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洪生辨治肿瘤“调脾胃”思想
userphoto

2023.04.13 福建

关注

蔡瑞娟,周慧灵,程倩雯,指导:林洪生

1.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上海 201203;3.正仁医院,北京 100054

林洪生教授从医近50载,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方面建树颇丰,更创新性提出“固本清源”理论[1]。其中“调脾胃”是“固本清源”理论中“固本”的具体应用,现介绍如下。

1 肿瘤“调脾胃”思想

1.1 调脾胃的重要性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素问·经脉别论篇》有“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灵枢·营卫生会》指出,“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气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又脾胃居中央,为人身之枢纽,“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素问·刺禁论篇》),“枢则司升降而主乎中”(《类经》),“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四圣心源》)。诸如此类,说明脾胃在气血津液、气机的运行中堪当枢纽。

肿瘤属中医学“积聚”“癥瘕”等范畴,病机无外乎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虚弱、气滞血瘀、痰湿凝聚、邪毒内结等。林教授认为,脏腑功能失调主要责之脾肾虚损,所谓“凡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景岳全书》),又“脾胃怯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景岳全书》)。林教授认为,脾胃健运,气血调顺,正气才能充足,“清源”则有保障,对提高人体抗肿瘤能力、控制肿瘤发展、促进机体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1.2 运用

1.2.1 益气健脾养胃

疲乏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乃积聚日久耗伤人体正气所致。《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有“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故林教授强调气虚当以补益脾胃之气为主,兼补他脏之气,治宜益气健脾养胃,常用黄芪、白术、党参、太子参之类。黄芪为补气要药,功能补气升阳、益卫固表;白术为健脾要药,“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长沙药解》);党参功能补中、益气、生津。此三味合用共奏补中益气之功。太子参乃补气药中“清补”之品,具有益气但不升提、生津而不助湿、扶正却不恋邪、补虚又不峻猛的特点[2],尤其适合放疗患者,可避免过用甘补(如党参)助长热势。黄芪、白术、党参三药合用取补中益气汤之意,若兼肺气虚,加防风,取玉屏风散之意;心气虚加炙甘草、生地黄、麦冬,取炙甘草汤之意;肾气虚加熟地黄、菟丝子、黄精等。

益气健脾养胃法尤其适合围手术期等易耗气的治疗阶段。

1.2.2 理气健脾养胃

消化道肿瘤患者在术后、放疗后常因胃肠道蠕动功能降低或粘连而引起腹胀、不排气、梗阻等。林教授认为,这与气机不畅密切相关,而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故首当调畅脾胃气机,多以理气健脾养胃之法,常用大腹皮、枳壳、香附等。大腹皮为“宽中利气之捷药”(《本草汇言》),《本经逢源》记载:“腹皮性轻浮,散无形之滞气。”林教授认为,大腹皮偏于行胃肠之气,适宜术后易出现腹胀、大便不通、排气少或腹胀、嗳气、多矢气、肠中作响者。枳壳具有理气宽中、行气消胀之功,“主下胸中至高之气……去胃中隔宿之食,消腹内连年之积”(《雷公炮制药性解》)。林教授认为,枳壳偏于行胸中、脾胃之气,适宜胸腹胀满、支撑不利者。香附功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乃血中气药,通行十二经,八脉气,分主一切气”(《本草备要》)。林教授认为,香附偏于疏肝、三焦之气,适宜伴明显焦虑者,加柴胡、枳壳、川芎等,取柴胡疏肝散之意,共奏疏肝理气之功。肝气疏泄无虞,脾胃之土才不至于壅滞,气机方能正常运转。

理气健脾养胃法尤适用于术后胃肠功能减退阶段。

1.2.3 滋阴健脾益胃

肿瘤或因病程日久,或因化疗呕吐、放疗热毒等伤及阴液,终致脾胃阴虚。《慎斋遗书》曰:“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运转,而不能输于五脏。”可见,脾胃阴虚将影响五脏之阴。林教授临证以滋脾胃之阴为主,补他脏之阴为辅,治以滋阴健脾益胃,常用石斛、知母、沙参、麦冬、黄精等。石斛可养胃生津、滋阴除热,“补脾而荫及五脏”(《神农本草经读》);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虚劳之阳胜,滋化源之阴生”(《雷公炮制药性解》);黄精润肺滋阴、补脾益气,“滋润醇浓,善补脾精”(《玉楸药解》)。若兼肾阴虚,可加熟地黄。沙参功能清肺养阴、益胃生津,且“补五脏之阴”(《本草备要》);麦冬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乃“纯补胃阴之药”(《神农本草经百种录》)。偏肺阴虚者,林教授常以沙参、麦冬配合天冬。

滋阴健脾益胃法尤适用于放疗前后等易耗伤人体阴液的治疗阶段。

1.2.4 祛湿健脾和胃

肿瘤患者化疗或靶向治疗时常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乃脾胃受损,痰湿内生所致。脾胃不和,湿浊随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脾虚湿盛,大肠传导失司,故见腹泻。脾胃健运,方能水精四布,湿邪不聚,故治当祛湿健脾和胃,药用半夏、竹茹、佛手、芡实、豆蔻等。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下气止呕吐……除湿化痰涎,大和脾胃”(《雷公炮制药性解》);竹茹清胃降逆、化痰止呕,“主胃热呕呃,除烦解渴”(《雷公炮制药性解》)。林教授认为此二药配伍取温胆汤之意,最善止呕,适合正在或拟进行化疗患者,可防治恶心、呕吐。佛手和胃止痛、疏肝理气、燥湿化痰,“理上焦之气而止呕,进中州之食而健脾”(《本草撮要》),多用于胃部不适、舌苔白厚,兼气机不畅者。芡实补脾止泻、益肾固精,其性“甘平,则益脾肺,肺通水道则湿行,脾和则血活”(《本草经解》)。豆蔻可化湿开胃、温中行气、止呕消食,“清降肺胃,最驱膈上郁浊,极疗恶心呕哕”(《玉楸药解》)。芡实善于除湿又补脾肾,涩能收敛;豆蔻虽开胃温中,但燥性较强。林教授认为此二者合用既除湿健脾止泻,又防豆蔻辛散太过,适合脾虚湿蕴而腹泻者,或取参苓白术散意,伍以白扁豆、茯苓、白术、党参之类,共奏祛湿健脾止泻之功。

祛湿健脾和胃法尤其适用于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前后等易产生胃肠道反应的治疗阶段。

1.2.5 行水健脾养胃

肿瘤患者术后或放疗后常出现水肿,这与局部组织受损致淋巴回流障碍相关。《诸病源候论·肿满候》有“脾主土,候肌肉而克水,肾虚不能传其津液,脾虚不能克制于水,故水气流溢于皮肤,故令肿满”,阐明脾胃与肿胀密切相关。林教授认为,水肿虽与肺、脾、肾相关,但脾胃是肿瘤患者发生此类水肿的核心,脾胃失于健运,水液运化不及是其根本病机,故治当行水健脾养胃,常以茯苓、猪苓合用。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长沙药解》);猪苓利水渗湿,“久服则味甘益脾”(《本草经解》)。林教授认为,此二药合用不仅能通过健脾胃而行水,使水液代谢恢复正常,更能协调肺、脾、肾及膀胱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使水液顺利输布、排泄,适合乳腺癌术后或放疗后的上臂肿、宫颈癌术后或放疗后的下肢肿、肺癌术后的胸腔积液,或肿瘤本身引起的心包、胸腔、腹腔积液患者。对腹部放疗者,可加大腹皮行腹部之水;上肢水肿伴活动不利,加桑枝祛湿通络;下肢水肿者,加牛膝活血行水。

行水健脾养胃法尤其适合经各种治疗后形成的水肿或积液。

2 典型病例

患者,女,55岁,2018年10月16日初诊。2018年3 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咯血,未予治疗。2018年8月再次咯血,胸部CT示“右肺上叶周围型癌可能,右肺下叶结节0.85 cm×0.96 cm”,PET-CT 示“右肺上叶尖段恶变可能性大”。2018年9月1日行胸腔镜探查术,病理示“原位腺癌,细胞壁型生长,疑有浸润”,并行胸腔镜下右肺上叶切除术。2018年9月12日基因检测示“EGFR外显子18、19、20、21突变(+)”。2018年9月18日开始口服吉非替尼片治疗。未行其他辅助检查。

刻下:乏力,咽痒,干咳,无痰,面部皮损,口腔溃疡,纳少,眠差,不易入睡,大便稀,舌淡红,苔白,脉沉细。西医诊断:肺癌术后(腺癌IA2期)。中医诊断:肺积,证属肺脾气虚、余毒未清。治法:益气健脾、清解余毒为主。处方:黄芪15 g,焦白术10 g,防风10 g,党参10 g,鸡血藤20 g,芡实10 g,豆蔻6 g,红景天12 g,醋柴胡6 g,白芍10 g,夏枯草10 g,枇杷叶10 g,地肤子10 g,土茯苓15 g,凌霄花15 g,白花蛇舌草15 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继续服用吉非替尼片。另嘱:西黄解毒胶囊0.75 g,每日2次,口服;贞芪扶正颗粒5 g,每日2次,口服。并嘱定期查肿瘤标志物、胸部CT,避风寒,节饮食,适当运动以促进肺功能康复。

2019 年1 月17 日二诊:查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2.30 ng/mL。一般情况尚可,咽干,气短,偶乏力,纳稍差,便调,舌红,苔白,脉沉细。法以益气养阴、清解余毒为主。处方:天冬10 g,麦冬10 g,沙参10 g,知母10 g,石斛15 g,紫苏子10 g,桔梗10 g,佛手10 g,红景天12 g,牛膝10 g,郁金10 g,蜂房6 g,灵芝10 g,牛蒡子10 g,蒲公英10 g,土茯苓15 g,白花蛇舌草15 g,蛇莓15 g。余同前。

2019年8月8日三诊:已停用吉非替尼片(共服用4月余)。复查SCC 1.1 ng/mL,胸部CT示右下肺结节同前。刻下:气短,易汗出,偶有咳嗽,纳可,眠稍差,二便调,舌红,苔白,脉沉细。中医仍以益气养阴、清解余毒为主。处方:黄芪15 g,焦白术10 g,防风10 g,党参10 g,天冬10 g,麦冬10 g,浙贝母10 g,鸡血藤20 g,白芍10 g,桔梗10 g,蜂房6 g,红景天12 g,炒酸枣仁10 g,土茯苓15 g,金荞麦15 g,半边莲15 g。余同前。

2020年8月14日四诊:复查胸部CT示“右肺部结节基本同前”。刻下:偶有气短,胸闷,易汗出,纳可,便调,舌红,苔白,脉沉细。治以益气养阴、清解余毒。鉴于患者胸闷偏于中上焦,遂守方加枳壳10 g、香附10 g。中成药改用消癌平胶囊0.9 g,每日2次,口服。

2021年7月13日五诊:复查SCC未见异常,胸部CT无明显变化。患者无明显不适,停用汤剂,口服消癌平胶囊0.9 g,每日3次,并定期复查胸部CT。

按:本案患者初诊时处于肺癌术后1月余、靶向药治疗中。患者元气大伤,肺内尚有结节,病理提示疑有浸润,中医辨证为肺脾气虚,余毒未清,当固本为主,清源为辅,故治以益气健脾、清解余毒。调脾胃方面,以黄芪、防风、白术、党参四味共建中州之气;加芡实、豆蔻祛湿健脾养胃,以缓解靶向药所致腹泻,与解毒散结药相合,共奏益气健脾、清解余毒之功。二诊时为术后4个月,SCC异常,结合症、舌脉,辨证为气阴两虚、余毒未清,治以益气养阴、清解余毒。林教授认为,患者此时气虚较轻,当重用滋阴药及解毒散结药,调脾胃方面以麦冬、沙参、知母、石斛滋阴健脾养胃。三诊时为术后11个月,靶向药已停用,肿瘤标志物恢复正常,肺内结节未见明显变化,稍微调整各药比例,治法同前。四诊时处于术后近2年,复查胸部CT未见明显变化,治法同前,针对患者病位,遂守方加枳壳、香附理中上焦之气。林教授认为,肿瘤术后2年易于复发,需格外关注,故予中成药解毒抗癌,防患于未然。五诊时手术后已近3年,复查未见明显异常。林教授认为,此时患者已度过高复发风险期,已无其他不适,但肺内结节>0.8 cm,需密切关注,当继续清解余毒,遂单用消癌平胶囊善后,并定期复查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补中益气丸
调理脾胃,脾虚气弱,胃寒型食疗
脾虚寒湿重6种 驱寒除湿 调理方
脾虚湿重,养胃健脾中成方大总结,找准原因,对症调理才有效!
木香顺气丸
香砂六君子汤有何作用?胃癌患者是否适用?中医详细讲给你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