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想喝好茶——要会泡茶!

同一款茶,十人喝,十种说法,各人味蕾敏感度不同,感受也不同,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百人百味吧。
一片茶叶,遇到了水,使白开水有了丰富的味道,茶香,苦涩,甘甜……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茶的品种更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让我们应接不暇。不论绿茶,白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熟茶,普洱晒青毛茶等等等等,口味,风格,变化,各不相同,但是也脱离不开回甘,生津,体感,韵味,这四种感受,也可以说是评判一款茶的优劣,价值体现。

一直注意到一个现象,很多茶友都反应同一款茶,我怎么喝不到你们所说的口味,感受呢?用心留意了半年多,发现除了味蕾敏感度不同,还有茶具,水,水温,天气,心情,泡茶手法等也有很大的影响。


今天分享一下自己摸索的一点小经验,对错朋友们多多包涵,毕竟喝普洱茶时间太短,不足之处太多,茶友们也踊跃参加讨论。
今天只说自己试茶的体会,茶具。
白瓷盖碗,120cc左右,盖碗泡茶有很多优点,出水快速,容易掌握浓淡,碗盖能闻香,也能时刻观察茶叶泡开的程度,根据自己口味,合理调节水温,出汤时间
盖碗最好选择白瓷盖碗,出真味,挑选宽边的,不容易烫手,淘宝十块钱一个就不错,摔了不心疼。
水,四块一大桶的矿泉水,有钱就依云,这个最好用自己常喝的水,更能对比出茶叶好坏,要不平时用自来水泡茶,试茶用依云,口感一下提升太高,不公平。
公道杯,均匀茶汤,玻璃方便观看汤色,通透度。
茶滤,提高茶汤洁静度,选择细腻点的,提高茶汤清澈度
品杯,品茶,闻香,玻璃或者白瓷的,方便观察汤色变化
取茶不论紧压还是石磨压制,拆茶尽量使茶叶松散,有利于茶叶内涵物质均匀的析出,更好的品味。
茶,水比例,一般100cc,投茶5g左右。
沸水快速洗茶一道或者两道,根据自己习惯,茶叶干净程度掌握,洗茶后,敞开碗盖,润茶三五分钟。
直接沸水开泡,我试茶新茶也是用沸水,以前自己小白,奸商告诉俺八十℃水温泡茶好喝尤其新茶,确实对,苦涩降低很多,汤水甘甜可口,耐泡度增加,基本没有缺点,五十的茶能喝出五百块的口感,坑爹啊!
后来经过一位老师指点,试茶新茶也用沸水,保持95℃以上,茶的好坏,一试便知,好的茶不怕高温,好茶就是好茶,垃圾货沸水一泡,缺点全部暴露!苦涩难化,香气不持久,香不溶于茶汤等。
头五道茶汤,一般自己都是保持8秒左右出汤,五道~八九道十五秒左右,以后二十秒以上,前提是烧水茶具有保温功能,一直保持95左右的水温。
有个很重要的步骤一定不能忘记,就是每次出汤后,急时打开碗盖,使茶底充分的降温,三五分钟以后再次冲泡,,避免茶底闷熟,出现熟汤味,尤其新茶。
注水的时候要沿盖碗边定点或者转圈缓慢注水,不要急冲,使茶底翻滚,以免出杂味,不是绿茶,铁观音,高冲提香。
有的茶友喜欢闷茶,其实俺也喜欢闷下,一般5--7道的时候,也是茶表现最好的时候,茶底基本全开,滋味丰富多彩,再轻闷半分钟到一分钟左右,苦涩更重,仔细感受苦涩化开速度,苦化甜,涩生津。
还有闷一两道后,再次正常冲泡,看看茶的表现,活力,能达到没有闷之前的多少,也是茶好坏之分评辨之一。
品汤,茶水分离,入公道杯均匀茶汤,入杯七分满,闻其茶香,等茶汤温度适口,不烫嘴,含一小口,口舌搅动,细品苦涩集中在那里,茶汤中的茶香,汤水的厚,滑,饱满度,慢慢下咽,体会茶汤的顺滑,嘴巴,喉部,有无不良体现。
闻杯子香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挂杯香,是否清纯,有异味,是否持久。体会苦涩轻重,化开快慢,回甘生津是否强烈。
喝完一泡茶,记住多少道,留意耐泡度,感受回甘生,津是否持久,身体是否有热感,喉底是否舒服,身心是否满足。观看叶底工艺,有无蕉叶,破损叶底多少,杂物,叶底活力,柔韧性。
其实茶也没有太神秘,多学习,多交流,多用心,多喝,多尝试,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自己喜欢的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明是按你教的方式泡茶,为什么我泡出来的白茶,还是这么苦涩?
5000年历史,2000年吃茶习惯,尤其刮风寨的普洱茶
泡白茶,要对闷泡说“不”!快出水才是泡好茶的关键
白茶冲泡常见3大误区,紫砂壶未必适合老白茶,别再被误导
白茶饼怎么喝,掌握两大诀窍,一是撬茶,二是冲泡
喝好茶,是要用盖碗的,无论普洱茶、绿茶、白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