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华千古仰高风,丹心碧血为人民
userphoto

2023.08.07 上海

关注

龙华烈士陵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西路180号,它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纪念阵亡将士的血华公园。1927年,国民党在公园西侧建立了淞沪警备司令部,内设看守所,数以千计的革命志士曾被关押于此。

195251日,上海市政府将血华公园改名为龙华公园。1985年,沪警备司令部旧址、龙华公园、烈士就义地原址合并为龙华烈士陵园,陵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龙华烈士陵园门外广场东侧立有一块巨大的红岩石,象征着革命烈士英勇不屈的精神。走入大门,穿过门后的香樟林,是一条宽阔的南北主轴线,主轴线逐层升高并连接着陵园中部的瞻仰广场。

瞻仰广场正中,一座用红色花岗石筑成的纪念碑托起在鲜花之上,纪念碑的正面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丹心碧血为人民”,碑的背面镌刻着“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碑文”。

宽阔的瞻仰广场两侧,映入眼帘的是两座矗立在草坪上的主题雕像,这两座雕像主题分别是“独立民主”和“解放建设”,两座雕像是由雕塑家叶毓山创作的。

两座雕像反映了数百年来上海人民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建设所作的牺牲、奉献和成就,每一位来到这两座雕像面前的游客,无不被其所表现的深刻内涵和艺术魅力所打动。

“独立民主”雕像塑造了上海百余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和事迹,“解放建设”雕像刻画了国家建设时期的上海人民在烈士精神鼓舞下的英姿风范,这两座雕像是龙华烈士陵园的标志性雕塑。

纪念碑后面是呈金字塔形的龙华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内设有8个展厅,以大量的文物、照片、图片、文字,展示了自鸦片战争以来,为独立、民主、解放、建设而战斗和牺牲在上海的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在瞻仰广场周边的绿地树丛中,立有三座大型雕像。“五卅惨案”雕像,是由雕塑家王克庆创作的。雕像依青松为屏,造型生动,气势雄浑,突出了上海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势力和追求平等自由的悲愤与怒吼。

1840年以来,在上海涌现出许多的少年英雄人物。这些少年英雄,有的留下了姓名,有很多人却永远无法查知其姓名,历史虽然逝去,但他们则活在人们的心中,为了纪念他们,专门为其塑了“少年英雄”雕像,

“解放上海”雕像,反映的是解放军进入上海时,受到上海市民夹道欢迎的情景,其背景部分是造型抽象的高大锻铜装饰,犹如当空舞动的飘带,烘托出上海解放的主题。

由青铜人物群像与汉白玉浮雕组合的“万众一心”雕像,塑造了上海人民抗击日寇侵略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气概,整座雕像仿佛是一部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基调,谱写的恢弘的民族抗战交响篇章。

无名烈士陵墓位于烈士纪念馆后面,这里是龙华烈士陵园南北主轴线北端。陵墓面南背北,为一弧状绿坡,坡间横卧着气势恢宏的花岗岩纪念雕像,雕像前用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平台中央,是彻夜不灭的篝火

无名烈士雕像是一个巨大有力的人物身躯,半露于地面,半埋于地下,其背脊发达有力,左臂奋然力举,犹如擎天柱一般让人觉得震撼。据说,这里安葬着271名在解放上海中牺牲,没有留下姓名的解放军战士的忠骨。

无名烈士雕像左侧是烈士墓区,在上海人的心目中,这里是一个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方,这里安葬着包括罗亦农、赵世炎、林育南、顾正红、李求实等在内的革命烈士853名。

烈士纪念堂造型别致,墙面镶有“百年英烈历史”大型浮雕,堂内有题为“碧血”的大型瓷版画。烈士纪念堂里安放着593位在上海和平建设中牺牲烈士的骨灰,其中有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牺牲的上海籍烈士。

龙华碑林在陵园东侧,碑林由两座碑亭、四座碑廊、两座碑墙和花坛草坪组成。两座碑亭为方形攒尖顶,亭中立有一根碑柱。两座碑墙,一墙镌刻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一墙镌刻烈士诗文29首。

龙华碑林内修竹茂密,青草如茵,碑石成林。碑林中建有喷水池,其云雾状的喷水池在阳光下显现出绚丽的七色彩虹,从而渲染了气氛,烘托了雕像、碑亭、碑廊,大大地增强了艺术效果。

位于碑林入口处的“且为忠魂舞”烈士群雕,雕像以龙华烈士为原型,以毛泽东《蝶恋花· 答李淑一》词中的意境,采用写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揭示了“死难烈士永生”的主题。

雕像正面为英烈群像,再现了革命者在国民党反动派屠刀面前毫无惧色,正气凛然的英雄气概。雕像上方塑造的“飞天”造型,给人以“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的联想意境。

走出翠竹葱茏碑刻林立的龙华碑林,便来到了陵园东侧碑林与遗址区交界处的“四一二殉难者”纪念广场。广场两边屹立着“四一二殉难者”雕塑,浮雕墙体为浅灰色花岗石,其阳面安装着高浮雕的铸铜群像。

这组大型雕塑由三块花岗石与铸铜浮雕组合构成,第一、二块浮雕墙联体合一,高低组合成L字型立于广场东侧,第三块浮雕墙则横立于广场北侧。浮雕人物写实严谨、逼真、丝丝入扣。

这组雕塑以简捷的造型,洒脱浑厚的塑造手法,概括地表现出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政变,血腥屠杀上海工人纠察队和进步群众,以及上海工人阶级顽强抵抗、英勇牺牲的壮烈史实。

国民党凇沪警备司令部,原为松沪护军使署和淞沪商埠督办公署。19273月,国民革命军占领上海后,在这里成立了沪警备司令部。1937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淞沪警备司令部随着人员的西而撤销。

淞沪警备司令部是南京国民政府在上海的最高军事机关,淞沪警备司令部的门楼有两层,中西样式,墙体顶端设有堞口,楼台上设有岗楼,这是当时除龙华塔外最高的建筑。

司令部内有重兵驻防,设有军需处、总务处、副官处、军法处、审讯处、龙华看守所等机构。其中,龙华看守所也称龙华监狱,是关押革命志士的地方。1927年到1937年,数以千计的革命者曾被关押于此。

龙华看守所原为松沪护军使署军法课陆军监狱拘留所,监狱四周环绕着高墙,墙内还设有内墙,将看守所分隔成东西两部分。西部为营房、外门卫室、探监处、看守所厨房和犯人厨房。

东部有内门卫室、犯人就诊室、办公室、3幢男牢房、1幢女牢房组成。男牢房由东往西并排排列,并以“天”、“地”、“人”称呼每幢牢房。每幢牢房的入口均是厚重的铁门,我初见牢房还以为是3幢库房。

进入铁门是一条笔直的走廊,走廊两侧各有5间囚室,走廊尽头设一简厕。每间囚室设有双层铺,整栋牢房除尽头有一通气用的小窗外,室内终日不见阳光,仅有这扇小窗透进一丝微弱的光线。

1934年春,关押在男牢的一位革命者在铺位的墙上写下:“龙华千古仰高风,壮士身亡志未穷。墙外桃花墙里血,一般鲜艳一般红。”这是龙华监狱里遗留下来的最著名的诗,也对龙华烈士品格与精神的生动写照。

烈士就义地位于龙华看守所西北约百米处,这是当时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军法处的刑场。当年敌人把革命者押出监狱后,待他们走过小木桥,就开始了疯狂的屠杀,烈士们倒在了血泊之中。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起,龙华这片土地上就倒下了许多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和优秀党员。龙华烈士陵园里安葬着1700多名革命先烈,其中就有7位中央委员牺牲在龙华,首届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有4位牺牲在龙华。

19298月,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彭湃、杨殷,中央军委委员颜昌颐,江苏省军委干部邢士贞在龙华英勇就义,后人敬称他们为“军委四烈士”。两年后的8月,中共中央农民部副部长杨匏安,也在龙华英勇牺牲。

在众多龙华英烈中,最著名的是“龙华二十四烈士”。19311月,国民党军警和公共租界巡捕破坏了中共秘密联络点,36名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被捕。他们受尽酷刑,忠贞不屈,有24人于27日晚在龙华英勇就义。

1950年,上海市府在此挖出18具完整的遗骸和数具不全的骨骸,有些骨骸上还有手铐、脚镣。其中有一件被子弹穿透尚未腐烂的毛背心,经辨认确定是“左联”五作家之一冯铿的遗物,从而确认挖出的是二十四烈士的遗骸。

每年三月,龙华的桃花开了,落英缤纷,与龙华古塔交相辉映,这里是上海历史上有名的赏花胜地。然而就是在这里,面对白色恐怖的威胁,龙华烈士们用生命践行了对国家、对民族、对信仰的无限忠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
南县一烈士17岁就义,至今身处异乡,大家一起帮忙找到其家人!
建筑可阅读 | 走一走“初心大道”,瞻仰这座红色革命遗址
2017年11月12号-上海徒步第44回(群徒步第10回)龙华 徐汇滨江
雨花台烈士陵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