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申园,独具江南特色的仿古园林
userphoto

2023.03.21 上海

关注

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之后,原世博会场馆用地除部分用做商业外,另一部分被改造成上海世博文化公园,成为上海市民休闲娱乐的公共场所。为了使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得到更好的延续,园方在公园内打造了一座独具江南园林特色的“申园”。

申园位于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北区的黄浦江畔,园内掇山理水、筑房建桥,总体规划形成北山、南水、东园、西苑的布局。这片山环水抱之中的建筑群落,呈现出明清时期经典的江南园林风格,形象的表现了江南之态,传达了江南之魂。

进入申园,迎面是一座山形庭园屏风“杜鹃坡”,屏风是江南园林特有的构图手法,也称为障景。杜鹃坡因坡上种植了各色的杜鹃花,而被誉为园中八景之一的“醉红映霞”,每到春季这里繁花热烈,人游花中,宛如入画。

过杜鹃坡沿湖西行,水岸边的古木、古柯、石矶展现在眼前,表达了传统江南水乡临水而居的生活模式,这里是申园中八景中的“古柯晚渡”。此处周围水面开阔,若是傍晚时分,云霞倒映水面,更是为申园增添了一重夕阳晚渡意境。

转过杜鹃坡,更是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尽显坡后景色。环山抱水中的亭台楼阁,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杜鹃坡的背面由太湖石叠砌成巨大的假山,山体嶙峋,石洞曲折。山上佳木葱茏,石壁上瀑布悬挂,“枕瀑亭”立于山巅,形成申园八景中的“松石泉流”。

水是江南园林的命脉,一条界河将申园与公园分隔开来,再以三湖聚散串联其间。其中,东湖“莲池”内聚,西湖“丹枫湖”飘逸,南湖“映云霞”宽阔,另有泉、瀑、涧、潭组成的水景散布其间,又形成了堤、岛、矶、滩等各种水岸形态。

江南园林十分讲究布局,明末造园家计成在《园冶》中就有“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主。先乎取景,妙在朝南”之说。“玉兰馆”是申园的主体建筑群,它坐北朝南,定基于申园中部偏东,馆舍的形制庄谐并举,两进院落轴线周正、造型端庄。

玉兰馆因上海的市花而得名,馆舍分为两进,第一进为“玉兰庭”。玉兰庭方正雅致,粉墙黛瓦的院落中植有玉兰和桂花,寓意“玉堂春富贵”,也暗合了申园八景中的“玉堂春满”。也许是建园时间不长,玉兰树枝条稀疏,而一旁的桂花树则是枝繁叶茂。

第二进是“梅石庭”,不大的庭院内以粉墙为纸,以梅、石为墨,构成一幅“梅花满树知春早”的立体画卷。这正是江南园林之精华所在,山水、花木都能够在每座建筑间,自然和谐的揉合在一起,使园内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均能产生幽远的意境。

明代李渔曾说“开窗莫妙于借景”,这也是我喜欢江南园林的原因。江南园林多漏窗,漏窗是园林中最为旖旎的风景。仔细观察,这些窗棂上雕刻着富贵吉祥的精致图案,当窗棂与窗外的景色结合在一起,园中的景色更是被镶上了一圈雕花的边框。

“清音馆”是一座邻水的水榭,兼具休息和观演双重功能,它以牡丹观赏和戏曲表演为特色。坐于榭中,前可赏墙边的春梅图,后可观池对岸牡丹庭的戏曲表演。每当有表演时,水榭风来,余音绕梁,江南风韵与传统曲艺有机融入园中,为游人带来了赏心悦目的体验。

与清音馆一水之隔的“牡丹庭”,是以太湖石堆叠的假山胜景,山上种植牡丹、松柏。假山高处建有“露香亭”,周围则环以曲廊,极具古典画意。临池一侧叠石成台,是园内进行戏曲表演的地方,清音馆与牡丹庭共同组成了申园八景中的“曲韵天香”。

走过玉兰馆东侧一道圆形拱门,便来到莲池畔的水榭中,屋檐下悬有“松石泉流”的匾额。透过水榭,可见一水之隔的太湖石假山上瀑布飞泉,水声潺潺,莲池中倒影着亭台楼阁,四周松竹围绕,各色花朵交相辉映。

莲池畔的邀月堂,与松石泉流一水之隔。立于堂前,或观赏假山瀑布,或凝视清澈池水。眼中所见,远近高低,各有丰姿。虽然申园是座仿古园林,但园中建筑巧借莲池之水,临水而建,使得园景水景相映成辉,平添了一分柔媚。

申园在营造中传承了传统园林情景交融、步移景异的手法。我就这样停停走走,边走边看,不知不觉又一拐弯,莲池在这里以一条小溪的形态展现眼前,一座名为凝翠锁烟的廊桥横跨小溪,桥的四周尽是柳绿桃红,占尽了满园春色。

“竹深梅清”是莲池畔的一座临水厅堂,这里是申园售卖文创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商铺,游人在此可以挑选到自己喜爱的小物件及伴手礼。厅堂之外的景色更是诱人,茂林修竹,梅花点点,其小巧玲珑的布局尽显江南园林的灵秀。

竹林碧潭边的“竹里轩”,是申园中极幽雅清凉之境。竹里轩周围遍植修竹,水边斜探梅花,构成了宋代诗人向子諲“竹里一枝梅,雨洗娟娟静”的意境。清雅的池水边,池底藻草可见,岸边植有鸢尾、红蓼,此处是春赏梅花夏赏荷的绝佳处。

申园在建造中传承了许多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申园八景中的“烟雨蓬莱”就是采用了“一池三山”的中国园林传统格局。位于申园西侧的丹枫湖中筑有三座小岛,分别为“蓬莱、方丈、瀛洲”,这三座小岛代表了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三仙岛。

丹枫湖畔的“烟雨楼”,四面凌空,孤悬于水北山南,重檐歇山顶的楼阁造型干净而洒脱。烟雨楼的楼前波光粼粼,楼后遍植花草,这里是游人登高远眺之处,楼上可以欣赏到整个申园的全景,楼下则是人们小憩休闲的地方。

“水木清嘉”是丹枫湖边一座古色古香的水榭,这里也是游客喜欢小憩的地方。坐于水榭中,可以看到不同方向的园林场景,湖中的楼阁、水榭、三仙岛倒影清澈,假山石上的亭子小巧玲珑,并有泉水不时从山石中流出。

坐于榭内观望整座园林,可见申园整体上为山环水抱、水分山围的立体、复层山水架构。一道堆叠环山自西而东,起伏蜿蜒,形成申园三面环山、中部平坦的围合空间。北山宽厚高大以土砌筑,东山则以土山戴石之法堆叠而成,使得山体西侧峻急而陡峭。

申园北山是园林的最高点,这里有逶迤横陈的山体,茂密的变色林木。山巅建有重檐六角的“一览亭”,在这里既可一览园外繁华的都市,也可一览园内美丽的风光。据说,秋季日落时分,最宜亭内赏景,因此这里也被称为申园八景中的“秋江落照”。

而申园八景中的最后一景“荷风鱼乐”,则位于申园的西入口处,它主要由五曲桥、月洞门、藕香榭、南湖“映云霞”组成。每到夏天,五曲桥边及藕香榭旁长满了荷花,映云霞的水中游鱼嬉戏,水面上荷叶甜甜荷花飘香,游人至此如行画中。

漫步申园,亭台楼阁依次进入眼帘,让人瞬间感觉从大都市回归到古朴典雅的江南之境。生态自然永续、文化融合创新、市民欢聚共享,“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在申园得到完美的演绎。“申”源自上海的简称,园以申为名,意为传承上海的城市精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十大私家园林
描写园林的词语和句子
“江南四大名园”是哪四座?除了拙政园和留园,你知道另两座吗?
说园道林(28)——寄畅园
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二】
苏州园林,藏着中国人最高级的审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