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膏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细石、细理石、软石膏、冰石、白虎、寒水石。

〔来 源〕为矿物含水硫酸钙的结晶石膏Cypsum。

〔成 分〕主要为含水硫酸钙Ca So·2H2O,其中CaO32.5%,SO346.6%,H2O20.9%;并含硫酸铁、硫酸镁、氢氧化铝、Fe++、Mg++等。此外,尚含粘土、有机物、硫化物等杂质。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清气分实热:石膏有较强的清热作用,多用于气分实热之高热、烦渴、 饮水等。 《神农本草经》: “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 《名医别录》: “除时气头身热,三焦大热, 皮肤热”。 《日华子本草》: “治天行狂热”。

2.清肺胃实热:石膏又善清肺热及胃热。 《名医别录》: “肠胃中膈热,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用药法象》: “润肺除热,发散阴邪”。《药性论》: “解肌,出毒汗, 主通胃中结,烦闷,心下急,烦躁,治唇口干焦”。《长沙药解》: “清心肺,治烦躁, 泄郁热,止燥渴,治热狂,火嗽,收热汗,住鼻衄,调口疮,理咽痛……”。 《用药心法》:“胃经大寒药”。

3.除烦止渴: 《名医别录》: “止消渴顺道”。 《日华子本草》: “除心烦躁”。《珍珠囊》: “止消渴”。

4.泄热止痛:石膏可用泄阳明胃火上攻所致的头痛、齿痛等。 《药性论》: “治伤寒头痛如裂,……”。 《珍珠囊》: “止阳明头痛……”。 《本草再新》: “治头痛发热,目昏长翳,牙痛,杀虫,利小便”。

5.消斑敛疮:石膏有清热解毒,消斑敛疮生肌等作用。 《本草备要》: “为发斑要药”。右膏煆后称煆石膏,为煆疮生肌、收湿除烂之药。杨士瀛: “煆过最能收疮晕,不至烂肌”。 《长沙药解》: “通乳汁,平乳痈,解火灼,疗金疮”。 《医学衷中参西录》: “愚尝用煆石膏研细末,敷金疮出血者甚效”。

二、近代研究

1.解热作用:石膏煎剂对注射消毒牛乳及三联疫苗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发热中枢所致,同时也可能抑制发汗中枢,故解热而不发汗,尤其运用于高热,作用时间长而持久。作用成分非硫酸钙,而是所含的其他成分〔1〕。

2.镇静解痉作用:石膏有镇静解痉作用,其作用可能为钙离子在胃肠内被吸收后,使血中的钙离子浓度升高,则可以抑制神经应激能力(包括体温调节中枢),减低骨骼肌的兴奋,又能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故可治斑疹及消炎),故有镇静解痉作用。

〔性 味〕辛、甘、寒。归肺、胃经。

〔功 效〕清热降火,解肌生津,除烦止渴。

〔主 治〕热病高热,自汗,口渴饮水,神昏谵语,躁狂, 口干舌燥, 胃火头痛,牙痛,中暑,发斑,肺热咳喘;燬石膏:溃疡不敛,湿疹,水火烫伤等。

〔临床应用〕石膏主要用治高热,特别用治传染病等高热,有较可靠而稳定的解热作用。

1.气分实热:外感风瘟等邪,热邪传入气分而见高热(壮热)、烦躁、口渴饮水、大汗出,或见神昏谵语、舌红、苔黄燥、脉洪大等,类似于诸种发热性疾病的中期,如感冒、流行性感冒、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白质炎、丹毒等之发热,常配伍知母、粳米、黄芩、连翘、金银花、青蒿等清热解毒药,方例《白虎汤》。

2.气营两燔:除见上述气分热证外,热邪逐渐深入营分而见高热、发斑,或神昏谵语,类似于感染中毒,常配伍犀角(或水牛角)、生地黄、赤芍、牡丹皮等清热凉血药,方例《化斑汤》、 《清瘟败毒饮》、《治乙脑方》。

必须注意:石膏对高热及日晡发热(下午4~6时左右热甚)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对高热所伴有的口渴也有良好的止渴作用(这种口渴类似于细胞内脱水)。近年来临床证明对乙型脑炎之高热及“脑炎”之头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肺热咳喘:症见高热恶寒、喘咳、痰黄稠、或痰中带血、胸痛、舌红、苔黄腻、脉数等,类似于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常配伍麻黄、 杏仁、 桔梗、鱼腥草、黄芩等清肺热止咳平喘药,方例《麻杏石甘汤》加味(方见麻黄)。若肺有燥热,咳喘、发热、痰少、口干、胸痛、痰中带血者,常配伍桑叶、沙参、麦冬、杏仁、枇杷叶等清肺润燥止咳药,方例《清燥救肺汤》。

4.温病余热:热病之后余热未尽, 低热、胸闷心烦、口渴喜饮、舌红少津、 苔少、脉虚细数,常配伍竹叶、人参、麦冬、知母、粳米、甘草等益气养阴药,方例《竹叶石膏汤》 (方见竹叶)。产后阴虚发热则配伍白薇、竹茹、玉竹、甘草等养阴清热药。

5.热痹肿痛:关节红肿疼痛、发热、心悸、咽喉肿痛等,类似于风湿热、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常配伍羌活、防风、 防己、 独活、秦艽、黄柏等清热燥湿、通痹止痛药,方例《苍术白虎汤》加味。

6.胃火上攻:齿龈溃烂、牙痛、口舌生疮、口臭,舌红苔薄黄等,类似于牙周炎、冠周炎、齿髓炎、齿龈脓肿等,常配伍生地黄、知母、黄连、栀子、石斛、麦冬等清胃热养胃阴药用,方例《清胃散》加减;对胃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目赤、心烦、 口渴饮水等,类似于高血压病,也有治疗作用,常配伍黄芩、葛根、龙胆草、夏枯草、生地黄、泽泻等平肝泻火药用。

7.风水水肿:发热恶寒、头痛口渴、面目或一身悉肿、心烦、尿赤等,类似于急性肾炎水肿,常配伍麻黄、生姜皮、白术等,方例《越婢加术汤》。

8.皮肤病:煆石膏常用治皮肤病,如湿疹、黄水疮、水火烫伤等,单用研细末撒患处,或配伍白芨、轻粉等制成软膏外敷。

此外,古方还用治癫狂火盛者。

〔用 量〕 30~60克,大量可用200克,外用适量。

〔用 法〕多研细先煎,或布包煎。

〔禁 忌〕虚热证不宜用,如必用时当配养阴益气之品。不宜与碱性药、淀粉、胶质、蛋白质、粘液等同煎,因可使溶解度降低而影响疗效。为了增加溶解度,常与含有机酸、鞣质、维生素、生物碱等成分的药配伍。

〔附 方〕

1.白虎汤(《伤寒论》):生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2.化斑汤(《温病条辨》):即“白虎汤”加犀角、玄参。

3.清瘟败毒饮(《疫疹一得》) : 石膏、知母、生地黄、犀角、黄连、栀子、黄芩、连翘、牡丹皮、桔梗、玄参、甘草。

4.治乙脑方(上海市传染病总院):生石膏、生地黄、金银花、连翘、玄参、板蓝根、牡丹皮、知母、黄连、黄芩、栀子、大青叶、竹叶、桔梗、甘草。

5.清燥救肺汤(《医门法律》):生石膏、冬桑叶、杏仁、沙参、麦冬、阿胶、枇杷叶、黑芝麻、甘草。

6.苍术白虎汤加味(验方):苍术、生石膏、知母、黄柏、秦艽、防己、桂枝、杭芍、生地黄、葛根、甘草。

7.清胃散(《医方集解》):生石膏、当归身、黄连、牡丹皮、升麻。

8.越婢加术汤(《金匮要略》) : 麻黄、石膏、生姜、大枣、甘草、白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母的功效与作用
知母
五组中药配伍,糖尿病人应该知道!
清热泻火收湿敛疮药石膏的功效应用
敲黑板!关于石膏的临证心法,注意事项都在这里了
石膏与知母配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