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条文浅释1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伤寒论》的第一条,可谓是学习伤寒论的没有不熟悉的,但是这一条有几个问题需要商讨,特此指出。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只有14个字,却把人们的思维改变的太多。

1.张仲景当时写字都是写在竹简上,可谓是惜字如金,为什么在此“之为”两个字,直接说太阳病那不是更好吗?这里面是有含义的,太阳在此指出了疾病的发病位置,“之为”在此解释为“xx所表现的”意思,是指太阳所表现的症状主要有XX,此处太阳指得是疾病表现的部位。是指这些症状所体现出的所在的部位,并非是指表证就是太阳病,也就说中风,伤寒,温病,痉,湿,暍早期所表现的部位是太阳的皮表部位,所以张仲景也称为太阳病。

2.因为头项强痛的连写,才导致千年来争论不断,就因为“项强”的出现,出现了伤寒论到底是结合不结合针灸的经络问题,就因为这两个字,让后来的医家把膀胱经结合进来,把伤寒论搅得无所适从,给初学者带来了很多的不解之难题,这是张仲景的一大疏忽。

3.就因为“太阳之为病”与后面的症状的相连接,导致后来的医家都认为。所有的太阳病必须都具备后面的诸证,方能称为太阳病,这是不对的,不然张仲景就不会在第三条与第四条来区分中风与伤寒了,第六条来说明温病了,因为这种分法如同现在医学内科的分法,如呼吸系统疾病有分为气管与肺等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只是一个表现于这个部位的总称,这与张仲景说的太阳病是一个道理,所以要理解伤寒论的太阳病,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

4.总之,太阳病就是表现于肌表与呼吸道的一类疾病,其与外界是相通的,是合乎自然界的。也与所表现的疾病是相连的。

5·在理解这个条文上,还要区别一点就是要明白张仲景所写的太阳与太阳病,是不能划等号的。太阳是指表现的部位较太阳,而太阳病则是在太阳所表现的部位上出现的疾病,称之为太阳病。这里的太阳病是对疾病的总称,分别有中风,伤寒,温病,痉,风湿等等,结合现在来说,皮肤病也属于太阳病的范围。也就是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与皮表有关的疾病均可成为太阳病。这也就是张仲景为什么写“之为”的而原因所在,也是体现了张仲景所写的合病的原因所在。

6·在这个条文上,张仲景为什么没有写发热一证,是因为发热不仅表证具有,少阳病以及阳明病也是具有的,所以在辨别表证上不是主要的。

7·在这条文中,张仲景提到“头项强痛”一证,这个症状,不仅仅是指头痛,项强,从中还体现出了一个表现,就是全身肌肉不舒服的一种自我感觉,也就是酸痛,这是应用葛根与芍药的一个药征。

8·做为太阳病的主要表现有两个重点,就是脉浮与恶寒。不论是脉浮紧,还是脉浮缓,浮数,还是脉阴阳俱浮,都是具有表证的(肾气虚衰引起的脉浮除外)。另外,对于恶寒,这是所有表证都具有的,或轻或重,均是表证,体现了心阳不能正常透散以温养的病机所在。但是,还要与三阴病中的少阴病中的畏寒相鉴别,张仲景凡在少阴病中提到恶寒的都是兼有表证的存在,在真正的阳虚是畏寒,这时张仲景在第一条中提出恶寒的一个鉴别要点(少阴病中的而恶寒不仅仅是指外寒,还有一点就是虚阳衰竭时也会出现,所以张仲景有四条文指出了恶寒的预后,分别以可治,不治,死来判断其预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庞博教授:学伤寒的五观.六戒.四境界,快来看看你达到了哪一层
《伤寒论》书名出自谁手
张仲景苦口婆心地教你如何使用桂枝汤
收藏 浅析《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思路
张仲景的“太阳温病”解读
张仲景运用发汗法治疗太多的疾病,不告诉你肯定不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