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仝小林.经方糖尿病

仝小林教授将2型糖尿病的演变过程概括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认为“壮火食气,气食少火”是贯穿2型糖尿病全程病机。不同阶段或表现为“壮火”,或表现为“壮火食气”,或表现为“气食少火”。通过分析仝教授四千余张临床经方,从“理”法”方”药”多个方面,对仝教授的用药规律进行系统总结。

1.“郁”的阶段

长期过食少动致胃纳太过,脾运不及,谷气难消,饮食水谷壅滞中焦,影响肝之疏

泄,土壅则木郁;或因长期情志抑郁,肝木郁结,木不疏土致木郁土壅,气血运行不畅,形成气郁、血郁,食郁不化或食郁伤脾则生湿生痰,导致六郁。治疗重在消导,直击其本,清理肠胃,涤痰祛湿。如痰湿壅滞治以半夏厚朴汤、承气汤。临床常用半夏15~30克,厚朴15~20克,茯苓30~90克,大黄3~15克,此处大黄宜单包,根据患者每日泻下的次数调整大黄用量,以防泻下太过挫伤正气。又如肝气郁滞治以四逆散。临床常用柴胡9~15克,白芍15~30克,枳实9~15克。临证时需根据不同的情况

加减应用,有化热之象者可加黄连,大便不干者,可减去元明粉,血行郁滞不畅,舌底络脉轻微郁滞者,可少加辛香疏络或辛润通络之品,如红花、桃仁。水湿潴留明显,偏于虚胖者,重在健脾祛湿,重用茯苓,酌加薏苡仁,甘淡健脾,利水祛湿。

2. “热”的阶段

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经方剂量规律研究 土壅木郁,日久化热,形成肝胃郁热,或食郁、血郁、痰郁、湿郁等郁久化热,见肺热、肠热、痰热、湿热等;故热的阶段病机是以“壮火”为主,治疗以“清火”为主,兼以泄热、化痰、利湿等。如肝胃郁热治之以大柴胡汤,临床中常用柴胡15克,黄连30克,黄芩30~45克,干姜6~9克,清夏15~30克,白芍30克。又如痰热互结治之以小陷胸汤,临床常用剂量为黄连30克,清夏15~30克,瓜蒌仁30克,干姜6~9克,生山楂30克。再如中焦热聚主之以大黄黄连泻心汤,承气汤。临床常用生大黄3~15克,元明粉15克,枳实15克,其中,生大黄初用量宜为3克,且单包为宜,避免泻下太过。湿热者治以葛根芩连汤。临床常用葛根30~45克,黄连30克,黄芩30~45克。年老者或实热兼阴津耗伤者,则以增液承气汤加减,方中麦冬用量宜大,一般30~90克,玄参30克。临证时需根据不同的情况加减应用,兼痰火扰心,不寐或寐少而恶梦纷扰者,重用黄连,加云苓、竹茹、陈皮、夜交藤等,含黄连温胆汤之意,清火化痰,安神定志;兼痰阻气滞者,重用清夏,加化橘红、云苓以行气消痰;热毒盛者,可见口舌生疮,心胸烦热,大便秘结,或见吐血,鼻出血。可以黄连解毒汤泻三焦火毒。热毒较重,出现痈疽疮疖等,可加金银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等清热解毒之品。

若肝胃郁热、痰热互结、肺胃热盛、胃肠实热等同时并见,可多方合用,根据主证侧重不同,配伍君臣佐使,加减用量。年盛体壮者,药量宜大,年老者,药量可酌减;男性患者可比同龄女性应用的剂量大。

3.“虚”的阶段

前一阶段火热未除,脏腑功能持续亢进,耗散脏腑元气,渐致一身之气耗损,即“壮火食气”。真气不足,则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推动无力,气血津液生成及代谢障碍,加之火热灼津,燥热伤阴,故气阴两伤为始,进而阴损及阳,同时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积聚内生。此阶段以各种不足为主,虚实夹杂,可夹瘀、夹热、夹湿等。肺胃肝肾阴虚多与肺燥胃热俱现,因此虚的同时伴有热象。治疗或虚实并治或寒热并治。如脾虚胃滞主之半夏泻心汤。临床中常用半夏15~30克,黄连30克,黄芩30克,干姜6~9克,党参15~30克,炒白术30克,云苓30~60克。临证时偏寒者,加重干姜,合入肉桂温下焦之寒,或桂枝温中上焦之寒;偏热者,重用芩、连;偏于脾虚者,重用党参、炒白术;偏于胃气壅滞,中焦痞满者,重用枳实,加陈皮;胃脘及腹部振水声者,重用茯苓60~90克,甚者120克;兼痰饮阻中者,重用清夏,加化橘红。又如壮火食气主之白虎加人参汤、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临床中白虎加人参汤常用石膏30~60克,知母30~60克,党参或太子参30克。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临床常用干姜6~15克,黄连30克,黄芩30克,红参6~15克,或西洋参15~30克,或太子参15~30克。临证时肺热甚,重用石膏,加桑白皮、黄芩;兼喘者加杏仁降气平喘;兼胃热者,加黄连清胃火;兼肠燥津伤,便秘著者,大黄加量,酌加麦冬、生地。再如肺胃热盛,津液亏伤主之以瓜蒌牡蛎散。临床常用生牡蛎30克,天花粉30克。若汗出较多,加当归、黄柏、生地、黄芪,乃当归六黄汤之意;心烦失眠者,加炒枣仁、夜交藤,肉桂,清心除烦,养心安神;兼阴分热甚者,加地骨皮、丹皮、玄参等。又如上热下寒主之以乌梅丸。临床常用乌梅9~15克,黄连15~30克,黄柏15~30克,蜀椒9~15克,干姜6~9克,肉桂3~6克等。临证时下寒甚加肉桂15g;上热甚,重用芩、连;虚象著,重用党参,加黄芪15g,当归15g,或血虚明显者,党参易为红参;瘀血征象明显者,加桃仁15g。

4. “损”的阶段

或因虚极而脏腑受损,或因久病入络,络瘀脉损而成,此期根本在于络损(微血管)和脉损(大血管),以此为基础致脏腑器官的损伤。此期火热之势已渐消退,虚损之象进一步加重,多以气血精津亏损,脏腑功能衰败立论。此期多见阴阳两虚及因脉损和络损所致的变证蜂起。此时治疗重点在于活血化瘀通络的同时注重温补命门,以期微微生火,少火生气,并针对各种并发症随证治之。如阴阳两虚治之以金匮肾气丸。

临床常用成药。又如脾肾阳虚主以附子理中丸。临床常用附子15~30克,干姜9~15克,红参6~15克,肉桂3~15克。临证时偏于肾阳虚者,倍用肉桂;偏于肾阴虚者,重用知母,加生地;兼肾虚火旺者,加黄柏清下焦虚火;肾阳虚水肿甚者,加云苓、益母草利水消肿;兼肝阳上亢者,加天麻、钩藤平肝潜阳。因此阶段变证百出,故临证时还应兼顾不同并发症随证施治,有的放矢。若病情发展到脉损和络损阶段,治疗重在活血化瘀通络。常用抵挡汤及大黄蜇虫丸。临床常用水蛭15~30克或水蛭粉3~6克冲服。抵挡汤、大黄蜇虫丸的应用并不局限于损的阶段,热的阶段、虚的阶段都可从两方中化裁,独取方中一、两味药,功专活血化瘀通络,宗早期治络,全程通络之旨。

经方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应用

糖尿病并发症包括脉损即心、脑、下肢等大血管病变和络损,即眼、肾、神经等小血管病变。络脉损伤是其病理基础与核心,并且不论肝胃郁热、气阴两伤还是阴阳俱损都可伴发血行不畅,血液瘀滞,故活血化瘀通络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可以抵挡汤、大黄蜇虫丸加减藤类药作为该病的基础方。

1 .糖尿病肾病

肾络瘀阻者主以抵挡丸。临床常用水蛭6~15克,合生大黄共凑疏通肾络之功。若肾虚血瘀水停者,当归芍药散主之。临床常用当归15~3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云苓30~60克、泽泻15~45克,配以大黄、桃仁、水蛭粉等。若阳虚水泛者,真武汤主之。临床常用附子30~60克,云苓60~120克,白芍30克,白术30克。若阴虚水热互结者,猪苓汤合抵挡丸主之。临床常用猪苓60~120克,云苓60~120克,泽泻15~45克,阿胶,滑石等。若气虚水肿者防己黄芪汤合抵挡丸主之。临床常用防己30克、黄芪30~60克、白术、炙甘草、大黄、水蛭、生姜、大枣等。可少加红参6克,增强补益之力。若瘀浊内蕴者,主以大黄附子汤。临床常用酒大黄3~15克和黑附片9~30克。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络病变也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与肾络病变类似,将经历络滞、络瘀、络损等病理过程,因此活血化瘀通络亦是治疗眼络病变的基本法则,抵挡汤仍是治疗眼络病变的基本方。临床除用生大黄、水蛭粉外,三七、血竭粉、生蒲黄、赤芍、丹皮等也是治疗视网膜病变的常用药。

3. 冠心病

痰瘀痹阻之胸痹、心痛治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临床常用瓜蒌仁30克,薤白30克,半夏15~30克。若寒甚,见胸痛剧烈,得温则减,手足寒者,加蜀椒、干姜等辛热之品,以白酒煎汤;胸闷著者,加陈皮、枳实、厚朴等理气之品。若心动悸脉结代,气阴两虚兼瘀者主以炙甘草汤。临床常用党参30克,炙甘草15~30克,麦冬30克,生地30克,丹参15~30克,降香15克。

4 .下肢血管闭塞者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抵挡汤肢冷是下肢血管闭塞的主要表现,但非因寒得之,而是因瘀致塞,血行不畅,肢体经脉失却温阳,故根本原因在于瘀。常因病程日久,正气耗伤,因虚致瘀,正虚血行无力而瘀阻脉道。治以益气温阳,活血通络,临床常用黄芪30~45克、川桂枝30克、白芍30克、鸡血藤30克、生大黄3~15克、水蛭粉3~6克等。

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主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乌头汤

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表现是四肢或手指、足趾麻木或疼痛,多伴有肢体麻木发凉。治以行气活血,温经补虚通络,气血并治。临床常用黄芪30~45克、川桂枝30克、白芍30克、鸡血藤30克、川乌15~30克、草乌15~30克等。

6. 糖尿病胃肠病变主以泻心汤类方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是糖尿病常见的自主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脘腹胀满,便秘,腹泻或二者交替,多是脾胃升降失常,中焦大气不转,气机逆乱所致。治当辛开苦降,斡旋气机,夑理中焦。以泻心汤类方为主,脾虚胃滞者,主以半夏泻心汤;呕吐、嗳气等胃中不和,胃气上逆症状较著者,主以生姜泻心汤。腹泻,下利日十余行,乃中虚甚,主以甘草泻心汤。若便秘甚,属燥实热结,体质较实者,主以承气汤类。肠枯便秘,见大便干结如羊粪状,艰涩难行,属虚者,以麻子仁丸主之。腹泻甚,大便粘滞不爽,或矢气多,属湿热,主以葛根芩连汤,方中葛根、黄芩、黄连用量宜大,多用至30g,以冀清热利湿止泻兼顾降糖。

本文转载自http://user.qzone.qq.com/17162021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仝小林治疗糖尿病经验
学习药方之二十五:国医大师治疗糖尿病的经验方和心得
重用黄芪治痿证.仝小林+仝小林.经方糖尿病+仝小林.药对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的应用(降糖药对).............
@仝小林北京?的微薄整理
仝小林:痛风,尿酸高,就从这5点辨治
收苦燥之益,无苦燥之弊——仝小林教授活用黄连诸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