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门阵 | 爱是在理智,激情与欲望之间保持平衡

爱情是一种欲望,并处于理性即判断力之下,在《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在讨论爱情时,确定了关于爱情的原则和定义,他认为,有一种爱情是意在追求快乐和天生的欲望,另一种是意在追求至善的后天获得的判断力。

当我们在判断力的理性指导下追求至善时,我们有了一种指导,这种指导称作节制;

而当欲望拉着我们不合理地趋向快乐时,这种顺着欲望追求快乐的享受,被称为奢侈。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三个成分,理性,激情和欲望,三者之中,理性地位最高,激情次之,欲望最低,激情表面上看比较接近欲望,但实际上,激情它是非常愿意站在理性一边的,它是理性的天然辅助者(但可能被不良教育所败坏)。

在《斐德罗》篇中,柏拉图用“灵魂马车”的故事来比喻三者之间的关系:他把灵魂分为三个部分,一匹良马,一匹劣马,一位驭手。

驭手代表理性,良马代表激情,劣马代表欲望,在行走的过程中,良马比较懂事,要驾驭它并不要鞭策,只需要吆喝一下就行了。

而劣马容易冲动,看到美的对象时就会拼命的扯着马车向着爱的方向狂奔,于是驭手抓紧了马车的缰绳,控制劣马,以至马车不会翻车。

所以欲望需要理性来控制和引导,不能放任自流。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爱情,当相爱者之间迸发了激情之后,需要用理性来克制欲望,并把激情升华成统统追求真,善,美的一个过程,让彼此共同成长得更好。

所以理性与激情是共同塑造着这段爱情关系,这段关系成功的秘诀就是双方对对方的关怀以及对他们爱情的照料。

我认为,如果没有持续的关怀与滋养,任何爱情都不会存活,就像克勇和依依的故事一样。

克勇工作到深夜,回到家以后已经精疲力尽了,他一走进家门,他的妻子依依就迎接他,并询问他这一天感觉如何。

没等他回答,克勇的新秘书莎莎赶来了,莎莎把克勇忘记在办公室的文件带来了,她觉得这些文件可能很重要,所以她决定尽快送过来。

克勇很感谢莎莎的认真负责,并再三感谢她。

在旁边目睹整个事件的依依觉察到,莎莎非常喜欢她的老公,事实上,莎莎不只把克勇看作是她的上司。

然后依依开始回忆过去几周的时间内,她与克勇之间是否一切安好,有没有出现什么问题没有被发现和解决。

克勇和依依结婚已经11年了,其实和许多夫妻一样,他们也有自己的难题,但他们总能一起解决这些事情。

他们认为自己爱情婚姻能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彼此都很关注双方的关系,他们很早就知道两人之间的激情和强烈吸引力不会永远存在,维持对彼此爱意需要大量的努力。

比如,当他们遇到问题时,他们会立刻讨论它,而不是压制它,导致后来可能产生更严重的问题。

而且他们注意在每个月安排一些特殊场合的活动,以致他们不会陷入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中。

他们还会经常发信息和打电话,赠送小礼物,能经常让对方都感觉到被在乎。

在莎莎离开之后,依依把自己的担心和看到的情况告诉了克勇,这时克勇再三保证说他只爱依依。

虽然他同意莎莎很有魅力,但他对她没有超越工作关系的情感,他也不会让另一个人来破坏他们用心维护的美好关系。

他知道了依依的担心,为此,克勇建议他们应该出去旅游一下,可能最近工作太忙,有些忽略了依依。

依依非常开心,然后两人欢天喜地一起讨论应该去哪里旅游比较好,这就是理性与激情保持平衡的最佳组合。

生活永远不可能一帆风顺的,但是当你选择和那个人一起进入爱情婚姻的时候,就要做好准备,要知道除非持续地培育关系,否则很难保持牢固的关系的。

这种维护和双方坦诚沟通,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理性,因此,他们不会想当然地放任自己,而是会竭尽所能地确保这段关系能蓬勃发展,并克服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意外。

两人通过理性的解决问题后,激情又保持了跟进,所以他们会步调一致的继续幸福下去!

如果在爱情中,激情和欲望超越了理性会怎么样呢?

斐丽和男友已经通话几个小时了,现在已经是凌晨3点多了,在她睡眼朦胧地挂掉电话后,终于可以睡一会了。

斐丽的男友张伟回老家陪他奶奶去了,因为他奶奶住院了,年纪大了,可能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斐丽和张伟从大学开始约会到现在已经快三年了,他们一直都是形影不离,这次分离是近三年来第一次分开超过一个星期。

而这种分离让张伟感到特别痛苦,他总是渴望与斐丽在一起,每当他们分开时,失去斐丽的感觉总盘踞在他心上。

在过去的五天里,张伟一直给斐丽打电话,他们聊很多事情,事无巨细,什么都说,但张伟总会让斐丽向他保证“我不会离开你”后才结束通话。

没有张伟的日子,斐丽也会感到难受,但是在过去五天内,张伟在电话里对她所说的事情有好几次让她感到非常不安。

比如当张伟告诉她“没有你,我不知道该怎么活下去”的时候,这让斐丽感觉非常不踏实。

当他们在一起的时候,斐丽明显感到张伟对她的强烈依恋,因此,她认为他的依恋是他深爱着她的表现,而不是极度焦虑的渴望。

有时候她回想,人总会变的,如果有一天她不想和张伟在一起了怎么办?她不知道如果她最终决定结束这段关系时,张伟会发生什么情况。

这种后怕让她开始担心起来,她觉得张伟应该有除了她以外其他的生活,比如和朋友之间,和同事之间的,而不是整个生活只有她。

有一天在电话中,斐丽提了一下她的想法,她说:伟,你可以试着多交一些朋友,这样会让你不那么孤单。

结果张伟很敏感地说:你烦我了吗?我不需要什么朋友,我只要你。

斐丽怕再说下去张伟情绪激动,所以也没有再说了,而张伟对斐丽的依恋程度已经完全没有理性了,只有控制和拥有的欲望。

他会拼命抓住斐丽不放,如果感觉要失去斐丽,会让他陷入恐慌,他觉得如果没有斐丽,他将无法活下去。

在这种缺乏理性的情况下,这种控制和拥有的欲望会逐渐发展成破坏性的行为模式,就像有些情侣分手后,开始报复对方,或者自残,还有的就是变得滥情。

这就像没有理性驾驭的劣马一样,不顾一切撒野狂奔,最后人仰马翻,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爱是真善美,追求永恒

《会饮》篇中的苏格拉底提出的爱情,其实是一种灵魂渴望与真实幸福结合的观念。

苏格拉底将爱情论述为对美的追求,因为爱既不美也不善,所以爱不会是一位神,而爱又不是完全的丑和恶,所以她介于这二者之间。

爱是作为爱者而不是被爱者而存在,爱还是各种对幸福和善的期盼,我们只爱善的,美好的,不爱其他,从而也企盼善永远成为自己所有的善。

柏拉图认为,爱分为本质之爱与平凡之爱,本质之爱是最高的爱,只存在于“相”的世界中,其最终的目的是要获得“善”,是一种理念之爱。

本质之爱是对“美”本身或者美的理念的追求,以一种非理性的迷狂状态飞升到神圣的理念世界。

平凡之爱对应的是情欲之爱,是对美的形体的爱,也称之为肉体之爱。

平凡之爱也有低俗和高尚之分,我们都是饮食男女,大部分都是平凡之爱,如何让我们的平凡之爱能变得更高尚一些呢?

那就是要做到节制欲望,平衡理性与激情,那么平凡之爱也将温暖我们整个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十三)
笛卡尔论“心灵的激情”
柏拉图《斐德罗篇》文本解读
樊黎 | 柏拉图的人性论:《斐德若》论人类灵魂的起源
爱情,婚姻
要不要保持激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