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退烧系列案之三十六 桂枝汤也能治疗腹泻?
管某 男 1岁2月 病历号:901951747 初诊:2018-7-5 17:25
今日午后发热,现38.2°C,大便稀溏,今日已解2次水样便,无恶臭,喷嚏,流涕,汗出,无咳嗽,正常饮水,舌淡红,薄白苔。
诊断:太阳病?太阳太阴合病?
处方:桂枝汤 (一方颗粒剂 单位:包)
桂枝(6g)1包 白芍(10g)1包 炙甘草(3g)1包 大枣(10g)1包
生姜(3g)1包
共貳剂 用法:一天三次 开水冲服,一次1/3剂。
二诊:2018-7-6 09:14 昨晚热峰38.3°C,服第二剂中药后温水泡足,逐渐汗出,夜间睡眠可。现36.8°C,蚊虫叮咬红肿丘疹明显(左侧小腿外侧5个、左腋下4个),无流涕无喷嚏,微汗出,无腹泻,今日大便未解,纳可,舌淡红,薄白苔。
诊断:太阳阳明合病
处方:麻杏苡甘汤加败酱草(一方颗粒剂 单位:包)
麻黄(5g)1包 苦杏仁(10g)1包 薏苡仁(45g)3包 炙甘草(3g)1包
败酱草(15g)1包
共貳剂 用法:一天两次 开水冲服,一次1/2剂。
院内制剂三黄粉煎汤外洗(黄连10g黄柏15g黄芩15g金银花15g连翘15g薄荷20g等)共叁剂,用法:一天两次煎汤外洗患处,一日1剂。
回访:7月9日患者父亲因感冒就诊于我处,得知小孩症状明显改善!7月10日下午复诊,因吹空调后稍流涕,喷嚏,无咳嗽,饮水常,无盗汗,纳差,红疹基本消退,二便调,舌淡红,薄白苔。再予7月5日处方三剂。18日回访,已愈。
体会:本案首诊发热伴腹泻,为何单用桂枝汤,不管腹泻,而腹泻治愈?对于本案,如果对276条熟悉的话,比较容易理解。下面摘录胡老对276条的解读,有助于理解本案!
《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白皮书)第208页:276条 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胡希恕按:下利而有表证者,宜发汗解之,前之太阳阳明合病而下利者(32条),用葛根汤,与本条用桂枝汤取法同。不过此只言脉浮,但必兼缓弱,或有自汗出,或脉浮而无汗,则宜葛根汤,而不宜桂枝汤。于此还须注意,葛根汤与桂枝汤均属发汗解热剂,宜于阳证不宜于阴证,若真虚寒甚于里的太阴病,若为并病,虽表未解,亦宜先救其里,如太阳病篇所述,下利清谷而身疼痛者为例是也。若在合病,亦应用配伍干姜附子的白通汤,而葛根汤、桂枝汤俱不中与之,不可不知!
《胡希恕伤寒论讲座》421页:“主要在临床上它有用,这个无论是腹泻还是痢疾,这个讲的都是痢疾、、、这个病如果显现表证,就说明这个病啊还是有表解之机呀,那么这时候抓紧时机而用发汗药,十有八九要好的,这咱们要注意呀、、、这西医不可理解,说是用发汗药还可以治痢疾?不是发汗药治痢疾,因为痢疾呀它这个症候以太阳病反映出来,那我们就用发汗类药,没有表证那千万不要发汗,是不行的、、、虽然下利这是病属于里呀,但是它反映以表证反映出来的,我们还是要适应这个表证,应用发汗剂就可以好病的,要没有表证是不行的啊。”
本案的难点在于对于腹泻患者,不管腹泻,或者说不用止泻的中药,真的能治疗腹泻吗?如果不是真真正正地用心读伤寒,如果没有胡老的解读,可能我一辈子也理解不了这个问题!即使理解了,但如果不在临床当中去体会,去运用经方,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胡老对276条的解读,相当有辩证法,前后互参解读,特别提到与32条对比互看,91条救表救里,甚至陷入阴证的治疗等等。
思考:腹泻属里,发热汗出等属表,这不是表里同病吗?为何不表里同治?而单纯解表?可能有人会认为276条没有里证,因为用桂枝汤治病,这不是表证是什么?但是,腹泻这个症状如何解释?你可能会解释说,虽然有腹泻,但患者反映出来的症状是桂枝汤方证,所以用桂枝汤治愈疾病,就是表证,没有里证。但是,腹泻是客观存在的症状,完全忽视此症,如何说服众人?我认为,276条就是表里同病,仲景此处没有用表里同治之法,反而舍里救表,如91条所言“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第32条亦是此理。所以说,表里同病,有表里同治之法,亦有舍里就表,甚则急当救里!
胡老解读为腹泻或痢疾有表证时,说明机体有借助从表解的征兆,应当抓住机会解表,表面看似不治里证之腹泻,但却是顺应人体抵御疾病的高明疗法。下面做一个假设:某患者腹泻与表证(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就诊来了,为什么不颠倒过来想一想,即患者为发热(即表证)有腹泻,虽为发热等表证,但机体有借助从里解的征兆,应当抓住机会治里证,看似不治表证,随着里证的治愈,表证亦当自愈呢?这想法有点古怪,但是符合逻辑思维的。《伤寒论》中有没有这种治法呢?仔细想想确实存在,即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救里,宜四逆汤。”还有364条: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仲景书不但详细记载常法,而且有变法,不得不说仲景书的伟大!我们要知常达变!
诊断与处方不一致本案六经诊断为太阳太阴合病,处方为桂枝汤。按照理法方药,丝丝入扣的要求,表面看这份病历是不合格的,因为诊断与治法(处方)不相符,但是在一千年前仲景先师,已经给我们做了示范!
注意:细心者会发现,首诊处方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桂枝汤,因为桂枝白芍非等量。如果从剂量来看,首诊处方偏于桂枝加芍药汤。但是,临床思路应该是276条桂枝汤,因为颗粒剂以包为单位,确实没办法。
案例总结,不求其全,但求其真,虽有瑕疵,但亦无妨,贵在精思,权当自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辨表证里证之大法及辨疑似证
见表证用桂枝,见里证用附子,表里都有桂枝加附子什么是表证?就是出
伤寒心法要诀(收藏版)
新解--伤寒论--马文辉
【真传一刻】第120期:刘英锋-从姚荷生病证分类卓见,看伤寒学教材逻辑构建
刘志杰讲《金匮要略》增补---最好的中医外科总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