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芍药,妖娆妩媚的五月花神

每年的四、五月,是芍药花盛开的时节。洋洋洒洒,蔚为大观的芍药花,装点着江南古色古香的园林,宛如一幅典雅脱俗、富丽堂皇的水墨画卷。满园的芍药花,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后的奇葩,一枝独秀,烂漫于五月,把园子打扮得缤纷五彩,让人流连忘返。

池塘边,假山旁,芍药花在不经意间睁开了眼,大大方方,楚楚动人,脉脉含情,就那么回眸一瞥,陶醉了整个夏初。一团团、一簇簇,争奇斗艳,红色的、白色的、粉红色的,交相辉映,将整座园林装扮得如此妖娆迷人。

芍药花开的是那样的艳,那样的浓。不知是春雨唤醒了芍药,还是芍药点染了春雨,花瓣上残留的水珠,更是将花朵装饰娇艳欲滴,让人心动。走到花丛旁,与芍药花亲密接触,小心地抚摸着那娇嫩的花瓣,鼻子凑近花蕊,闭着眼,沉醉在这香气散放的芍药花丛中。

园子中那一簇簇的芍药花,正盛开着欢声笑语,枝叶的亭亭玉立,花朵的彩色迸射出比牡丹更高傲的目光。和煦的清风轻轻吹过,芍药花随风摇曳,顾盼生情,送来了缕缕的馨香,沁人心脾,令人心醉,园内到处洋溢着初夏欢愉的气息。

芍药,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草本花卉,位列草本之首,是我国传统的名花,它也称为没骨花、婪尾春、将离草、殿春花。传说芍药是来自仙界的花,有一年人间发生了瘟疫,玉女为救世人盗取了王母的仙丹,她将仙丹撒下人间,结果一些仙丹变成了木本的牡丹,而另一些则变成为草本的芍药。

芍药与牡丹都不是凡花,它们是为了医治百姓而来到人间的,至今芍药还带着一个“药”字。牡丹与芍药的花叶根茎确实可以入药,牡丹的丹皮是有名的良药,而芍药更是滋阴补血的上品。古人评“以牡丹为第一,芍药为第二”,故芍药有“一花之下,万花之上”的“花相”美称。

芍药作为花相,并非浪得虚名,它自有一种沉稳谦逊的态度。芍药知道自己的位置,故它位列于草本之科。芍药知道自己的使命,它要烘托牡丹的雍荣,故它的花朵比牡丹的小。芍药处处不争,处处让步,让牡丹唱绝春天,而后才在立夏前夕款款绽放,花色虽不及牡丹,却也独有一番含羞娇俏。

人们常把芍药和牡丹作为姊妹花,在园林造景中,通常都将牡丹和芍药栽种在一起,使得园中的牡丹已经悉数落幕,芍药花正次第绽放。一花落去,一花开放,延伸了春天,带来了夏天,两花相依相偎,携手艳压群芳,为园中的景致增添了浓墨重彩的意境。

芍药与牡丹的花形相似的如同姐妹一般,有不少人总是将它们认错。但是,芍药与牡丹绝不会同时开放,特别是芍药,它不嫉妒,不攀比,牡丹开过之后,芍药才静静地盛开。也许这就造成人们只记住了国色天香的牡丹,却忽略了默默静开的芍药。

虽然芍药和牡丹的花朵颇为相似,但两者还是有不少的差别。牡丹为木本植物,开在四月中旬,叶子呈黄绿色,花朵硕大。而芍药为草本植物,开在五月初,叶子呈黑绿色,花朵较小,两者的花期相差近半个月。因此,民间素有“谷雨三朝看牡丹,立夏三看芍药”之说。

当人们在感叹牡丹的雍容华贵和春天的短暂时,芍药却钟情在自己的季节里,它不声不响地把夏天迎了过来。春日舒爽与温润,自是一年中最妥帖之时,而夏天的热烈和奔放总让人有些吃不消。作为花相的芍药,它用那份婀娜打开了入夏之门,于是芍药又被称为“五月花神”。

据说,芍药与牡丹是不可分离的,否则就谁都不会开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相信它们的默契是真实的。当芍药绽放之时,清香馥郁,招蜂引蝶,嘤嘤嗡嗡,一派热闹的景象,而它的身旁是早已凋谢了的牡丹,仅仅留下绿色的枝叶,陪伴着芍药。

在春末夏初,红英将尽,园里显得有点寂寞之时,芍药正含苞欲放。一夜轻雨后,芍药花更是婷婷婀娜,它的美一点也不逊色于牡丹,它兼具色、香、韵三者之美,让人为之倾倒。白色的芍药,纯洁素净,亭亭玉立;粉色的芍药,妖娆妩媚,楚楚动人;红色的芍药,群芳吐艳,风姿卓越。

芍药的花语是情有所钟,蕴含着难舍难分的多情,依依相惜的离别。自古以来,芍药在中国都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花”,故又称之为“将离草”。在《诗经.郑风.溱洧》中就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载。

男女之间有了爱的萌芽后,便掐朵芍药花赠予对方,以此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在古代,勺通芍,有约的意思;药,掐去草头也是约。芍药花对于玫瑰来说,它是柔弱的,却有抚媚之感,让人怜惜。赠送芍药,要的就是这样的感受,它很美丽,但也柔弱,它需要被珍惜。

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芍药花的柔弱就很符合传统中国男人对女人的审美,芍药就是仕女图上的女人,它不自立,但却渴望男人的怜惜,这种感受玫瑰花是无能为力的。这也映证了“立如芍药,坐如牡丹,行如百合”一词,可见芍药是那么的惹人喜爱。

芍药花开了,春天的气息慢慢冷却,初夏的感觉已经漫延开来,游园的人们大都轻衫薄裙,笑意盈盈,惠风和畅,花事宜人。千娇百媚的芍药占尽了五月风华,它嫣红欲滴血,粉面如含春,娇黄似面,洁白若冰雪。惹得我真想乘兴拈几句,无奈词穷才枯,江郎才尽。

虽然没能拈得一句诗,但文人墨客们因芍药的绚丽,写出的诗句还是让人回味的。诗人柳宗元在诗赞芍药:“欹红醉浓露,窈窕留馀春”,而诗人元稹则赞颂:“艳艳锦不如,夭夭桃未可”。芍药的艳丽是锦缎和桃花望尘莫及的,它既延续了牡丹的富贵,又自创一派风范,为自己赢得了花仙的盛名。

在许多诗人的眼中,牡丹雍容华贵,媚中含威;而芍药则是娇憨可人,芬芳可亲。诗人罗隐认为牡丹是:“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他说出了牡丹庄严、无情的名头。而芍药就不一样了,芍药是有情的花,诗人秦观曾写道:“有情芍药春含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芍药的香味淡雅,若有似无,给人清新怡人的感觉。芍药的花茎纤细,花朵硕大,摇曳生姿,具有弱女子般细嫩之美,也被人称作“没骨花”。秦观将芍药看作是有情的花,含苞待放的芍药好比挂着泪珠的柔弱女子,其脉脉含情的娇柔之态更加引人注目。

芍药花有多种颜色,但诗词中描写的多为红色,有“红药”之称。诗人元稹在诗中赞美芍药:“芍药绽红绡,巴篱织青繁丝蹙金蕊,高焰当炉火。翦刻彤云片,开张赤霞裹。”意为芍药绽放如红绸簇拥,花蕊是金丝蹙成。花红如燃烧的火焰,花瓣是彤云剪裁,张开如红霞包裹。

诗人张九龄在诗中说:“仙禁生红药,微芳不自持。幸因清地,还遇艳阳时。名见桐君箓,香闻郑国诗。孤根若可用,非直爱华滋。”描绘了芍药的外在美和价值,芍药是仙界之物,它有好的土壤和充足的光照,它被列入医师桐君的采药录,流传于《诗经·郑风》中,它的根可以入药。

诗人韩愈更是写出了芍药淡泊名利、不争春风的品格。他在《芍药歌》中说:“丈人庭中开好花,更无凡木争春华。翠茎红蕊天力与,此恩不属黄钟家。温馨熟美鲜香起,似笑无言习君子。霜刀翦汝天女劳,何事低头学桃李。

诗中赞美芍药天生就与其它的花卉不同,它是开在暮春时节的花,它不与其它花卉争奇斗艳。芍药的花色艳丽,形态娇美,秉性独特,它是由天上的仙女剪裁而成,它的翠茎红蕊是上天的杰作。芍药能坚持自我,学习君子之道,不追逐名利,不学世俗之道。

除了诗词外,在文学作品中,我最喜欢《红楼》中的“憨湘云醉眠芍药茵”。文中说:“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掉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的围着他。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这是一幅多么美妙而自然的图画,这也应该是大观园女儿们最美的风景了。酣梦沉睡的史湘云,躺在芍药花丛中,与芍药花相互映衬,湘云的娇憨纯真之态跃然纸上。我想这大概不光是曹芹的妙笔,还离不开芍药花的功劳吧,史湘云也更应该是芍药的化身。

园中娇艳欲滴的芍药,在风中摇摆,我仿佛看到了娇憨纯真的史湘云,楚楚怜人。世人皆爱国色天香的牡丹,因为它贵为花王,雍容华贵,艳冠群芳。而灿烂夺目的芍药花,如同牡丹一样的雍容华贵,一样的倾国倾城,染红了思念,染红了流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芍药是“五月花神”,也是群芳中对春的告别之花
十大名花之一,五月花神——芍药
花神芍药,名不虚传
芍药花---转载
被称为花神的芍药花,美则美矣
芍药,长着包子脸的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