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夹江千佛岩,青衣绝佳处的石窟遗存

人们常说,蜀中名胜甲天下,但其中尚有不少鲜为人知的蜀中幽景,在近年才显山露水地走进人们的视线。在四川夹江县的青衣江北岸,就有这么一处蜀中古迹,它就是夹江千佛岩。

夹江千佛岩山雄水秀,古迹众多,明代的曹学佺在《蜀中名胜记》中称它为“青衣绝佳处”。这里的佛文化浩瀚精深,石刻造像精美,神态逼真,显示出了我国古代石刻、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平。

我怀着猎奇心理,出夹江县城向西大约5里,来到了隐藏在青衣江边的千佛岩,此时宽阔的江面上,淡淡的晨曦还笼罩在水面。穿过石头搭建的牌坊,踏着古老的山道,来到一撇古香古色的老街。

不长的老街越走越窄,钻出这条弯弯的街道,就是千佛岩遗址了。在这里除了可以观赏古代遗留下来的各种摩崖石刻外,从千佛岩下流过的青衣江也值得一览,清清江水与千佛岩共同组成了一处绝佳的风景。

据考证,夹江千佛岩开凿于隋代,兴盛于唐宋,并延继到了明清,是一处开凿时间较长的古石刻造像群。进入景区后,沿江的石壁上开始出现几窟零星的石刻造像,这些石刻造像虽然不集中,但也算雕刻精细。

前行不远,在古道旁有一块被称为望龙坪的平台,平台旁立有一块石碑,明代嘉州知州郭卫宸有诗赞曰:“江头一块石,独立不能移。相彼波流者,谁将砥柱之。而渔纲竞急,以济舟难迟。”

这诗中所称的“一块石”,是指此处江水之中,有一块形如龙头的奇石。据说,每到涨水季节,奇石便会因水流的冲击,犹如鲸一般喷出一股水柱。也许是奇石底部的孔洞被泥沙堵塞了,近年没有再出现奇石喷水的奇观。

青衣江如一匹素练蜿蜒而来,两岸山峰耸峙翠岭绵延,江边崖壁如削奇险峭峻,江中龙脑砥柱惊涛翻滚,岸边佛像石窟密如蜂房。在古代的夹江十景中,就包括了千佛岩的“千佛胜境”与“龙脑巨浪”。

望龙坪所在的位置是古代的铁石关,这里是古代重要的陆路关隘。铁石关古道南临百尺深渊,北依千仞绝壁,铁石关凭仗其险要地形,与江对岸的陡峭岩壁隔河对峙,形成了一道天然屏障,扼守着一江青流,这也是夹江名称的由来。

千佛岩所处的位置是古代出益州,经嘉州到宜宾的险要隘口。据说,《三国志》和《华阳国志》上记叙的南安峡口伐黄元之战,就发生在这座铁石关隘。如今,在望龙坪前立有一座“铁石关隘”的牌坊。

过古关隘下行,便是秦汉古栈道遗址,古栈道上的石阶是直接开凿在岩基上的,这些石阶历经千年依然显现出它原有的风貌,这段沿江古道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南安平乡明亭大道”。

千佛岩所在的江岸也被称为“泾口”。据说,泾口之名始于战国的秦,当时秦惠王灭蜀后,为巩固对新征服地区的统治,从陕西的泾水流域向蜀地迁移了大量的移民,其中有一部分移民来到了夹江的青衣江畔。

这些移民虽迁居蜀地,但对故土仍然念念不忘,常常思念故乡的泾水,并视青衣江水如泾河之水,因而以“泾口”之名称其迁居之地。在千佛岩的石壁上,还镌刻着明代吏部郎中张庭手书的“古泾口”三个大字。

过古关隘后就进入了千佛岩的核心地带,红沙石岩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但这些石窟造像毁者多,全者少,一些不易登临的石窟中造像保存的较好。单从艺术的角度上看,这些造像雕刻精美,神态逼真,极具艺术魅力。

古栈道边上的石壁上,共排列有162龛摩崖石窟,龛中共有2400余尊石刻造像。这些石窟造像排列的错落有致,少的一尊独占一窟,多的则是上百尊集于一窟。

石窟造像大的可逾丈,小的不及尺,造型优美,雕刻精致,线条流畅,衣纹贴体,姿态各异,表现出中国古代高超的石刻艺术造诣。只要细看,不难看出这里的造像多数为唐宋时代所刻,前后历时约数百年。

从造像线条的豪放便知是唐代遗物,那些线条细腻的便是宋代雕塑了,因为唐人崇尚豪情,宋人追求细腻。高处的造像基本保存完好,可矮处的造像命运就不同了,有的不见了头,有的身子不全,总而言之,惨不忍睹。

千佛岩的造像镌刻精美,栩栩如生,使人赞叹不已之余的遗憾是许多造像的头部缺损。据《重修千佛并灵泉记》碑刻记载,这些造像缺损头部的真正原因是清代一位官员好心办蠢事造成的。

清康熙年间,夹江县尉王定弢见千佛岩的造像头颅毁损剥落,于是招募制作造像头部的工匠,将千佛岩中许多损毁的造像换成了陶瓷头首,并饰以彩绘,不留镶嵌痕迹。但数百年后,这些陶制的造像头却因风化而荡然无存。

千佛岩的造像虽然塑造的多是佛像,但造像的形态却十分生动,皆具有各自的性格特征,许多造像可以称得上是唐宋雕像中的精品。就拿造像中的观音来说,也都有着不同的丰姿。

圣观音容貌俊秀,娴静虔诚,手拿净瓶,丰肩裸臂,显得亲切又不失尊严。千手观音结跏趺坐在莲花上,脸庞俊美,目光慈祥。数珠手观音身着无袖天衣,亭亭玉立,飘然欲动,恰是唐代美女的化身。

在古泾口的石梯旁有一龛大佛造像,这是千佛岩造像中最大的一尊佛像,也是千佛岩标志性的一尊佛像,佛像高约3米,其造型优美,比例适度,形态与乐山大佛相似,这龛佛像是千佛岩中唐代造像的精品。

据说,这尊大佛造像是乐山大佛的弟弟,大佛的两只脚上可以站立一个人。大佛的两边分立着两尊胁侍菩萨,胁侍菩萨的服饰华美,衣纹流畅,肌肉丰硕,神态逼真。

在大佛之上的一组龛窟保存较为完好,这是四川地区佛教龛窟中非常流行的天宫图,表现的是一组繁复的佛教天宫情景画,人物众多,层次分明,展现了古代石刻艺人的高超技艺。

在众多的造像中,我看到一尊占据整座龛窟的供养人造像。供养人就是出资开凿龛窟的人,为了表示虔诚、留记功德和名垂后世,将自己的雕像建在佛龛的边角或者侧面,这些雕像也称为供养人像。

游览中,我看到了一篇镌刻在石壁上的官府公告。这是清代夹江县令镌刻的“禁止上下一带开厂打石如违严究”的文物保护禁令,也是千佛岩最早的文物保护官方告示。

据说,宋明两朝也曾在千佛岩建造过佛像保护亭。可以说,千佛岩自开凿以来,就受到了历代官府的重视,他们为了保护千佛岩的造像,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

除龛窟造像外,这里还有琳琅满目的历代题刻。千佛岩西端的“万咏岩”上,无数的题刻或赞山水之秀,或抒揽胜情怀,不乏辞美意雅、雄浑秀丽之作。这些苍劲俊逸的摩崖题刻与姿态各异的龛窟造像,构成了千佛岩的文化景观。

在千佛岩不仅能看到精美的龛窟造像和书法题刻,还能耳濡目染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凝重和凝结。秀臂如怀的青衣江将崖山轻轻揽住,有翠竹黛松森布其上,面山而立,远山近水迷离如梦。

在万咏崖峭壁上刻有“振衣岗”三个硕大的字,这是明代嘉靖年间夹江名人张庭书写。“振衣”语出晋代诗人左思《咏史》:“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为保持自身高洁,去除精神尘污。张庭深感当时吏治败坏,书写“振衣岗”,意在警醒过往官吏。

游览间,我看到居住在这里的民众,每日从古道上拾级而行,与佛,与山,与水,与林,共生一幅图画,营造出一种裕足安宁的气息,其情境贴近而古雅和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夹江千佛崖:青衣绝佳处 步步莲花生
青衣佳处千佛岩, 灌溉世遗东风堰
夹江千佛岩
去过峨眉乐山却没去过夹江千佛崖,是一种遗憾
云冈石窟
相比乐山大佛,这个位于“青衣绝佳处”的千佛岩造像则别有风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