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味异常:口臭、口干、口苦,说明脾胃有问题,如何调治?

医案1

患者胡某,女,28岁,2017年9月22日初诊。反复口中气味臭秽数年,口干欲饮,恶心欲吐,口中烘热,常欲将舌伸出口外而感凉爽,口唇内侧反复有粟状小疹,时作疼痛,舌红,苔黄腻,脉弦滑。

此乃湿热痰火蕴积胃中,胃气受其熏灼变为臭秽之味,冲发于口。治宜清火化痰,化湿和胃。

方药:

用胃疾康Ⅰ号方加黄连5克,生大黄5克,黄芩10克,浙贝母10克,焦栀子10克,射干10克,枳壳10克,茵陈30克,连翘10克,竹茹10克,芦根30克。10剂。

2017年10月2日复诊,口中臭秽大减,口疮亦愈。舌红,苔薄黄。原方加减续服15剂而愈。

医案2

患者孙某,男,43岁,2018年8月12日初诊。

患慢性浅表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多年,诉口中味甘如噙糖块,时有涎沫上泛,唾吐不已,胃脘痞闷,纳食不佳,口干而饮不多,尿色黄,脉滑,舌质红,苔薄黄腻。

诊为湿热困脾,运化失司,水谷之气与湿热相搏,化为陈腐浊气上蒸于口。治宜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方药:

胃疾康Ⅰ号方加佩兰12克,黄芩10克,陈皮10克,枳壳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杏仁10克,郁金10克,六一散20克(包),茵陈30克,法半夏10克,白豆蔻仁4克。15剂。

复诊,口中甘味大减,涎沫上泛亦止,胃脘宽舒。原方续进15剂而愈。

医案3

患者何某,女,34岁,2017年3月22日初诊。

诉胸中常有冷气随呼吸而出,咽喉异物阻塞,胸脘痞满,得噫气则觉舒适,口干欲饮,脉弦滑,舌红,苔薄黄腻。

胃镜切片检查:浅表-萎缩性胃炎伴肠化,食管炎。证属肝气郁结,痰热内蕴,疏泄失司,厥气上逆。治宜清热化痰,疏肝理气。

方药:

用胃疾康Ⅰ号方加:代赭石15克(先煎),旋复花10克(包),瓜蒌皮(炒)15克,浙贝10克,枳壳15克,芦根20克,淡竹叶15克,橘红10克,杏仁10克,焦栀子10克,白蔻仁4克,茯苓10克。15剂。

2017年4月21日复诊,服后口中冷气已失,原方略以加减继续服15剂,诸证消失,予以胃疾康Ⅰ号方调理2月余,且未再发。

注:上述药方仅供参考,治疗请咨询专业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老师治疗产后腹痛验案一则
弟子医案 | 胃胀打嗝20年,方证对应终得解
阳明腑实兼阴伤,护胃承气是良方
治口臭与口苦口干——易安×形法临床实践录(47)
原明忠医案(三)
血不通,所以汗不止!用活血的方子,治好顽固盗汗,医案深刻隽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