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是上下交融的大枢纽-《伤寒杂病论》学习笔记92

胃如果津液大失,除了出现直接症状如躁烦、谵语,还会出现上下焦不能交融的间接症状如身体上半部出汗而下半部无汗,呕吐,大便硬而小便少、失禁,脚底冰凉等。

原文:太阳病,二日反躁,凡熨其背,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十余日振栗而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足下恶风,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已,头卓然而痛,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

“太阳病”泛指风寒感冒,“二日反躁”,风寒感冒的第二天就已经可以看出太阳病是否传经,前面有“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二日就出现了“反躁”,可以确定将要传其他经了;“熨其背”是医者没有注意到“反躁”,想用发汗来治疗,熨背是古代的一种发汗方法,太阳经主要在背部,用烤热的砖头等,包布后热敷背部,因为此法虽可出大汗,但“熨其背”不是从里面推出来的汗,寒邪不易全部随汗出来,病不容易好,而且容易出现里热,现在很少用;因为使用了这种方法治疗,以至于“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汗出太多,而且熨背的热量入里,胃里的津液大量丧失,原有的“躁”发展为“躁烦”,并且出现了胡言乱语的精神病状态;“十余日振栗而自下利者,此为欲解也”,十余日基本上已经两个周期了,振栗是打寒战,自下利可以是大便或者小便通畅,本处是指大便,照理说出现谵语的时候大便没有了,现在大便来了,说明病人胃里的津液自己调养回来了,津液回胃这种情况是病快要好的征兆。

本条看上去是个倒装句,下面应当是整个病程的描述:

下半句有两个“故”字,这个字是汉语最多解的一个字。第一个“故”字应该是原先的意思,就是指上半句的病情,“其汗从腰以下不得汗”,病人只有上半身出汗,下半身不出汗;“欲小便不得,反呕,欲失溲”是想要小便又拉不出来,反而出现呕吐,小便出现滴漏失禁现象;“足下恶风”是脚底下冰凉怕冷;“大便硬,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大便硬一般小便就会多,但这时候反而少。

接下去是病自愈的过程:

“大便已”是后来大便正常出现了;“头卓然而痛”,头突然痛起来;“其人足心必热,谷气下流故也”,原来病的时候是足下恶风,现在病情好转,所以脚底也热了,这是胃气能够到达脚底的缘故。

这一段文字总感觉词不达意,可能是传抄有所误。总的来说,本例是病人刚患风寒感冒,就出现传经的征兆“躁”,医生用外热熨病人背部使其出汗,本来就错(因为有躁),汗又出多了,使得胃中津液大失,出现了胃热的直接症状躁烦、谵语,也出现了胃这个大枢纽无法运转,致使上下焦不能交融的病症:身体上半部出汗而下半部无汗,呕吐,想要小便又拉不出来,而且不能控制以至于滴漏失禁,大便也反常地出现硬。这些病症,只有在大便正常以后,其他病症才会正常,不过会出现短时间头痛的现象。

本文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u/195809430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试解No.213
(12)《伤寒论》第二百一十八条解密
为什么不能用火熨法治伤寒?
经方大家胡希恕讲伤寒: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
[卷十] 手足汗
第41 讲 阳明腑实证(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