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谈谈老年慢性病的合理用药

您是一位身患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吗?是否每天都需要吃很多名目繁多的中西药物?是否试问过自己,这么多的药“吃对了吗”?是否担心过药物对内脏有没有损伤……这是许多老年慢性病患者共同关心的话题。

药物是治疗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身体内各组织器官已发生了相应的衰退性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容易引起蓄积而产生各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另外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也有所降低,每天过多又大剂量吃药也容易发生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对此,我们必须了解老年人患了慢性病后不同于青壮年的一些特别之处,才能掌握针对自己的情况,合理选择药物,达到既治病也不伤身的目的。

老年慢性病的特点

1.多系统同时发病,并且衰老变化与疾病相混杂临床上常见到一些病人同时发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等多种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这些病可能集于一位患者身上,甚或还有退行性骨关节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痴呆等,既与衰老有关又是独立的一些慢性疾患。

2.多发性病理改变,即一个脏器有多种病理改变其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长。以心脏为例,患者可同时患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肥大、心肌硬化、瓣膜病变、传导系统退行性变、肺心病、心包炎等,说明该患者心脏的血管、神经、肌肉、瓣膜都存在病理改变,用药时要高度重视。

3.症状的不典型性老年人由于多系统病变,往往使临床表现复杂化和不典型化,加之各器官结构和功能发生衰退性变化,使其对疾病的反应迟钝、敏感性降低。如一些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之一,就是无论血压多高多低自身没有不适感觉,这些患者一旦出现大面积脑出血或脑梗塞再进行抢救已为时太晚。不少恶性肿瘤,在老年人诊断明确时大多已属中、晚期,也是因为肿瘤早期没有明显症状,或是没有定期进行有效的健康查体所致。

4.疾病互有关系由于老年有多系统同时发生疾病,且往往互有一定关联,如一位老年患者同时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若血糖控制不利,对血压、血脂及心、脑、肾等都有直接的影响,且容易发生急性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等并发症。

老年人容易发生的危象

1.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老年人一旦出现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则对原发病的治疗产生耐受性而不易见效。笔者在临床上遇到一位老年高血压患者,病程近十年,长年自主服用寿比山,因发现血压反复波动,伴心慌气短、站立不稳,情绪也极度急躁甚至出现精神异常,而来我院就诊。经检查发现,他的这些症状是寿比山引起的严重低钾血症即药物的副作用所致。经停用寿比山重新制订降压方案后,不到一个月所有症状、体征消失,血压控制也较理想。

2.意识障碍如有些老年患者因过度降压、降糖治疗,可出现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或低血糖反应,甚至可突发意识障碍,由此而引起摔倒发生意外事件。

3.体位性低血压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就诊时最好先做一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掌握血压的峰值以及血压波动的时间段和维持时间;并量一下卧位、坐位、立位三种体位的血压,以确定有无体位性低血压,有无继发性高血压,可为医生选择合理有效的降压药提供依据。

4.全身衰竭老年慢性病患者到了晚期多长期卧床,所以要密切关注长期卧床可带来的疾病,如体位性低血压、肌肉萎缩、褥疮、吸入性肺炎(或坠积性肺炎)、挛缩、骨质疏松、肺栓塞、静脉栓塞、全身多脏器功能衰退。此时临床用药(包括服用方式),首先要抓住主要矛盾,并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关注病人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综上所述,因为大多数老年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乃至终生服药治疗,所以合理用药是十分重要的。

1.遵照医嘱服药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当诊断明确后,应由医生制订治疗方案并选择合理的药物,决定用药疗程和相关理化检查的时间。作为患者,应按医嘱服药,决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服药次数,或自选药物(包括保健品)进行治疗。有些患者甚至偏信广告(电视或报纸宣传)或一些民间传说,或擅自停药,致病情加重甚至出现新的病症或脏器功能严重受损。殊不知,医生用药和自选药物之间还可能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切记,“是药三分毒”,千万不能把自己的生命当儿戏来试验。

2.关于药物品种和剂量老年人往往一身数病,多科就诊,各科开具相关疾病的药物,全部集结在一个病人服用。由于药物种类繁多,不少老年人诉说每天大把吃药,甚至等同吃饭。对此,我们希望患者就诊时必须告知医生自己每天服用哪些药物,让医生进行“总检”,尽量简化用药种类。这样一则可以减少药物之间不良反应的发生,二则减轻老年人胃肠道负担。如属于同一种病因产生的疾病,能用一种药物有效时,就不必选择多种;另外可选择具有多种作用的药物,如氯沙坦钾既有降压作用又有降尿酸作用,对高血压伴有高尿酸血症者就可一举两得。关于药物剂量,应从最小剂量开始,这不仅仅是因为不少药物都是通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有一定的肝、肾损害,而且有些药物长期服用对消化道黏膜也有刺激作用。所以一般情况下,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用药剂量为成人量的3/4~4/5,80岁以上者则只用成人量的1/2,如已有肝肾功能不全者用量还要减少。有些症状在可用可不用药物治疗时,应尽量不要内服,可通过外治方法或通过调节饮食、改变生活方式来获得疗效。总之,老年人个体差异较大,用药应尽可能个体化,即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适当的药物和药物剂量。目前不少医院有药物浓度监测的检查项目,这利于老年人及时调整药物剂量,做到剂量最小而疗效最大,又可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药物的时间治疗学即药物的治疗剂量、维持剂量和按需治疗。临床上不同疾病的治疗均有不同的疗程,有些疾病的治疗还有服药时间的特殊性。如高血压,因大多数患者常在凌晨至上午七八点之间出现峰值(医学上称为血压晨峰),所以降压药物就应在峰值前服用,以便降压效果最佳,这就是时间治疗学。又如高胆固醇血症,选用他汀类药物时要根据患者有无心、脑、肾疾患,而决定使用剂量,并确定目标值,这就是药物的治疗剂量。经过治疗,当血生化检查符合目标值即达标后,为了减少药物的副作用,可考虑减小剂量,同时继续监测是否保持达标水平,来选用最佳剂量作为维持剂量而长期服用。另外,降低胆固醇的药物最好晚上服用,这也是他汀类降脂药的时间治疗学。再如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患者常选用质子泵制剂如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耐信)、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要按疗程用药,当病情稳定后偶又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可临时再用药,这就是按需治疗。所以并不是疾病的治疗方案确定后就一成不变地长期服用。超过疗程或剂量过大,都可发生医源性疾病,甚则造成严重后果。笔者在门诊曾遇到过一位老年糖尿病患者,按医嘱服用降糖药物,认为医嘱是决不可更改的,长期照方服药,当出现食欲不振、腹泻并由此致体重不断下降时,仍严格遵医嘱治疗,后因消瘦、乏力而住院检查。虽然排除了各种恶性肿瘤和消耗性疾病,心里已没有顾虑,但总觉得自己还是有问题,由此想请中医进行“调理”。我认为,这位患者的消瘦可能与某些降糖药有关,而且该患者血糖一直处于正常低线水平,为此除开具中药外,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指南,我请病人先把双胍类降糖药减量至逐步停药,并调整磺脲类降糖药的用量,先后治疗约半年,患者的体重逐步恢复正常,血糖也非常稳定。说明老年慢性病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诊,医生会根据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用药剂量,这对疾病和健康都大有裨益。

4.服药与食物、饮料的关系服药与食物和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可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和疗效。所以一些辛辣刺激性食物、酒类最好少食或禁食(遵医嘱);也不要用饮料来送服药物,一般最好选用白开水,并注意该是饭前还是饭后服用。有些药物有特定时间要求,目的就是为了发挥最大药效而又减轻对脏器功能的损害。

5.关注药物过敏反应及某些疾病的特殊禁忌药物无论中药还是西药,均可引起过敏反应,对过敏体质的老年人,在服用一种药物后,一旦发现有新的症状出现如皮疹、荨麻疹、哮喘、呕吐、水肿等,就应考虑是否是药物的过敏反应,要立即到医院就诊,以防出现一些药物的迟缓反应而给身体带来严重损害(如过敏性休克),并可为以后就医提供过敏信息以引起医生的重视。有些老年人有青光眼、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要切记对一切可以加重青光眼和肝功、肾功损害以及升高血糖的药物,都应尽量避免使用。如阿托品、颠茄类药物对青光眼有影响;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解热止痛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肝肾功能有一定损害作用;有些中成药含糖,糖尿病患者也要慎用。对此,患者或家属都要把好关,在服任何药物前均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这样既增加用药知识,又可防止出现不良反应。有些慢性病必须长期服用对肝、肾、骨髓等组织器官有一定损害作用的药物时,患者应遵医嘱定期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以及早发现药物的副作用或毒性反应。

6.合理用药的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老年人身患多系统慢性病,当突发一些新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泌尿系感染等时,治疗当以新病为主,以急则治标,而原有一些慢性病的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性使用,对于一些滋补类药物应该暂停,待新病痊愈后再缓则治本。当高热脱水时,一旦发现患者血压低于平常,甚至低于90/60毫米汞柱时,降压药就应减量或暂时不用;不进食时,降糖药的应用也不该按常规治疗,应根据血糖变化考虑是减量还是暂停使用。

7.关于中西医结合用药

中西医结合用药具有三大优势。

一是互补性。一些疾病用西药疗效迅速(如降压药、降糖药),有明确的作用环节,可操作性强,但改善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是逆转器官损伤过程漫长,有些西药还有一定的副作用和耐药性。而中药在即时疗效方面不够理想,但中医突出整体观念,强调人的阴阳、气血、脏器平衡,往往可在多层面、多靶点上发挥作用。中医在改善临床症状、逆转靶器官损害方面已有较多经验。如对于高血压Ⅰ级患者,通过中成药松龄血脉康再加上非药物治疗,就可以使血压稳定;通过超声定量形成观察血府逐瘀制剂的作用时发现,其可消除、减少颈动脉粥样斑块;有更多研究证明,何首乌、女贞子、金樱子、泽泻、决明子、大蒜、山楂、三七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的作用。

二是治病与调体双重作用。根据老年人的不同体质(如阴虚、阳虚、气虚、血虚、瘀血、痰湿等),中医用独有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方法对具体疾病进行不同的选方用药,既提高治病效果,又可不同程度地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从而延缓衰老。如有一位85岁的高龄老人,原有冠心病史,近又发现肾功能不全,血内生肌酐清除率为48.27ml/min(毫升/分钟)(正常参考值为75~120ml/min),考虑与高龄肾功能衰退有关,经内服中药三个月后复查内生肌酐清除率已上升到52.82ml/min,再过三个月复查上升到53.27ml/min,患者肾功能有所改善。

三是不少中药的属性有多重作用,且温和、持久、无耐药性。如丹参具有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镇静、保肝、抗菌等作用;山楂不仅能消肉积,还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及轻度降压作用。

8.关于中西药使用的注意点

一是切忌作用类同的中药、西药叠加式服用,这样只会增加老年人对药物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负担。另外,中药、西药应该相隔一定时间分开服用,还应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如兴奋药与抑制药、酸性药与碱性药不能同时服用。

二是切忌按中成药说明书来对应西医的病进行选择药物。如XX病选XXX中成药治疗,如不分析该中成药的成分是否符合患者的体质,也不加以辨证,造成一些患者服药后,更加口干、内热、汗出、便结,或出现上腹不适、形寒肢冷、大便溏泄,既损害了患者身体,又对原有疾病有害无益。

三是注意不宜同用的中、西药物。常见的不宜同服的中西药包括:①含苷类中药及制剂,如甘草、甘草浸膏片、甘草合剂,不宜与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水杨酸钠同服,若同服可明显增加消化道的不良反应;不宜与降压药、利尿药及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同服,以免发生低钾血症或诱发洋地黄中毒。②含鞣质中药如大黄、地榆、五倍子、石榴皮、虎杖、儿茶及其制剂七厘散、牛黄解毒片、四季青片等,不宜与硫酸亚铁、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胃蛋白酶、乳酶生、胰酶、洋地黄和维生素B1等药物同用。③含朱砂的中成药,如朱砂安神丸、磁朱丸、保赤散、苏合香丸、局方至宝散等,不宜与溴化钠、溴化钾、溴化铵、三溴合剂及硫酸亚铁等药物同用。④含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乌梅、山茱萸、五味子及其制剂山楂丸、乌梅丸、五味子冲剂等,不宜与磺胺类药物同用。⑤含蟾蜍的六神丸、六应丸、喉症丸、牙痛一粒丸、麝香保心丸等中成药,不宜与洋地黄类药物同用。⑥含雄黄的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醒消丸、局方至宝散等,不应与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等药物同服。⑦乙醇能使许多药物如水合氯醛、胍乙啶、降糖灵、阿司匹林、利血平、呋喃唑酮、苯妥英钠等增加毒性,故服用上述西药时不应服用含醇浓度较高的中药酒剂。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huaxiangyishu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患有多种慢性病的老年人 用药谨记六要义
走进老年合理用药大学,学习合理用药四要素
茴三硫片(康刻尔)老年患者能用吗?
慢性病用药的四个注意事项
老年人安全用药的几个方法
老年人安全用药,特别要注意这“五个避免,三个注意”,切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