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临证问答

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

提问:杨老师您好,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个症,有这么几个单症同时存在,有阳虚根本的病机,有阳虚痰凝、气血不畅,寒湿的病邪,继而进一步寒湿、痰淤化热这些等,有三个的不同层次的证同时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临床上也常常见到此,这种情况我们需要温阳,需要调畅气血,需要把阴霾之气化掉,对于这个热,你觉得是把它清降为好,还是潜降为好,如果能潜降下来,能否把体内郁热之邪化为人体的有用之阳气呢?您是怎样了解的,谢谢!

杨志敏老师:我试着回答,其实临床上是经常见到这种情况的,在实际上要分层次、分阶段地走,不能想着一步能解决,完成中轴的枢降是很重要的。既然同时有寒、湿、热,若过用温燥之性化热之象可能更加明显,不如用一些轻薄的力量让脾胃枢转起来,但是寒邪很重的话,你适当要加一些温散的药物进去,而不管气血,我觉得脾胃功能一恢复,气血自然会生化了,所以脾气能升、胃气能降、火也自然能降下来,所以我觉得这个时候你可以寒热并用,甚至说你可以用附子,甚至干姜黄连都没问题,但要综合看病人的体质,这个时候你让病人中轴动起来,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去填积、固肾的时候,故肾四味、菟丝子、巴戟等这些补肾之品,一用就化热、堵在里,而是可用附子这些东西,湿气一散去,而不化热,我是这样去体会这个过程。

提问:请问一下,病人面对着医生,是从前面看,还是后面看?这个圆是从正面看,还是背面看?

杨老师:首先你不能把它变成平面,它是一个空间,而且它是一个气化,不是一个解剖状态、位置,而是一个气化的功能状态,在圆运动里,有一个章节,五行与气极,其中有说法,肝的位置在右、精气在左,肝的升发功能是在左边,而不能只是想到肝在右边,要想到升发的圆运动功能状态,而不一定对着人体。我从来不在正、背面看,我是从上面来看这个圆运动的,我个人是从这个角度俯视着去看的,而没有从人体上看,可以从俯视、上面的角度来看,所以你可以去体会一下。谢谢你的问题!

提问:杨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品尝生半夏、生附子100g的煎服法如何?

杨老师:生半夏一般是配生姜的,如果是30g以下的生半夏,我一般配等量的生姜,假如到130g的生半夏,我就配伍45g的生姜,一起先煎30min到40min左右,如果不先煎,整个药剂一齐煮的话需要2小时,如果135g以上的时候,我会连附子、生姜一齐煎煮2小时。

提问:我对几味中药的把握不是特别的清晰,乌梅、五味子、山萸肉等,它们都有一些敛降的作用,其实什么该用山萸肉、五味子或者乌梅,或者两者合用?谢谢!

杨老师:对此,我有着体会却很难用文字表达出来,我觉得时很直观的判断感觉,第一,要看脉象,虽然乌梅归于木气,但我觉得其位在西北方,乌梅常生长在甘肃、内蒙古,所以得这些地方的气也比较多,所以我常用山萸肉的量多于乌梅,除非是在乌梅汤证,我可能用到30g,甚至40g,而五味子呢,我觉得跟节气结合,在秋天的时候,我会更喜欢用五味子,我现在还有不断地希望从药理学角度,想配合位象来用,所以现在也在看《本草崇源》,研究药性是什么,我觉得从中医药理学去解决,可能不是药物的本性。

提问:麻黄的用量,煎服法?

杨老师:15g,先煎半小时,有黑沫可去,现在的麻黄黑沫不多,或者常跟其他药物同煎,例如附子、生半夏共用,同煎1.5到2小时,是安全的,而不是后下的状态。

来自:古道岐黄>《中医理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门传薪之曾定伦临证录(9)
一个治疗湿痰的基础方及半夏用治湿痰,为何常与茯苓、陈皮配伍应用?
中医通治方喘急44方1
寒饮咳嗽——射干麻黄汤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小青龙汤主之(纯干货)
这个止咳化痰的千古名方,但许多人不明白,煎药时还需增加两味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