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论.第24条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伤寒论》.24条)。

    作者:蒋远东

太阳病有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之分,太阳中风是一个虚证,有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的特点;太阳伤寒是一个实证,太阳伤寒虽然也有发热的时候,但它不汗出,而是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同属于太阳病,都有轻重之分,用药也各不相同。

本条讲的太阳病属于太阳中风这一类的病,也是风寒袭表,但它不汗出。这里的不汗出不是说它是太阳伤寒的麻黄汤证,是说这个太阳病有发热,恶寒,脉浮缓的特点,但它不体痛,呕逆,脉阴阳也不俱紧。它具有《伤寒论》第12条的阳浮则热自发这么一个特点,也就是第53条讲的,荣气和而外不谐这么一个特点,即阴不弱而汗不出。因为,第12 条讲了阴弱则自汗出,本条的太阳病,阴不弱,即血不虚,所以就不自汗出。虽然它不自汗出,但它仍然是一个太阳中风,因为这个太阳中风与第12条讲的阳浮者是相同的,但与阴弱者汗自出又不相同,所以,这里就用了一个太阳病来代替了这个太阳中风。第12条讲: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第53条讲: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与荣气共和谐。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从第12条后面服桂枝汤的将息中可见,第12条用桂枝汤也是针对太阳中风在无汗的情况下讲的。可见,本条的初服桂枝汤反烦不是把病认错了,也不是把药用错了,而是,病重了,药轻了。表寒不去,里热不出,是郁热在里不出来引起的烦是热,是表里不和,荣卫不和,心肺不和。从本条的刺风池,风府,可见,这里的烦不解是卫气相对于荣气来说卫气强了、荣气弱了,即53条讲的荣气和而不与卫气共和谐,所以,反烦不解。

风池和风府本来是足少阳胆经的两个穴位,从这两个穴位的名字中可见,风池和风府是人体气机的必经之路。本条的刺风池和刺风府就相当于《阳明病篇》第216条的刺期门,以泻其实也。风池和风府在后颈窝这个地方的两边,具体位置见《经络图》。

却是在的意思。却与桂枝汤则愈是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时候,先刺风池、风府,在与桂枝汤。太阳病在发热,发热,恶风或者说恶寒的情况下,服桂枝汤本来是不会烦而不解的,但是,这个太阳病已经到了脱离气分进入血分的这个阶段了,显的是太阳中风的脉证,走的是气分到血分的路。因为,当太阳病在气分的时候就会汗出,当太阳病在血分的时候就不会汗出。本太阳病具有太阳中风的特点,同时又有入里的表现,所以,才不汗出的。造成初服桂枝汤反烦的原因是病重了,药轻了。这个时候,就要先刺风池、风府以泻邪气,在用桂枝汤发汗则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发微》太阳篇013
《伤寒论》试解No.95
《伤寒论》读书笔记(思维导图)连载(4)
桂枝汤(1)
《伤寒论》13条讲解
伤寒论解读(连载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