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但愿人长久,并不是写爱情,是给兄弟的承诺

一首《水调歌头》被誉为中秋词的绝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也许是受闺怨词的影响,有些人看到思念,看到月亮,就会下意识地以为,这首词描写的是中秋之夜,作者对远在天边的爱人的思念。也难怪,一般人读诗词,也很少专门去看诗词前的序言,因而忽略了苏轼所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子由是谁?

苏辙,字子由,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他也是苏轼的弟弟,苏洵的儿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中,年纪最小的那个。

都说"长兄如父",可是在苏家,却常常是弟弟照顾哥哥。曾经有人说,苏轼之所以能那样潇洒,是因为他的弟弟苏辙替他承担了生活的琐碎。这话说的没错,元老重臣张方平也曾评价兄弟俩是:皆天才!长者明敏尤可爱,然少者谨重,成就或过之。

做哥哥的"明敏可爱",弟弟反而更加谨慎,老成持重,这也造成了,一生之中,苏轼放荡不羁爱自由,而弟弟苏辙为哥哥操过的心,可谓不计其数。

兄弟两个初涉官场时,苏辙就整天为苏轼口无遮拦、不吐不快的性格担心,常苦口婆心劝诫哥哥要谨慎择友,也不要总是写诗讥讽时政,以免祸从口出。苏轼也许努力过,却逃不过天性的束缚。终于,弟弟的担心到底是应验了,苏轼因反对变法,陷入乌台诗案,被捕入狱。

在狱中,以为自己命不久矣的苏轼为苏辙写下了这样几句诗——"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

苏辙看罢,伏案大哭。为营救兄长,上《为兄轼下狱上书》,向皇帝表示愿意以自己撤销职务的处分,换取苏轼免除死刑。朝廷没有允许。最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辙受到牵连,被贬至高安,任筠州酒监。

晚年的苏轼曾自嘲,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一生几乎都在反复被贬当中度过,有一次更是被贬至当时近似蛮荒之地的海南儋州。苏辙则较为幸运,一度官至拜相,七十四岁时以太中大夫职致仕。

苏轼在海南时,曾有一位十分欣赏的青年才子,后来这位才子成了海南历史上第一位举人。中举之后,才子拿着苏轼曾赠予他的两句诗来寻找,那时苏轼已去世,苏辙替哥哥补全了这首诗:

沧海何曾断地脉,白袍端合破天荒。

锦衣他日千人看,始信东坡眼目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里共婵娟的苏轼、苏辙兄弟
苏轼背后的男人,谁不想有苏辙这样一个好弟弟?
为何说苏轼苏辙乃"史上最深兄弟情",有哪些佳话趣事?
苏轼苏辙:史上最深的兄弟情
为什么男人女人都爱苏东坡?
但愿人长久,世世为兄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