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麻黄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汤  

麻黄汤功效与作用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主治

外感风寒表实重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麻黄汤用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

麻黄汤方解

根据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本方主证当属外感风寒表实证。头痛,身疼和喘为次要症状。风寒之邪伤人体表,阻遏卫阳,机表不得温煦,故见恶寒;寒主收引,毛窍闭塞,故无汗;卫阳被郁,故微发热,邪在肌表,尚未入里,故舌苔薄白;正盛邪实,相争于表,故脉浮紧;寒邪束表,足太阳膀胱经受邪,营卫运行不畅,故见头疼身痛;肺主皮毛,毛窍闭塞,肺失宜降,故喘。 

本方为辛温发汗峻剂,是治疗伤寒表实证的代表方。功效为发汗解表,宣降平喘,使卫阳得温,营阴通畅,肺气宜发,毛窍开放,风寒之邪汗出而解。方中麻黄性温可助阳散寒,味辛可解表,为肺经专药,可宣肺平喘。为方中主药。桂枝性温味甘,既可温经散寒,又可通营达卫,与麻黄相配使营卫通畅,共成发汗峻剂,并可解除头痛身疼,为辅药。杏仁甘苦温,利肺降气,与麻黄配伍,宣降并用,可增强其平喘之功,为佐药。炙甘草既可缓和麻、桂的峻烈之性,又能调和麻、杏之宣降不和,为使药。 

本方是辛温解表剂,故风热表证不宜使用。此外,《伤寒论》还指出“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伤寒表虚自汗、血虚脉见“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证,亦当禁用本方。因汗与血、津、液、气皆为同源异流之物,重发其汗,必使正气受损。 

麻黄汤按语

本方以无汗而喘、恶寒发热、脉浮紧为辨证要点。柯琴用本方治疗风寒湿痹及寒性哮喘。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流行性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麻疹、急性肾炎、荨麻疹、小儿发热、小儿银屑病、肩凝症、鼻炎、产后发热、痛经、癃闭等病症。如鼻塞流涕头痛,加川芎白芷苍耳子;气喘胸闷,加枳壳桔梗苏子;咳嗽痰黏,加桔梗前胡;阳虚寒其加附子;兼湿而骨节疼痛,加苍术防风

本方为辛温解表峻剂,故《伤寒论》指出“淋家”、“疮家”、“亡血家”,以及伤寒表虚自汗,阳虚而见“身重心悸”,血虚而脉见“尺中迟”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本方。至于温热、风热所致的表证。或表寒证失治,邪郁化热,也不宜使用本方。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具有解热,促进腺体分泌,镇咳祛痰,扩张支气管等作用。

麻黄汤同名方

1.《伤寒全生集》麻黄汤  本方加川芎、防风、羌活构成。功能辛温发汗,祛风解表。主治冬时正伤寒,头痛如斧劈,发热如火炽,身体疼痛,恶寒无汗,腰背项强拘急,脉浮紧。 

2.《备急千金要方》麻黄汤  有四方:方(1)由麻黄、升麻、葛根、射干、鸡舌草、甘草、石膏组成。功能宣毒发表。主治小儿恶毒丹及风疹。方(2)即本方中桂枝换为桂心,加生姜、石膏、黄芩、芍药构成。功能辛温解表,清热宣肺。主治小儿发热咳嗽,伤寒,头面热者。方(3)由麻黄、甘草、桂心、五味子、生姜、半夏构成。功能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主治小儿卒肩息,上气不得安。方(4)即本方桂枝换为桂心,加大枣、茯苓、防风、当归、白术、升麻、川芎、黄芩、芍药、麦门冬构成。功能辛温解表,祛风除湿。主治毒气恶风,脚弱无力 ,四肢不仁,顽痹,失音不能言,毒气冲心。 

3.《幼幼集成》麻黄汤  由麻黄、熟石膏、升麻、蝉蜕、炙甘草、葱白构成。功能解表透疹。主治麻疹六七日,应出不出,或风寒闭塞。 

麻黄汤附方

①加味麻黄汤(《类证治载》) 本方加半夏橘红苏叶、生、大构成。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止咳化痰。主治恶寒无汗,伤寒咳嗽,脉紧者。 

麻黄杏仁汤(《症因脉治》) 本方去桂枝、加桔梗构成。功能解表宣肺,平喘止咳。主治伤寒咳嗽,寒伤肺无郁热,脉浮紧者。 

麻黄加术汤(《金匮要略》) 本方加白术构成。功能发汗解表,散寒除温。主治湿家身烦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表方之葱豉汤
方剂君臣佐使分类详表
解表剂
《伤寒论》寒热错杂病机研讨
解表剂(新修)
麻黄汤,中医方剂名,转载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