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厥阴病的基本症候-《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304

以下开始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部分。

本条是厥阴病的提纲,提示了厥阴病是错综复杂、两极转化的特点。按照六经说,厥阴为最阴,厥阴病也往往是最为复杂和严重的。

原文: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蚘,下之,利不止。

 “消渴”是渴甚而饮不解,在前面伤寒论中,有五苓散为消渴方,那是因为大汗出而致胃中干,在厥阴病中则以消渴为病纲,这是由于厥阴是郁火消灼津液所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病人感到心中有一种灼痛样的感觉,而且有气上冲,这是由于消渴水竭而木枯,致使厥阴这多血少气之经,反现气多血涩之象,气多撞心,血涩化热,故心中疼热(厥阴之气以合为顺,开则乘心);“饥而不欲食”,出现饥饿感是厥阴郁火犯胃,胃有热则消谷善饥,而不欲食是厥阴寒邪未退,寒邪犯脾,厥阴病虽然是热象,但其实质是寒邪内郁厥阴相火的结果;“食则吐蚘”,蚘是蛔的古字,即蛔虫,虽然不想吃,但总得吃,而一吃病人就会吐蛔虫,这是厥阴郁火上冲,出现了上热下寒,而蛔虫的特性是喜温避寒,因而离开小肠,上行到胃,一吃饭就会呕吐,把蛔虫吐出来。不过现在由于卫生条件好,蔬菜也基本上不用农家肥,吐蚘现象比较少见,“下之,利不止”,医者误以阳明之热实而下之,本来就上热下寒,应当清上温下(如乌梅丸),寒热同治,如果用苦寒攻下,必然就使下寒更甚,而造成下利不止。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蛔虫寸白病方
蛔虫扰胃型胃痛怎么治疗?
各种息肉,鼻息肉胃息肉肠息肉胆囊息肉声带息肉,一个方子全搞定
蛔虫性肠梗阻
蛔虫性肠梗阻 —Earls360
老中医坐堂 儿科病诊治绝招35 胆道蛔虫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