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肾寒而致水邪泛滥的治疗-《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294

少阴病肾寒因而导致水邪泛滥的一系列症候,宜用真武汤治疗。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原方

茯苓三两 芍药三两 白术二两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两;若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足前成半斤。

现用

茯苓9克 白芍9克 白术6克 生姜9克 炮附子9克。水煮,日三服。

“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表明本条的病情是逐渐发展的,“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病情发展到四五日以后,出现了一系列症状,是由于肾气下寒,因而导致肝阳内郁,再进而脾气下陷所造成。肝气乘脾而出现腹痛;膀胱失肾阳之温而水府不化气则使小便不利;肾寒肝郁,则络不渗水而水气溢于四末,脾络失温,故可见四肢沉重疼痛;脾阳陷而太阴失其开则自利不止,其根本病机是水不化气而致水邪四溢。“其人或咳,或小便不利,或下利,或呕者”,由于各经都可能有水气之证,水邪所留之处不同,病情也各异:咳是水寒之射肺;下利是湿陷太阴;呕是阳明胃腑受寒水之累。本证根本原因是肾寒不能制水,故宜以温肾阳且利水的“真武汤主之”。

真武汤中,附子温肾以化寒,苓、术扶脾而制水,芍药疏脉气之壅以敛肝阳,生姜宣胃脘之阳而化水气。其加减之法:兼咳者,加五味子、细辛、干姜,散水寒以敛肺气;小便利者去茯苓,以水道本通,不可更加渗利而使肾阳下陷;下利者,去芍药,防肝气益陷,加干姜以温运脾阳;呕者,去附子,加生姜,以呕多气逆,寒在中焦,故去温下之药(肾寒而呕,则宜附子,并非呕者皆禁附子)。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真武汤名家医案
国医经典解读第3讲: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真武汤
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如何治疗:唯证乃知,空言无益
真武汤: 【组成】 茯苓(9g) 芍药(9g) 白术(6g) 生姜(9g) 附子(9g) 【功用】 温阳利水。 【主治】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证。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腹痛下利,或肢体浮肿,苔白不渴,脉沉
真 武 汤
真武汤新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