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梅的年味

▲李正阳题
黄梅俗话:大人盼插田,小伢望过年。过年时,孩子们穿新衣、戴新帽,有好东西吃,有鞭炮放的玩,以前村里土台上还有糯米戏看,屋门口还舞狮子笼灯,热闹得很,现在生活富足,吃好穿好早已是平常。

有一句老话说,有钱时时节,无钱节节空。现在的孩子们真幸福,他们是天天在过年,但是反而失去了一些特别的年味。对他们来说,过年,只不过是放松休息的一个假期。

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的过年也很幸福,那时候虽然贫穷,但忙碌和操劳是父母的,我们的职责就是开心地玩,还能吃到平时很少吃到的美味。尽管时过境迁,又多年不在黄梅过年,但依然难以忘怀黄梅的年味。

中国人都很重视过年,黄梅人尤甚。在黄梅人心目中,过年是包括年头和年尾的。“年”是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算结束,称之为过大年,寓意圆满。

因此,从腊月二十四就揭开了过年的序幕。而办年则更早,一进腊月,就能看到人们在开始办年。家庭主妇们忙碌着蒸米籽,晒冻米,浸米烂,打苕果,烫豆巴,蒸糯米粑,做鱼面等。

过了小年就开始制作黄梅特色食品,如熬麦芽糖,揉糖粑,揉麻脆,炒花生,炒蚕豆,炒苕果,炒豆耙角,炒豆米,腌制豆米元宵茶等。正月招待来拜年的客,初一接亲房新娶的媳妇,这些自制的土特产,加上商店买回的西瓜子,葵花籽,雪枣,糖果,云片糕等等,大盘小碟可以摆的一大桌,好吃好看又体面,充满浓浓的年味和清新的乡土气息。


真正的忙年自腊月二十四就开始进入高潮,有黄梅民谣说:二十四,打物尘(“尘”黄梅话念”次”)。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剥年肉。二十七,拿起笔(写春联)。二十八,福(杀)鸡鸭。二十九,家家有(年备好了)。三十夜,呼啦啦。(黄梅人“夜”读~y0,呼啦啦为大吃大喝、尽情享受之意)。

过年是一家人,一族人团聚的日子。哪怕身处天涯海角,地隔万水千山,过了腊月二十四,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吃团年饭,与族人拜祖宗。依黄梅风俗岀嫁了的女儿,那就是天上下刀子,也要在放还年炮之前赶回婆家过年,不允许在娘家吃年饭,其本意是希望岀嫁了的女儿要相夫教子,孝敬公婆,以家为重。

在黄梅各姓家族里,都有一个基本相同的规矩,就是平时干架打得头破血流的,在团年时,在跪拜祖宗时,得表现出和和美美,亲亲热热,平常执气过年和。只有这样,才觉得家与族是完整的,心才是安稳的。

过年是一年的总结,无论是经济的,物质的,还是情感的,都要有个段落。中国人的习惯,年是以农历年算的。所以,有很多事,都要在年前处理完毕。

特别是经济账务一类的,这是一项不知延续了多少年的习惯,电影《白毛女》就是这个传统习惯的反映。从腊月二十四到放炮还年前,是结帐讨帐的专门时段。结算工钱,分配兑现,赊欠挪借的,该还的都要归还。不能归还的要跟债主有个交待,不然会失去信用。这个时候讨帐不算小气,因此开店的老板,做手艺的匠人这时候讨债不分日夜。

欠感情债的也一定要有回应,如乡下小孩出生时去吃过面的,年前要给小孩压岁钱。平时与人发生口角矛盾的,借拜年请客之机,开口一叫泯怨仇,以免产生积怨。在黄梅这些都是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帐不结,债不还,纠结不解,坎坷不平衡,社会矛盾就会越来越多。

过年是尊老爱幼,走亲访友,维系并延续亲情、友情的特定时期。过年也是休养生息,调节身心的时机。辛苦挣来快乐吃,好好享受一番也是完全应该的。在过去,就是再穷的人家,都要买点年肉,给孩子们置办一套新衣服,给后代以温暖和希望。

过年还是祭奠祖先,敬天地神灵的日子,向祖墓,向祖宗牌跪拜磕头,表示对先祖的怀念。向天地神灵烧一柱香,祈祷几句,表达一种愿望,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精神的寄托。黄梅人春节前的祭祖墓叫辞岁,在年三十之前去祖墓培土,焚香,叩拜。

黄梅乡下自古以来就有在祠堂或祖堂屋集体还年的传统,主要仪式是拜列祖列宗,凡在本年度添丁进口的,升学中举的,加官晋级的,要比其他人家多放一万响或更多的礼炮,以谢祖宗保佑。集体还年结束后,各家各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放鞭炮,放礼花。生活富裕后,农村不禁鞭,还年的鞭炮是越放越长,礼花的样式越来越多。

团年,是除夕夜的主要内容。所谓“团年”,就是家人聚在一 起,吃这一年的最后一顿饭,这叫年饭,其蕴含的特殊意义是团圆。很多平常分开过的父母、兄弟,年夜饭会聚在一起做,一起吃,体现这种团圆。

黄梅上乡是晚上吃团年饭,下乡则是中午吃团年饭。黄梅人的年夜饭极丰盛,一年中没吃过的,这顿饭里可以尝到。年夜饭的菜有很多讲究,例如:不论谁家,芋圆必不可少,“芋圆"谐音“遇缘" ,寓意新的一年能交上好运,寄托了一份美好的愿望。

鱼必须是鲤鱼,不能刮鳞。鸡必须是公鸡,忌”鸡婆还年”。鲫鱼必须有,鲫吉同音,合起来是又吉利又发财,6至8条,不刮鳞,用油煎过,但一般不吃,只是端出来,表示吉利相随,要到“上七日”再吃。

团年饭的餐具摆放也有规矩,人少的,都要摆上8到10副,象征十全十美。人多的,餐具要多于就餐人数,象征新的一年还会添人进口。团年过程中,彼此敬酒祝福,漫谈一年得失,长辈对小辈提出希冀,家长对子女进行安排,提出要求。子女们也谈打算、计划。

有的家庭,长辈会首先把鸡爪夹到主劳力的碗里,还一边说:吃拿钱爪,明年多拿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一家人其乐融融, 和谐温馨。吃完年夜饭,大人们就给小孩压岁钱。现在许多家长将子女的学费、零花钱也一并当压岁钱给了,让子女们自己支配,培养他们的理财能力,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不只是我们黄梅人大年夜守岁和出天方,整个汉民族差不多都是这样做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唐诗中对其描述不少。旧时,守岁的方式是全房族的人都聚在祖堂里,祖堂屋中央生一堆火,烧着大树干树兜,大家围着吃花生,瓜子,聊着天,天南地北,无所不及,嬉戏谑笑诙谐有趣,尽兴尽情直到天亮。

后来发展到在家生火盆,没有火盆的就用废铁锅装着炭火,一家子人围着火,长幼欢聚,相守到天亮,演绎着“天伦”这人世间的第一快乐。再后来,守岁便成了合理合法的打牌赌博的专门时间。再后来,守岁就是一家子人坐在电视机前,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从头到尾,一点不落。

新年钟声敲响后,午夜交正子时,人们开始打开大门,出天方,开门大吉,方方大利。整个城乡大地上空,爆竹声开始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历代的诗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简介

黄仲华,黄冈市黄梅县黄桥村人,资深律师,高级会计师,爱好法学、文学,现居广东。
【链接👇】黄梅过年习俗
黄梅的年味:辣酱蒸鱼
这个黄梅人被称为“东方铁娘子”,终身未嫁

黄梅文史哲 编委会

法律顾问:黄仲华(资深律师)

总编:李滨

特邀主编:汤燕春

主编龙静

责任编辑吕高智  李福登  柳景钢  程立祥

委员:余建新  张剑扬  陈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情乡愁系列传统节日过年(二) 除夕
记忆中的年味,怀念儿时的新年,也怀念那些过年的美好时光
文学看台1445 | 汕尾的春节*刘秀春:儿时的年味
【家在兴国】热热闹闹过大年 | 兴国传统习俗之过年(下)
[黄石文坛]张顺初的随笔《过年的记忆》
春节:南北传统年夜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