘大礼,晓岚撰《平定准噶尔赋》。

是年,父容舒刊订《景城纪氏家谱》。

编次《张为〈主客图〉》。

鲍梓因病辞去献县教谕。至此,鲍连任献县教谕七届,长达二十年,

为献县培养出五个 进士,晓岚即出其门下。

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 1756年 33岁

二月,阿睦尔撒纳复叛,清军开至伊犁,阿逃往哈萨克。

夏,为戴震刊印《〈考工记〉图注》,并为之序。

秋,因纂修《热河志》,扈从热河。

乾隆二十二年 丁丑 1757年 34岁

散馆,授编修,擢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

从兄纪昭成进士。

是年,撰《沈氏四声考》二卷,断定陆法言《切韵》“实窃据沈约而作”。

乾隆二十三年 戊寅 1758年 35岁

大考,列二等第七名,充武英殿纂修。

五月十七日,三叔容雅卒。

秋,好友田中仪卒。

乾隆二十四年 己卯 1759年 36岁

充功臣馆总纂。

正月二十日,撰《书张氏重刊〈广韵〉后》。

正月二十五日,阅《通考》所载《五音韵谱》前后二序,撰《书毛氏重刊〈说文〉后》。

二月,撰《〈沈氏四声考〉序》。

六月,《唐人试律说》由外甥马葆善缮勒成卷。

业师董邦达招饮,为晓岚作《秋林觅句图》;秋,钱塘沈朗为晓岚作小像,董邦达又为其补成《幽篁独坐图》。

七月,充山西乡试正考官。

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 1760年 37岁

充任国史馆总纂,并充会试同考官。

二月,审定史荣《风雅遗音》,自为序。

九月,复阅《唐人试律说》,重为点勘增补,重自为序。

是年,又撰《书韩致尧〈翰林集〉后》、 《书〈八唐人集〉后》,继而点阅《香奁集》。

乾隆二十六年 辛巳 1761年 38岁

以京察一等,道府记名,充庶吉士小教习、方略馆总校。

春,告假养病,天津北仓赵姓姻家请题主,奉父命前往,归宿于杨村。

十月十日,编定《庚辰集》,自为序。

乾隆二十七年 壬午 1762年 39岁

闰五月二十四日,刊刻《庚辰集》,再为序。

六月,从座师钱维城处借阅《后山集》,开始钩稽缮录。

秋,充顺天乡试同考官。

十月初八,离京赴福建学政任。

是年,删正《才调集》,点论李商隐、黄庭坚诗集,辑《唐人诗略》八卷,撰《南行杂咏》一卷。

乾隆二十八年 癸未 1763年 40岁

仍任福建学政。

十月,按试汀州。

十一月初六,补授翰林院侍读。

乾隆二十九年 甲申 1764年 41岁

夏,父容舒至福建学政官署,不久还乡。

七月三十日,完成《后山集》的钩稽缮录,撰《书〈后山集钞〉序》于福建学政署之镜烟堂,并 编定《镜烟堂十种》。

八月二十五日,父容舒卒,奔丧还乡守孝。

乾隆三十年 乙酉 1765年 42岁.

四月,宿岳父马氏家。

八月,长子汝佶中举。

乾隆三十一年 丙戌 1766年 43岁

服丧里居。

七、八月间,门人李文藻求晓岚为其父撰墓志铭。

九月二十七日,三子汝似生。

是年,续修《纪氏家谱》,撰《景城纪氏家谱序例》,又撰《〈马氏重修家乘〉序》、《〈渠阳王氏世系考〉序》、《〈河间孔氏族〉序》、《〈棠樾鲍氏宜忠堂支谱〉序》、《〈汾阳曹氏族谱〉序》等,并删正《帝京景物略》,自为二序。

乾隆三十二年 丁亥 1767年 44岁

正月,服阕赴补,补授翰林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授左春坊左庶子。又任三通馆提调兼纂修,奉诏续修《通典》、《通志》, 改订《文献通考》。

是年,删削浦起龙注《史通》,名之曰《史通削繁》。

乾隆三十三年 戊子 1788年 45岁

二月初九,补授贵州都匀知府。乾隆帝以其“学问素优,予以外任,转恐不能尽其所长,著以四品衔,仍留庶子任”。

四月十四日,乾隆帝于太和殿亲试翰林等官,晓 岚列二等十六名,授翰林院侍读学士。

六月二十五日,两淮节年提引案发,涉及晓岚姻亲卢见曾(晓岚长女嫁见曾孙荫文),将查封其家产。晓岚先为漏言传信,获罪革职。

八月,谪戍乌鲁木齐。途中过陕西,在同年谢宝树官署小住。

乾隆三十四年 己丑 1769年 46岁

到达乌鲁木齐,任戍所印务章京。

二月,朱珪出任山西布政使。

五月至十一月,门生李文藻为谒选居京师百顺胡同,多次到晓岚家问候,并为之检曝书籍。

七月,业师董邦达卒,谥文恪。

乾隆三十五年 庚寅 1770年 47岁

仍在乌鲁木齐佐助军务。

八月,从兄纪昭卒。

十二月,乾隆帝召还晓岚。

乾隆三十六年 辛卯 1771年 48岁

正月,土尔扈特部因不堪忍受沙皇的重重压榨,东归祖国。

二月,治装东归,途中吟诗一百六十首,名之曰《乌鲁木齐杂诗》。三月初一,自为序。过山西,在朱珪官署留数日。

六月,至京师,同年钱大昕往候。

八月,为多次点评的《苏文忠公诗集》写序作跋。

八月初六,评阅《文心雕龙》毕。

十月初七,迎乾隆帝于密云(今属北京),立成五言三十六韵《御试土尔扈特部归顺诗》,颇得乾隆帝优奖,复授翰林院编修。

十二月,撰《〈瀛奎律髓刊误〉序》。

是年,与晓岚一别十六年未见,年已七十二岁高龄的老友聂际茂自山东长山(今山东邹平)骑驴至京师看望晓岚,令其激动不已,感赋长句。

同年,点勘《王子安集》、《韩致尧集》、《唐诗鼓吹》诸书。

乾隆三十七年 壬辰 1772年 49岁

重任庶吉士小教习。

正月初七,撰《〈史通削繁〉序》。

三月三十日,侍姬郭彩符殁。

十月,座师钱维城卒,谥文敏。

乾隆三十八年 癸巳 1773年 50岁

春,小金川叛乱起。

二月二十一日,谕令开《四库全书》馆。大学士刘统勋荐晓岚任总纂官。

五月初三,业师裘曰修卒,谥文达。

六月二十五日,座师刘纶卒,谥文定。

十月,清廷平定小金川叛乱。

十一月,补翰林院侍读。

十一月十六日,座师刘统勋卒,谥文正。

乾隆三十九年 甲午 1774年 51岁

正月,清军进兵大金川。

正月初八,乾隆帝设诗宴于重华宫,晓岚以内廷翰林被召。

三月初三,与《四库全书》总篡官陆锡熊,纂修翁方纲、朱筠、林澍藩、姚鼐、程晋芳、任大椿、周永年、钱载等三十九人,出右安门十里,至草桥,且聚于曹学闵斋中,举修禊故事。

四月,谕令武英殿所刊《四库全书》活字版定名为武英殿聚珍本。

五月十四日,因献书一百零五部,为北方藏书家 之首,蒙赐内府初印《佩文韵府》一部。

七月,奉旨编撰《四库简明书目》。

八月,谕令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规制,建文源、文渊、文津、文溯四阁,以备收藏《四库全书》。

九月,直隶盐山县民遣兄投送字贴案发,牵扯到晓岚,幸未获咎。

十二月,长子汝佶因与债家涉讼,吏部议处,降三级留任,仍令在馆办理总纂事务。

是年,纳侍姬沈明玕,沈时年十三岁。

乾隆四十年 乙未 1775年 52岁

吏部开呈翰林院侍读学士名单,本无晓岚之名。乾隆帝以其在《四库全书》馆尽心 尽力,命一并列名。

十一月,任《胜朝殉节诸臣录》总纂官。

乾隆四十一年 丙申 1776年 53岁

二月,调侍讲学士。

大金川首领索诺木降。至此,大、小金川全境荡平。

晓岚撰《平定两金川雅》、《平定两金川颂》。

夏,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成。

其后,京郊圆明园文源阁成。

六月,拟定文渊阁的人员编制。

九月,充文渊阁直阁事、日讲起居注官。

九月三十日,谕令刊印《四库全书考证》。

乾隆四十二年 丁酉 1777年 54岁

正月初四,与曹学闵、曹文埴、王昶等小聚。

三月二十四日,四库馆臣校书讹误,交部议处,晓岚等三人以特旨免。

五月二十七日,挚友戴震卒,享年五十五岁。

十月二十九日,乾隆帝赏赐四库馆臣哈蜜瓜,晓岚等一百五十四人联句谢恩。

十一月十九日,伯兄纪晫卒,享年七十二岁。

是年,京察一等。

是年,撰《翰林院侍讲寅桥刘公墓志铭》,为姻亲苏兰成 撰《交河县岁贡生友菊苏公合葬墓志铭》。

乾隆四十三年 戊戌 1778年 55岁

撰《书〈吴观察家传〉后》。

乾隆四十四年 己亥 1779年 56岁

三月,擢詹事府詹事。

四月,擢内阁学士,总理中书科。至是,始出翰林院。

十二月,四库馆应办各项书籍已全部进呈完毕。

乾隆四十五年 庚子 1780年 57岁

正月,乾隆帝南巡,晓岚撰《五巡江浙恩纶颂》。

五月,尹壮图由太仆寺少卿迁内阁学士。

六月,删削《明懿安皇后外传》。

八月,晓岚受知师、《四库全书》正总裁、文渊阁大学士程景伊卒,谥文恭。

八月十三日,乾隆帝七旬万寿庆典,晓岚撰《七旬万寿赋》。

九月,奉命与陆锡熊、陆费墀、孙士毅等领纂《历代职官表》。

冬,因校书讹误,被记过三次。

是年,应献县日华书院讲席邵玉清之请,撰《日华书院碑记》。

乾隆四十六年 辛丑 1781年 58岁

二月十六日,修成《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

三月,姻亲、山西按察使袁守诚卒(晓岚次女嫁袁守试第三子袁煦),撰《山西按察使司按察使曙海 袁公墓志铭》。

十月十六日,谕令晓岚等“详加校勘,依例改纂” 《契丹国志》。

是年,同年朱筠卒,晓岚制挽联。

乾隆四十七年 壬寅 1782年 59岁

正月,第一份《四库全书》告成,贮于文渊阁, 晓岚上《〈钦定四库全书〉告成恭进表》。

二月,以《四库全书》成,乾隆帝临幸文渊阁赐宴,并赏赉有差。

四月,调补兵部右侍郎,仍兼直阁事。改任不开 缺,晓岚创此先例。

七月,《四库全书》第二、三、四份抄成。乾隆帝命再续缮三份,分存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杭州文澜阁。

七月十四日,谕令纂修《河源纪略》 ,晓岚、彭元瑞、陆锡熊、陆费墀、吴省兰、任大椿、王念孙等 皆预其役。

秋,平原(今属山东)董元度将东归,翁方纲、方昂等在城南东湖柳村崇效寺为其饯行,晓岚等亦前往与其恋别述怀。

是年,《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勒成。

乾隆四十八年 癸卯 1783年 60岁

三月,转兵部左侍郎。

六月十五日,六十寿辰。翁方纲赠《纪晓岚少司马六十寿诗》二首。

是年,为门生梁章钜祖父撰《梁天池封翁八十序》; 又为王启绪撰墓志铭。

乾隆四十九年 甲辰 1784年 61岁

二月,乾隆帝南巡出发前,以御制《济水考》寄晓岚,命其据各说经家及舆地家之说详考之,文成后复奏。

三月,充会试副考官。洪亮吉应此次会试。该房编修祥庆阅卷最迟,至四月四日方将全部试卷呈递正、副主考。晓岚奇赏洪卷,必欲置第一。监试丰润、郑澄等因得卷迟而疑之,欲移之四十名外。晓岚坚执与争,胡高望调停其事,遂置不录。晓岚在洪亮吉卷尾赋《惜春词》六首寄意,又去洪之寓所相访。

十一月二十七日,四子汝亿生。

是年,又知武会试贡举。

乾隆五十年 乙巳 1785年 62岁

正月初六,乾隆帝在乾清宫设千叟宴。晓岚以兵部侍郎赴宴,赋《乙巳正月预千叟宴恭纪八首》。

同月,授左都御史。

是年,撰《翰林院侍讲荫台王公墓志铭》、《直隶枣强县知县寓圃任公墓志铭》。

乾隆五十一年 丙午 1786年 63岁

七月二十四日,阅旧题张氏重刊《广韵》,疏所未及,再书其后。

乾隆五十二年 丁未 1787年 64岁

正月,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

四月二十日,充殿试读卷官,管鸿胪寺印钥。

五月十九日,乾隆帝因晓岚、陆锡熊、陆费墀等 所校阎若璩《古文尚书疏证》有引李清、钱谦益言论 未经删削,以及《黄庭坚集》有连篇累页空白未补,令晓岚、陆锡熊二人一体分赔,令陆费墀自己出资,照文渊等三阁式样罚赔。

冬,为校勘文津阁存《四库全书》,至承德避暑山庄。

是年,撰《御制题明朱载堉〈琴谱乐律全书〉 恭跋》。

乾隆五十三年 戊申 1788年 65岁

秋,为校《四库全书》复至避暑山庄。

十月,赐紫禁城骑马,充武会试正考官。

是年,王昶外迁江西布政使,离京前,晓岚邀同年夜聚,为其饯行。

《四库全书》总校官陆费墀卒于杭州西湖文澜阁。

撰《直隶广平府同知前湖北武汉黄德道蕴斋卢公墓志铭》。

乾隆五十四年 己酉 1789年 66岁

五月,为校《四库全书》,又至避暑山庄,成《滦阳消夏录》六卷。

是年,撰《户部陕西司员外郎季荀马公墓志铭》。

纳侍姬玉台,玉台时年十六岁。

乾隆五十五年 庚戌 1790年 67岁

三月十八日,遣三子汝似之妇井氏还乡致祭四叔母亡灵,共撰《祭四叔母文》。

八月十三日,乾隆帝八十寿辰,举行隆重庆典。

十一月,内阁学士尹壮图参奏案发。

是年,第三女卒,年仅十岁。

乾隆五十六年 辛亥 1791年  68岁

正月,改任左都御史,刘墉任礼部尚书。

四月二十五日,侍姬沈明玕卒,享年三十岁。

夏,跋李绶自定年谱后。

王昶邀晓岚、陆健男等至其寓小聚。

七月二十一,撰《〈如是我闻〉序》。

七月,为蒋秋吟《考具诗》作跋。

因误校扬雄《法言》,再次获咎,申饬议处。晓岚传齐原赴热河各

员,赴圆明园文源阁校书。

九月,文源阁图书全部校勘完毕。

十二月,再次将文渊阁图书细心校勘。

是年,侍姬玉台卒,享年十八岁。

乾隆五十七年 壬子 1792年 69岁

春,《四库全书》总纂官陆锡熊病死于去盛京(今辽宁沈阳)文溯阁校书的途中。

三月二日,与刘墉等在朝房值班,自拟挽联示之众人,曰: “沉浮宦海如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

三月,携从侄汝伦校书于圆明园文源阁。

四月,携从侄汝伦校书于避暑山庄文津阁,并为汝伦所撰《逊斋易述》作序。

五月,上疏乾隆帝,为畿辅灾民请赈。

六月, 《槐西杂志》四卷成书,自为序。

八月,复迁礼部尚书。

乾隆五十八年 癸丑 1793年 70岁

七月二十五日,《姑妄听之》四卷成书,自为序。

是年,为德州李东圃《周易义象合纂》一书作序。

乾隆五十九年 甲寅 1794年 71岁

春,应朝鲜贡使通文馆教授金成中之请,为《李参奉诗钞》作序。

五月,因礼部迟误祈雨祭典,被罚俸两年。

七月,朝鲜冬至兼谢恩正使洪良浩到京。

冬,结识洪良浩,并为其《耳溪诗集》、《耳溪文集》作序。

是年,撰《黎君易注序》、《都察院左都御史杏浦李公合葬墓志铭》、《德宏王公合葬墓志铭》、《刘文定公配许夫人墓志铭》。

乾隆六十年 乙卯 1795年 72岁

四月初八,元配马氏夫人卒,享年七十五岁。

四月,以礼部尚书兼署左都御史。

九月初三,乾隆帝立第十五皇子颙琰为皇太子,定明年为嘉庆元年。

冬,结识朝鲜进贺副使徐有功,并为其《明皋文集》作序。

是年,领纂《八旗通志》,撰《〈月山诗集〉序》、《郭茗山诗集序》。

嘉庆元年 丙辰 1796年 73岁

正月,乾隆帝传位,自称太上皇帝,皇太子爱新觉罗·颙琰即皇帝位,改元嘉庆。

正月初五,嘉庆帝奉太上皇临幸宁寿宫星极殿,举行千叟宴。

三月初六,充会试正考官,撰《丙辰会试录序》、《会试策问五道》。

六月初一,调任兵部尚书。

七月,孙士毅卒,谥文靖,享年七十七岁。

撰《兵部尚书刘恪简公合葬墓志铭》。

九月,刑部左侍郎李封卒,为撰墓志铭。

十月十四日,调左都御史。

是年,又撰《伯兄晴湖公墓志铭》、《祭理藩院 尚书显庭留公文》、《铁冶亭玉阆峰两学士对雨图》、《题蒋秋吟〈保阳诗〉后》。

同年,朝鲜友人洪良浩之子洪熏谷至京,多次拜 望晓岚。

嘉庆二年 丁巳 1797年 74岁

六月,撰《刑部河南司员外郎前江苏按察使司按 察使检斋王公墓志铭》,为其仕途坎坷、屡遭株连受 贬而惋惜不平。

八月,迁礼部尚书。

秋,在积庆亭家赏菊,为其祖父撰《积静逸先生经义序》。

嘉庆三年 戊午 1798年 75岁

二月初八,与同人小聚城南,有诗记之。

五月,扈从避暑山庄,撰《田侯松岩诗序》。

七月,《滦阳续录》六卷成书,初十于礼部直庐自为序。

八月,扈从避暑山庄,撰《振斯张公墓志铭》、《内务府郎中黄钟姚公墓表》。

嘉庆四年 己未 1799年 76岁

正月初三,太上皇爱新觉罗·弘历驾崩,享年八十九岁。

正月初四, 褫和珅军机大臣、九门提督等衔。

初八,下和珅于狱。十五日,宣布和珅二十条罪 状。十八日,赐和珅自尽。

二月,充高宗实录馆总裁。

三月,朝鲜书状官徐有闻曰:“和珅专权数十 年,内外诸臣,无不趋走,唯王杰、刘墉、董诰、朱珪、纪昀、铁保、玉保等诸人终不依附。”

四月,嘉庆帝诏尹壮图至京,赐给事中衔,令其回云南原籍侍母,他年再候旨来京供职。晓岚应尹壮图之请,为其母撰《尹太夫人八十寿序》,并借此为尹鸣不平。

十月初六,充武会试正考官。

十一月,朝鲜使节对刘墉、晓岚评价极高:“刚方正直推刘墉,风流儒雅推纪昀。”

是年,孙纪树馨由荫生选授刑部江西司员外郎。

戈源卒,晓岚撰《戈太仆传》。

嘉庆五年 庚申 1800年 77岁

正月,兵部尚书金士松卒,谥文简,为其撰墓志铭。

闰四月,江苏布政使方昂卒,为其撰墓志铭。

八月,《阅微草堂笔记》五种、二十四卷,编定刊行,门人北平盛时彦作序。

九月,云南迤南兵备道龚敬身卒,为其制挽联。

为朝鲜医学著作《济众新编》作序。

是年,应甲戌同年姜炳璋之孙之请,为其《诗序补义》作序。

嘉庆六年 辛酉 1801年 78岁

十月初一,撰《直隶遵化州知州鼎北李公墓表》。

十一月初八,充《大清会典》馆副总裁。

是年,又撰《〈鹤街诗稿〉序》、《鲍肯园先生小传》。


嘉庆七年 壬戌 1802年 79岁

二月初四,充京师监粜大臣。

三月初六,充会试正考官 。

是年,撰《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岸淮刘公墓志铭》、《云南迤南兵备道匏伯龚公墓志铭》。

嘉庆八年 癸亥 1803年 80岁

正月,铁保调任山东巡抚,有淄石砚寄晓岚,晓岚有诗回赠。

二月,门人蒋士铨遣专使求晓岚为赵渭川《四百三十二峰草堂诗钞》作序。

春,偶见赵渭川新修《安阳县志》,赞其“体例谨严,考证详确”,欣然为之作序。

四月初二,嘉庆帝拟将乾隆帝御制诗文及续办《方略》、《纪略》等书,续缮于《四库全书》内,谕令晓岚详悉具明,开单具奏。

六月十五日,八十寿辰,嘉庆帝特命上驷院卿常贵颁赐珍品,以志祝贺。

六月,署理兵部尚书,并教习庶吉士。

七月,易县(今属河北)太平峪地宫竣工,孝淑皇后灵柩移此安葬。因办事王大臣具奏仪折内言词不妥,嘉庆帝对有关人等各予处分有差,惟对晓岚颇为谅解: “纪昀久任礼部,向来于典礼事宜尚为谙习。惟年已八旬,于各处事务不能兼顾。纪昀无庸署理兵部尚书,并革去文渊阁直阁事、教习庶吉士,仍带革职留任。”

九月,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彭元瑞卒,谥文勤,晓岚为制挽联。

十月,孝淑皇后奉安礼成,宽免日前各王大臣的处分。

是年,山东巡抚铁保疏请增设左丘明世袭五经博士,晓岚率礼部议驳。

为刘墉临王羲之帖撰书后。

嘉庆九年 甲子 1804年 81岁

十二月,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卒,谥文清。

是年,次子汝传擢滇南知州,孙树馨升任刑部陕西司郎中。

山东巡抚铁保再次上疏,另请设汉儒郑玄为五经博士,晓岚再率礼部议驳。

同年钱大昕卒。

撰《工部右侍郎斋园蒋公行状》。

嘉庆十年 乙丑 1805年 82岁

正月二十六日,以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 子少保,管国子监事。

二月初四,与朱珪联辔入内阁,同赴翰林院中堂任。

二月初十,病;十三日朱珪登门探视;十四日酉时卒于北京虎坊桥阅故宅。

嘉庆帝命散秩大臣德通带领侍卫十名,往奠茶酒,赏银五百两治丧,谥文达,并亲自撰写御祭文和御赐 碑文,高度评价了晓岚的一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库全书》耀龙门——铁匠街与毕节古城龙门轶事之四
跟刘墉学做事,跟纪晓岚学做人,跟和珅学做生意
晓岚公在百度记载
纪昀[清朝乾隆年间政治家、文学家]
穆国联:清代文宗纪昀及其景城纪氏家族
纪晓岚一生共做了多长时间的官?纪晓岚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