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枫泾古镇,地跨两界的吴越名镇
userphoto

2022.11.28 上海

关注

我酷爱旅游,旅游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没了旅游,生活也会变得平淡无味。每逢假日,我常会寻找附近景点游玩一番,因生活在江南,水乡古镇自然成为我出游的首选。这次,我选择了枫泾,决定去这座吴越名镇寻找一份宁静。

枫泾位于上海西南的金山区,在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以枫泾镇内的河流为界,枫泾也就成为地跨吴越两界的古镇。因此枫泾就有了吴越古镇的美名 , 被称为“吴越名镇”和“吴跟越角”。枫泾南北分治的现象历经了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当时的枫泾南属浙江嘉善县,北归江苏华亭县。

当我走进枫泾,古镇的风貌尤如一坛存封多年的老酒,随着时间的久远而弥加醇厚芳香。相比同为上海古镇的朱家角来说,枫泾则多了几许沧桑的感觉。那斑驳的灰墙,体验出的是古镇久远的风味。那整平的石板路,聚集的是厚重的历史沉淀。

历来江南水乡被称为最有中国味的地方,而枫泾则是众多江南水乡中最有生活气息的一个。它没有其他古镇浓厚的商业气息,这里民风淳朴,生活闲适自然。我钟爱古镇游,大部分的旅游时光都给了古镇,这是因为在古镇看到的不只是风景,还是它那股闲适安静。

江南的水乡,在薄雾飘渺,船橹吱哑,河岸边穿梭人流所汇聚起那份富有生活气息的场景里,仿乎就是一幅慢慢细眼品赏的水彩画。枫泾如同其他江南古镇一样,一条中心河,风景就在河的两边,精华就是河上的桥,河两边的临水人家,勾勒出了一派江南水乡的水墨丹青。

走过“枫泾”石牌楼,沿着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在河街店铺间穿行。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街上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小弄狭长,庭院深深。

我流连于灰墙黑瓦石板路的枫泾河街,陶醉在幽静的小巷。临水的廊街中间一条弯曲的小河,河的两边是幢幢老宅,房子的横梁上悬挂着一排红灯笼艳的分外夺目。小河里一叶小舟在缓缓地撑行,手摇船橹的船家唱着吴越小调,为水乡古镇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岁月风化了河街的白墙黛瓦,倒映在穿街而过的一湾流水中,透露着斑驳苍老的痕迹。也正是这种古老斑驳的外观,吸引着我。走在青石铺就的路面,看着河两边枕水而居的民宅,青瓦盖顶的老房处处显现出古朴的风貌,踯躅于恍如隔世的老宅,水乡魅力竟相跃入我的镜头。

枫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周围水网遍布,镇内河道纵横,横跨水面之上的桥就有52座,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站在镇中心河道交汇处的虹桥上,向三面河道望去,更有“一望三座桥,三望九座桥”的景色。

水阜石阶边那泛起的阵阵波澜,荡漾着历史的记忆,使古镇原汁原味的纯朴与恬静的历史文化积淀,似乎越显得醇正与可贵,令人难以忘怀。河水绿波荡漾,偶有小船悠然划过,如此风景,感觉像是人在画中,“小桥、流水、人家”不仅仅存在于古诗词中,也存在于枫泾。

沿着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行在枫泾的老街上,走过一条条铺满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座长满青苔的石桥,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筑群顺长长的河街铺展开来。枫泾镇区规模很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是上海地区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河岸边家家房子都伸出河面,或重檐叠瓦,或骑楼高耸,或勾栏亭阁,或底层的近水楼台,层层石阶通向河埠,或倚朱阁、小轩窗,组成一道多姿的水乡民居风光,间或有大大小小的摇橹小船穿过夹河的临水楼台、石阶河埠,河面上水波荡漾,人景辉映。

走进这座江南水乡古镇,就好象荡漾在南国水乡特有的风景画中,水乡的风情总是给人带来身心愉悦的感受。古镇的民居不经刻意修缮,无需以旧翻新,脱落的墙皮,布满青苔的石阶,退掉油漆的栏杆,各种不起眼的地方无不透露着它的年龄,古朴而有味道。

登上镇东的泰平桥,俯视河边廊棚风光,长达1200米的廊棚逶迤地沿河铺展开来,大红灯笼高悬屋檐,廊下有人家门户敞开,或聊天、或做生意,一幅幅平实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这半岸的廊棚,可蔽风遮雨,下雨时不湿鞋,盛夏时不撑伞。

走下石桥,进入生产街,整条街满是一长排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的小瓦盖顶,黑色的小砖铺地,大红的灯笼在廊檐下悬挂着,古巷通幽。据说,明清时期,这条街上的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时家家门前都建有风雨廊棚,到近代时多已凋败,如今的廊棚多是重建的。

廊棚下是青砖铺就的阶埠,青砖泛着光,很凝重。走着走着会看到一条条幽深的巷子,泛黄的墙面斑驳着,露出了墙砖,看上去很有历史的沉重感。像这样曲折幽深的小弄,在枫泾处处可见。若是墙壁上再有青蔓垂下,雨天里便有了徐志摩《雨巷》里的意境。

踏着泛着青光的小径,任鞋根在上面哒哒作响,任心绪四处飞扬,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着。枕河而建的茶馆、酒肆、民居,多为传统的“短脊长檐”明清建筑,一半凭窗临水,一半搭桥挽街,古桥静幽中透出灵气,古宅默默中显示质朴,散发着江南水乡的情韵。

莫乃弄是枫泾一条有趣的小弄,弄特别狭窄,若二人相遇只能侧身贴胸而过。该弄原名“摸奶弄”,相传在古时,一些地痞流氓常在这条弄的狭窄处调戏妇女,经常乘机摸女人的胸部,于是这条弄就被人们称为“摸奶弄”。后来,人们觉得这有点不雅,于是就把“摸奶”两字的偏旁去掉,成了“莫乃弄”。

在江南古镇游玩,最喜欢的是那令人着迷的“小桥、流水、人家”韵味。枫泾水之美、桥之古、街之奇、画之精,不临其境,难言其妙,不踏石板老街,不探深巷幽弄,不走拱型石桥,不乘咿呀小舟,又如何体现“船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行走间,我被眼前的一道风景迷住了,这里没有游人的身影,有的满是画着农民画的建筑。一幢幢建筑物上,是一副副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的图画,这些图画多是反映农民、农村的生活,这就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山农民画”。

枫泾人热爱生活,浓郁的民间文化艺术,孕育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金山农民画,可以自由想象、任意发挥,画面清晰,明快,鲜艳,大方。除了农民画外,金山的蓝印花布、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也是源远流长。

枫泾也可以称得上是艺术之乡,浓郁的乡土文化孕育许多的艺术名家。在枫泾,金山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形成了国内罕见的一种地域文化现象。

枫泾的生活气息,不仅体现在当地人闲适的日常生活中,沿河两岸的民居建筑,都充满了令人着迷的慢生活味道。紧闭的木窗,栽着绿植的阳台,老旧的墙壁,布满尘土的角落。那蹭着民居静静流淌着的河水,默默地见证了枫泾居民的日常。

漫步河边,一边是河景,一边老民宅里开设的茶馆、咖啡吧,还有农家乐小饭店。沿河店铺的门面不大,但里面空间蛮大。这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枫泾的傍晚呈现于眼前,这里没有都市的霓虹,仅有一些细小的灯光作为点缀,处处都是宁静、祥和。

找了一家沿河而居的小食店,手捧一壶茗茶,找一处临水位置,坐在那吱嘎声响的竹靠背椅上,前面一张木方桌放了些小吃。吹着河面袭来的微风,看着水里倒映的灯光建筑,恍惚间,你会发愣,原来投影在水里的那个世界竟然这么好看,光线眩得睁不开眼。

在江南古镇游玩,我最喜欢的是那令人着迷的慢生活味道。在古镇的房檐下,依着沿河的栏杆,呷一口绿茶,悠闲地记住这十分平常的时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走浙地》千年乌镇
情致西塘
西塘,一座生活着的古镇,生活着千年活水
晨风清徐拂西塘
上海枫泾:吃蛤蟆的江南水乡古镇
难以置信上海还有这样一座古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