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附子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香附、莎草根、雷公头、香附米、三棱草根、苦羌头、香头草。

〔来 源〕为莎草科莎草属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块根。

〔成 分〕含葡萄糖、果糖、淀粉、脂肪酸、酚性成分,挥发油等。

挥发油主要成分:α-β-香附酮、α-β-香附醇、香附烯、香附屯酮、环氧愈创烯,近又分离出绿叶酮(百秋里酮)、木斯塔科酮及少量的单萜类化合物1.8-桉叶精,柠檬烯、β-蒎烯、对伞花烃等。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行气解郁:香附子有疏肝理气,解郁作用。 《唐本草》: “大下气, 除胸腹中热。 《医学启源》: “快气”。李杲: “治一切气,并霍乱吐泻腹痛,肾气膀胱冷,消食下气”。 《滇南本草》: “调血中之气,开郁,宽中,消食,止呕吐”。

2.止痛调经:香附子又有行气止痛、调经止崩漏作用。 《本草纲目》: “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跗肿,腹胀,脚气,止心腹、 肢体、头、目、齿、耳诸痛、痈疽疮疡,吐血,下血,尿血,妇人崩漏带下, 月候不调,胎前产后百病”。 《汤液本草》: “治崩漏”。

二、近代研究

1.镇痛作用:香附子有镇痛及镇静作用,其乙醇浸出液能显著地提高小白鼠痛阈。临床用治胃痛、痛经、胸痛、胁痛等有效〔1〕。

2.抑制子宫作用: 5%的香附流浸膏对动物离体子宫(如豚鼠、家兔、猫、狗等)有抑制收缩、弛缓肌紧张的作用,无论已孕及未孕子宫其作用皆同,颇似直接作用于子宫肌所致,其作用比当归流浸膏弱,而弛缓作用则两者类似〔2〕。其水煎剂有降低肠管紧张度和拮抗乙酰胆碱的作用。

3.抑菌作用:块根有抑菌作用,水浸剂对某些皮肤真菌有抑制〔3〕。

〔性 味〕辛、微苦、平。归肝、胃经。

〔功 效〕疏肝理气,调经止痛,止血。

〔主 治〕肝胃不和,肝气不疏,胸胁疼痛,胃脘疼痛,消化不良,痰饮痞满,痛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恶露不尽, 头痛,尿血,便血,痈疽疮疡等。

〔临床应用〕香附子因炮制加工及配伍不同而治疗作用有异, 《本草纲目》称之为“气病之总司,妇科之主帅也”。

1.肝郁气滞:香附子常用于肝郁气滞所致的脘腹胁痛,胸胁胀满不疏等,类似于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肠神经官能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等。常配伍良姜、台乌、苍术、川芎、元胡、药曲等,方例《小乌沉汤》、《良附丸》;对诸郁引起的痛症(气、食、痰、火等郁)可用《越鞠丸》、《快气汤》;对疝气、痃癖等所致的疼痛(类似于肠绞痛等),可以用《香附散》、 《附星丸》。

2.痛经癥瘕:香附子可用治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月经不调,经行胸胁胀闷,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等。常配伍当归、川芎、益母草、丹参、赤芍等行气活血, 调经止痛药,方例《四制香附丸》、 《七制香附丸》《香附益母汤》、《艾附丸》。并可用治崩漏及产后恶露不尽等,方例《香附芍药散》。也常用治气滞血瘀所致的癥瘕。 常配伍三棱、莪术、桃仁、益母草、丹参、赤芍等活血化瘀药制丸服。对气盛血衰所致的头晕、胸闷,烦躁易怒等证,类似于更年期症侯群及经前紧张症。常配伍茯苓、甘草、 丹参等,方例《抑气散》。

3.胎产诸疾:香附子可治妊娠胎动不安、腹痛、腰痛等,类似于先兆流产。常配伍紫苏、砂仁等,方例《铁罩散》;也治妊娠恶阻,胎气不安,呕吐酸水,起坐不安等证,可配伍藿香、苏叶、半夏、生姜、甘草等,方例《二香散》。

此外,尚可用治便血,尿血,吐血,偏正头痛、牙痛,痈疽疮疡等。单用或入复方中用。

〔用 量〕 6~10克,丸散酌减。

〔用 法〕生用,或用童便,酒、醋、米泔水、盐等浸后炒用。

〔禁 忌〕阴虚气弱者不宜用。

〔附 方〕

1.小乌沉汤(《和剂局方》) : 制香附、台乌、甘草、盐。

2.良附丸(经验方):香附子、 高良姜。因寒者香附1分,良姜两分,因气者香附两分,良姜1分。

2.越鞠丸(《丹溪心法》):香附子、梔子、川芎、苍术、药曲。

4.快气汤(《和剂局方》):香附子、砂仁、甘草。

5.香附散(《证治准绳》):香附子、海藻。

6.附星散(《圣惠方》):香附子、天南星。

7.四制香附丸(《沈氏尊生书》):香附子,分别用生姜汁、盐水、米醋、童便及梔子浸泡后,同其他汁水同煎收干,炒后研末。并加当归、川芎共研细末,为丸服。

8.七制香附丸(《医学入门》):香附子、当归(酒浸)、莪术(童便浸)、牡丹皮、艾叶、台乌(米泔水浸)、川芎、延胡(水浸)、红花、乌梅(盐浸)、各浸7—10日,取香附子晒干,炒,研细末,以所浸药水打丸服。

9.香附益母汤(验方):香附子、益母草、丹参、白芍、当归。

10.艾附丸(《集简方》):香附子、艾叶、同用醋浸后,去艾叶,收干,炒,研末为丸。

11.香附芍药散(《圣惠方》):制香附、赤芍药。

12.抑气散(《济生方》):香附子、茯苓、陈皮、甘草。

13.铁罩散(《中藏经》):制香附、紫苏、砂仁。

14.二香散(《圣惠方》):香附子、藿香、甘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调经种子话香附
香附
理气药-香 附
香附的功效与作用
每日一药——香附
行气止痛的良药——香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