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摘抄本
        摘抄本,是一个值得怀念。
我读小学甚至一直到高中,甚至至大学,我都有一个摘抄的习惯,发现一个好的句子,一段好的文字,都要摘抄下来。那时同学毕业、朋友当兵、同学考上大学都有送笔记本的习惯,那是给你用来做摘抄和记笔记的。
       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当他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往往是摘抄的重点,没事拿出来反复阅读,真的舞人心,心潮澎湃。在读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时,我们把首句当成摘抄的重点“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总是有无限的人生感叹。周总理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问题让我热血沸腾。
         当年能找到并抄写到这样的句子,那是多么地令人震惊和兴奋,完全不是现在的孩子休养所能想象和体会出来的。那时充其量也就是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的报纸上找一点文章,抄几个词汇罢了,根本接触不到名著格言。如果在哪里看到一段精彩的段落或格言,那简直高兴得直叫,赶紧抄写下来,生怕漏了忘了。
       记得在白马乡的花山大队读初中时,大队书记弟弟的作文经常在课堂上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级里朗读,我们当时羡慕得不行,几乎被他的出众所打击颓废、消沉,主要原因就是在他的作文里经常将大段的不知哪里来的好段落写在作文里,老师自豪快乐地念给我们听。后来才了解到,是他哥哥家在大队订了好几份报纸,他就在作文中直接抄下来,因此老师就将他的作文当成范文。
       那时我的摘抄本有好几本,抄得满满的。在看书的时候,看到一句自己喜欢的句子,也不管是不是名言,看着喜欢就抄写下来。在作文的时候现学现用,老师往往在打分数时,往往有意外收获。那年高考,我作文就因为在结尾的地方引用了一句名言煞尾,于是才得了高分。搞得那些成绩好的同学气愤不已,在语文考试下来还和同学打了一架。那个语文平时一直比我好的同学因此没有考上本科,从此对我耿耿于怀,多年后提起这段经历,还说我害得他没有考上本科的事。我有时甚至觉得惭愧,因为一个句子而考上本科,自己也觉得真是走了狗屎运,也许当时祖坟上长了蒿子。
       摘抄真的很趣,不管如何,起码可以削发我的兴趣,或对文章的探寻。有一本好书,在阅读的时候,因为对好句子的爱好,就会更加专注一些。一旦发现亮点,赶紧用摘抄本将他摘录下来,而且还在空闲的时候,默默地背诵一段。在课余时间将摘抄本拿出来翻翻,温习一下里面的精彩之处。到现在也是如此,即使不抄录,也将里面的亮点句子和精彩章节用笔划出来。其实这个年纪也不会再回头看,但划下来,觉得心里踏实,也是长期保持的习惯。
        83年前后,情况就不一样了,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格言警句之类的丛书。有钱的孩子都会买一本,我是多么地羡慕哟,要是有一本就好了。记得曾经向同学借阅,连夜进行抄录,那些没有见过的精彩句子实在太吸引人了。但也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因为有了它,看书也没有以前专注,也不去用摘抄本进行抄录,无形之中就缺乏了对阅读的专注和兴趣。直接可以在那些快餐丛书里进行借鉴,甚至背几句,就拿来应用。网络上就更不用说了,百度一下,成千上万,各种各样,分类的清清楚楚。
          现在不会像以前那样,在文章中寻找,了解它的用处,使用的背影和环境,以致于在自己今后的作文之中,知道如何运用才会恰到好处。其实摘抄的过程是一个记忆的过程,是一个沉淀的过程,也是一个享受的过程。坐在灯下,或在图书馆,或在教室,或在某一个角落或出差途中,那种如饥似渴,朗读或摘抄时的那种兴奋都不是现在掏出一本格言警句时的快乐能比拟的。
      不像以前    现在的摘抄本高大上:皮的和革的,大的小的,各种各样的颜色、琳琅满目。以前摘抄本是一本薄薄的练习本,以前那种摘抄本有时一本抄录下来,整本本子面子都被翻破了,上面一层一层的纸张都卷了起来。甚至最后只有一个芯。从小学到高中到大学,总共有十几本摘抄本,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精彩的句子,丰富的词汇。在每一句的后面都是出处和作者的名字。
      现在想起来,那个摘抄本真的是记忆中的一个美好的东西。老旧、本分、长相一般,不张扬,长得就像我自己。当然现在是信息时代和互联网时代,可能无须我辈那样用一个本子去记录这些美好的东西,但他们一直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始终陪伴着我,是我有一个美好的追求,给我一个终身美好的回忆,也形成了我一生的摆脱不掉的好习惯,无论如何总也抹不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阅卷老师:历年来,中考作文能写到这些句子的同学,分数绝不低!
作文书写有多重要,让阅卷老师告诉你:打分标准中,书写占一半的分值……
小学修改病句
自个能用的上地
记我的初中语文老师魏坤
让作文语言“活起来”:仿句让写作文变成填空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