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枝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来 源〕为樟科樟属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嫩枝。

〔成 分〕含挥发油约1.5%,油的主要成分为肉桂醛,约占85%。此外,尚含硬脂酸,桂皮酯等。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发汗解肌作用:桂枝有发汗解肌作用,对外感风寒表虚证有治疗作用。 成无己: “泄奔豚,和肌表”。 《本草备要》:“发汗解肌”。 《本草衍义补遗》: “仲景治表用桂枝,非表有虚以桂枝补之;卫有风邪,故病自汗,以桂枝发其邪,卫和则表密汗自止”。 《本草汇言》: “桂枝散风寒、逐表邪、发邪汗”。

2.温心通脉:桂枝有温心阳;通经脉作用。 《药品化义》: “专引上部肩臂,能领药至痛处,以除肢节间痰凝血滞”。 《本草备要》: “温经通脉”。 《本草再新》:“温中行血”。 《名医别录》: “心痛,胁风胁痛,温筋通脉”。 《本经疏证》: “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为桂枝六大功效”。

3.温化水饮:桂枝除温心阳外,尚能温脾阳及促进膀胱气化,有温化水饮作用。成无己: “泄奔豚,和肌表,散下焦蓄血”。“利肺气”。 《本草再新》:“健脾燥胃,消肿利湿”。此外, 《伤寒论》中“五苓散”及“苓桂术甘汤”等中选用桂枝,意在温化水饮。

4.温经止痛: 《本草经疏》: “头痛,风痹,骨节挛痛”。《本草再新》: “治手足发冷作麻、筋抽疼痛,并外感寒凉等证”。《药性论》: “去冷风疼痛”。

二、近代研究

1.解热作用:桂枝有解热作用,有效成分为桂皮醛。对温热刺激引起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 〔1〕。

2.镇痛作用:其作用多为中枢性的,部分为末梢性的,可以提高痛阈,有效成分为桂皮醛。可以扩张血管,缓解头痛。并可以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所致的脘腹疼痛。桂皮醛又能增强环己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从而体现了镇静作用〔2〕。

3.对汗腺的影响:桂枝对汗腺的影响是随着配伍不同的药物而异。配麻黄、羌活则发汗;配伍芍药、甘草则止汗〔3〕。

4.健胃作用:桂枝有肉桂样的健胃作用,可以促进发酵,刺激胃肠而引起分泌增加〔4〕。

5.抑菌作用:桂枝的乙醇浸出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异型痢疾杆菌、霍乱弧菌、肠炎沙门氏菌等也有抑菌作用〔5〕。

6.抑制病毒作用:桂枝浸出液对流行性感冒病毒有抑制作用〔6〕。

7.利尿作用:用含桂枝的五苓散0.25克/公斤给麻醉犬静脉注射,可使犬尿量明显增加,单用桂枝制剂静脉注射(0.029克/公斤),利尿作用比其它四药单用显著,故认为桂枝是五苓散中的主要利尿成分之一,其作用方式可能似汞撒利〔7〕。

〔性 味〕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功 效〕解肌发表,温通经络,通阳化气。

〔主 治〕外感风寒,头痛身疼,有汗或无汗;痰饮咳喘,水饮内停;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闭经腹痛,症瘕等。

〔临床应用〕桂枝多与辛温药配伍治疗寒证,也可与寒凉药配伍治疗热证。桂枝为肉桂的嫩枝,成分与肉桂类似,但桂枝多用治表证,而肉桂多用治里寒。

1.风寒表虚证:体弱而表气虚,外感风寒,微汗出而表不解,恶风发热,头痛,身疼,脉浮缓者。类似于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者,常配伍芍药、甘草等方例《桂枝汤》。若表实无汗则配伍麻黄等。

2.痰饮咳喘证:常用于痰饮所致的多种病症。如饮邪犯肺所致的咳嗽喘息,不得平卧,痰多而清稀等支饮症,类似于急、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等,常配伍半夏、细辛、五味子、芍药等,方例《小青龙汤》 (方见麻黄)。若心脾阳虚,水饮内停而见胸胁支满,头眩心悸等,类似于神经官能症等,常配伍茯苓、白术、甘草等,方例《苓桂术甘汤》。若小便不利而渴,小腹胀满,或浮肿等膀胱气化不行证,可配伍茯苓、白术、泽泻、猪苓等健脾利水药,方例《五苓散》(方见茯苓)。其口渴近代认为是细胞内脱水之故。

3.胸阳不振:桂枝有温通胸阳及通脉等作用,可用于胸阳不振所致的胸痛彻背,心悸,脉结代等证,类似于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常配伍瓜蒌、薤白等,方例《枳实薤白桂枝汤》 (药从方见)。如有脉结代者常配伍炙甘草、 人参、 芍药等,方例《炙甘草汤》 (方见甘草)。

4.脘疼呕吐:桂枝有和胃降逆作用,又能缓拘挛而止痛。可用于心中痞、诸逆、心悬痛等胃寒气滞证,类似于急性胃炎等,常配伍枳实,生姜等,方例《桂枝生姜枳实汤》。若脘腹绞痛剧者,可配伍芍药、甘草、饴糖等,方例《小建中汤》。一般消化不良及胃肠炎症属寒证者可适当配入桂枝。

5.风湿痹痛:本品有温通经络,祛风除湿之效,可用于风寒湿邪入于经络所致的关节肌肉疼等,常配伍附子、白术、羌活等,方例《桂枝附子汤》。若诸节疼痛、体瘦、脚肿、头眩气短、欲吐者,多配芍药、 知母、附子等,方例《桂枝芍药知母汤》;如血痹关节疼痛,脉阴阳俱微者,常配伍黄芪、芍药等,方例《黄芪桂枝五物汤》。

6.血痹症癖:桂枝有行血通脉作用,常用于寒凝血滞所致的闭经、月经不调、血结成症等,如子宫肌瘤等。常配伍茯苓、牡丹皮、桃仁、赤芍等活血化瘀药,方例《桂枝茯苓丸》。

此外,尚可用治奔豚症及滑精等。

〔用 量〕 3~10克,丸散酌减。

〔用 法〕生用。

〔禁 忌〕温热病、阴虚阳盛,出血等忌用。

〔附 方〕

1.桂枝汤(《伤寒论》): 桂枝、 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2.苓桂术甘汤(《伤寒论》):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3.桂枝生姜枳实汤(《金匮要略》):桂枝、生姜、枳实。

4.小建中汤(《伤寒论》):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5.桂枝附子汤(《伤寒论》) :桂枝、附子、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6.桂枝芍药知母汤(《金匮要略》):桂枝、芍药、知母、麻黄、甘草、生姜、白术、防风、附子。

7.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 :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

8.桂枝茯苓丸(《金匮要略》):桂枝、茯苓、桃仁、赤芍、牡丹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谈《伤寒论》对桂枝、生姜、大枣和甘草的应用
地平线老师讲真武汤
扩大经方临床运用的经验与体会(转载)
屈杰:从《本草纲目》谈桂枝汤
仲景使用乌头的配伍减毒方法
【临证本草】白 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