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州城文史】卢宗哲与《金瓶梅》的关系


卢宗哲(1505—1574),明代诗人。字濬卿,号涞西。明德州左卫(今山东德州)人。谙于经史,少有大志,嘉靖十四(1535)考中进士。授翰林检讨,历南京国子监司业,累官光禄寺卿。不受严嵩笼络,后当擢户部侍郎,为嵩所格,罢归。

著有《焚余草》行于世。 [1]  本    名 卢宗哲 所处时代 清 出生地 山东德州 主要作品 著有《焚余草》 卢宗哲,字浚卿,号涞西,卢经三子,嘉靖七年(1528)中举,嘉靖十四年(1535)会试第十名,成进士,选庶吉士,两年后授翰林院检讨,严嵩秉政,欲笼致之,不附,屡遭严氏父子排挤。出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南京尚宝寺卿,太常寺卿等。

嘉靖三十五年(1556)始推为南京太仆寺卿,累官至光禄寺卿。时朝廷采买,偿付不及时,贾人苦之,卢宗哲悉以现金偿之。后当擢户部侍郎,为严嵩所格,遂托疾辞归。于今德城区新湖办事处芦家井街筑府第,橐仅四十金,招子卢茂示之曰: “此吾二十年宦装,可受之。”年七十卒,与原配谭孺人、继室刘、魏二孺人合葬于城西南原卫水之阳(今德州运河技术开发区运河街道办事处芦庄村西),尚书德平(今属临邑县)人葛守礼为撰墓志。

卢宗哲处世严毅方正、不徇私情,以诚待人,诗稿甚多,晚年焚之,曾孙卢世辑刻为《见宾堂集焚余草》。程先贞序云:“太史文章高美,致使人主亲洒翰墨,特赐评骘,非不彬彬郁郁,倾动一时,而尽委之祝融,惜矣。然公诗昌明骚雅,响中鸣球,盛世之音在焉。如物之有光,气不可掩也。”如其《赠张锦衣》诗云:“朝乘节钺下层霄,霜满熊幡意气饶。路绕黄河山簇簇,风连青海草萧萧。油幢对月闲吹角,铁骑乘冬便射雕。为振诸蕃莫轻入,临戎今是霍嫖姚。”手法凝炼老到,沉雄顿挫,尽显苍凉浑厚的边塞风貌。 [2]

卢宗哲,字濬卿,自号涞西公,德州左卫人,自幼聪敏,才华出众,少年时代路遇一位道士,道士吃惊道:“此儿贵人,官至三品。” 稍长,拜师学艺,精通文学词赋,德州的一些饱学之士都自愧不如,就连著名的郡丞姚文清也叹道:“我不及也。” 

嘉靖七年(1526),山东乡试,卢宗哲考中举人,嘉靖十四年(1526),考中进士,世宗皇帝在文华殿问策面试众进士,卢宗哲以文彩出众被选为庶吉士,首辅李时负责月试庶吉士,每读到卢宗哲的文章就赞不绝口,咄咄称奇,称赞他为“卢吉士”,因此,卢宗哲名声大噪。

嘉靖十六年(1537),卢宗哲被授为翰林院检讨,世宗皇帝敕封卢宗哲父亲卢经,卢宗哲奉旨接父亲卢经进京后,朝廷命他主持山东乡试,偏偏这时,卢经受封之后患病去世,卢宗哲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卢宗哲的母亲崔孺人又去世了,卢宗哲伤心欲绝,哀毁骨立,返回德州丁忧三年。嘉靖十九年(1540),卢宗哲返回北京仍然任翰林院检讨。

嘉靖二十年(1541),卢宗哲参加朝廷大试,为国家选取了一批人才。嘉靖二十三年(1544),卢宗哲参加编修《大明会典》,嘉靖二十六年(1547),卢宗哲擢升为南京国子司业,代理大司成,嘉靖三十年(1551),卢宗哲任职期满回北京述职,此时,正是严嵩、严世蕃窃权执政时期,权倾天下,很多人为了巴结严氏父子向他们行贿送礼,以求升官。卢宗哲厌恶严氏父子窃权误国,坚决不肯随波逐流,说:“岂有携金卢宗哲?” 严嵩恼羞成怒,说“先生再回南京吧” 。

卢宗哲正色答道“我是来述职的,不是来求升官的。”  严嵩更加嫉恨。卢宗哲被派回南京任尚宝卿,又改任通政参议。三年之后,任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嘉靖三十五年(1556),卢宗哲改任南京太仆寺卿。嘉靖三十八年(1556),卢宗哲任职期满,大臣们推荐他任户部侍郎,严嵩暗中阻挠,卢宗哲气愤不已患病辞职,临行前,他指着行李对妻子和儿子卢茂说;“我为官二十年,仅存四十金。”妻儿相对哭泣,卢宗哲坦然自若。

卢宗哲回到德州又生活了十五年,临终前欲将自己的手稿付之一炬。卢宗哲生于弘治乙丑二月二十一日,卒于万历二年四月二十七日,享年七十一岁。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首,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最有争议的长篇章回小说,他用辞藻华丽的笔法赤裸裸地描写了男女之间的情欲性爱,将人类最大的隐私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人惴惴不安。所以,惹出很大的争议。有人将它冠以奇书,有人将它冠以淫书。自从它问世以来饱经沧桑,屡遭禁毁,被列为中国第一黃色禁书。

作者大概早已预知未来,担心给自己家人带来祸端,不敢署自己真名实姓,而以 “兰陵笑笑生”冠名。因此,数百年来,关于谁是《金瓶梅》的作者一直争论不休,学术界对于其作者一直有不同观点,有:王世贞说、屠陸隆说、徐渭说、李开先说、王秩登说等等。无论那个说法都没有确凿的证据,难以服众。但是,很多研究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那就是《金瓶梅》中含有大量的山东方言,作者必是山东人无疑。

鲁迅先生曾说过:“《金瓶梅词话》……对话却全用山东的方言所写。” 郑振铎先生也说:“我们只要读《金瓶梅》,便知其必出于山东人之手。”因此,关于谁是《金瓶梅》的作者?必须在山东人中寻觅。笔者多年研究明清以来德州籍文化名人,发现了诸多重要线索,认为《金瓶梅》的作者是德州人卢宗哲,今公布所掌握的线索,与读者共同商榷。

1.卢宗哲自幼勤奋好学,通晓经史,记忆超群,“负俊才,有奇质” 。明嘉靖十四(1535)考中进士后,因文采出众深受世宗皇帝赏识,被选拔为庶吉士,是嘉靖年间的大名士,就连当时的宰相李时也称呼他“卢吉士”。

 卢宗哲在翰林院当检讨有机会广览群书,自身具备文学创作的能力。况且,他的生卒年代恰好是《金瓶梅》成书的年代。卢宗哲最符合学者们界定的三个特点;(1)生活在明代嘉靖年间。(2)是“嘉靖间大名手笔。” (3)是山东省籍人 。《金瓶梅》中有很多的词曲、笑话,这都符合卢宗哲,“善古文歌诗” 的特点。

2. 卢宗哲有创作《金瓶梅》的动机和时间,书里描写的宋朝大奸臣蔡京父子,实际上是影射严嵩、严世蕃父子。卢宗哲为人刚正不阿,清正廉洁。他在任职期间痛恨严嵩父子专权误国,他拒绝向严嵩父子送礼,遭受到严嵩父子的百般刁难,备受排挤,仕途数遭挫折。他在内心里仇视严嵩父子,却不能卵击石,无力以与之抗争,因此,他借患瘘痹病为由辞官,闭门谢客,在德州旧宅隐居15年,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这部奇书。

3. 据卢宗哲墓志铭记载,卢宗哲“善古文歌诗” 。他从嘉靖三十八年辞官后隐居之后,直是笔耕不辍,他原本写有大量的著作。据卢宗哲儿女亲家、左都御史葛守礼记载:“平生著作甚富,然匿不自名。” 葛守礼在这里说出了一个秘密,明确指出卢宗哲著作“匿不自名” ,这是一个非常有力的佐证。

而且,卢宗哲在去世之前还亲手焚毀了20卷手稿,为此,卢宗哲的儿子叩头哭泣劝阻。卢宗哲则说道:“雕虫小技,故人乃覆酱瓿,何至悲也。” 卢宗哲著作不肯著名而且还要焚烧手稿,符合人们的对《金瓶梅》作者的研究与分析。


 4. 书中通篇都是山东德州地域特有的方言和顺口溜,例如:“两腿剌八着”丶“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丶“大妗子”“杌子”丶“奏饭”“汉子”丶“爹”丶“奶”丶“浪”丶“洋沟里”丶“羊角葱靠南墙越发老辣”丶“浪摆” 丶“打发”等等,这都是德州区域独特的称呼,至今仍然是在广大农村流行通用。卢宗哲在南京做官十多年,他也会说-些江南的话,所以,书中出现一些南方话是不足为怪的。


5. 《金瓶梅》第十七回;“宇给事劾倒杨提督” 这段故事,实际上是写嘉靖四十一年年刑科给事中李瑜上疏弹劾杨选的故事。杨选山东章邱人,时任蓟辽总督、兵部侍郞。嘉靖四十一年十月,20多万蒙古骑兵突然从墙子岭、魔刀峪破关而入,攻城略地,大肆抢掠顺义、三河等地,老百姓死伤惨重。世宗皇帝震怒,杨选被当替罪羊冤杀,卢宗哲是在这里为杨选鸣冤叫屈。


6. 《金瓶梅》作者署名为“兰陵笑笑生” ,给世人留下了一个千古难解之谜,让世人争论了數百年。其中,现代《金瓶梅》研究专家王夕河先生认为:在古代“陵”字读“卢”音。而这个“卢”字,恰好是德州卢宗哲的姓氏。因此,笔者分析这是卢宗哲先生使用的障眼法,他采取藏头诗的手法,早已经向世人交代了《金瓶梅》作者的姓氏。


7. 逐个分析“兰陵笑笑生” 这五个字,发现“兰” 通阑,《辞典》中有“阑遗” 的解释:遗在路上的无主之物。“陵”字在古代读“卢”音。“笑” 则是开玩笑。“生” 则是古代儒生的通称。我们如果把这五个字的意思串联起来,大意如下:《金瓶梅》这部遗留在人世间的无主之物,它的作者姓卢,它的内容是一些谑浪笑骂的笑话,它是一个落魄书生写的。


8. 《金瓶梅》中记载了大量的宫廷中的食谱和菜肴,例如,出现最多的是“八宝攒汤” ,这是明代宫廷中御厨拿手的一道汤菜,一般是轻易不外传的,宫廷中的食谱和菜肴屡次在书中出现,这足以说明了一个问题,作者必须在宫廷里做过事,并且熟悉宫廷中的御膳的事。

而卢宗哲任太常寺卿多年,负责朝廷礼乐、郊庙、社稷之事,符合这个特点。书中还有大量描写丧葬的章节,而卢宗哲连丧父母双亲,又经历了丧失两位妻子的痛苦,符合作者熟悉丧葬的礼仪的特点。

9.卢宗哲一生共有三位夫人,其中的最后一位是少夫人,卢宗哲临终之前恋恋不舍,泪流满面,一直手握着她的手不肯咽气,其情景十分象《金瓶梅》第七十九回 “西门庆贪欲丧命”里的情景,让人唏嘘不已。卢宗哲唯一的一个儿子叫卢茂,卢茂是一名秀才,《金瓶梅》第七十九回之后的稿子,很可能是他续写。

况且,卢茂善于经营治家,卢宗哲去世之后,卢家渐渐境富裕,卢茂有能力刊印父亲的遗稿。

10.《金瓶梅》早期手抄本大多来自王稚登、王世贞、董其昌、徐阶、沈得符等人。而这些人大多数是到过德州,其中,董其昌、王稚登、王世贞等人都是邢侗的文学好友,他们经常乘船沿大运河来德州与邢侗相聚,吟诗作对,流连忘返。而徐阶、沈得符则也是数次过路德州,他们的手稿很有可能在德州得到的。综合上述,笔者认为卢宗哲最符合《金瓶梅》作者的各种特点。


记录生活


犁城经典公众号平台

特邀顾问:周晓榕   

                    孙建功   

                    赵传昌

主      编:林子达

编      委草木茂盛   

                    于亦珣   

                    刘若华   

                    紫罗兰   

                    蔺爱君

朗  读 者:张   丽    

                    王   腾

                    孙玉玲    

                    蔺爱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小霞相会出师表
严世蕃之死:荣华极盛之时大祸而至
《大明王朝1566》明明是裕王妃用假血经骗了嘉靖,嘉靖却捕杀严党?
《金瓶梅》的作者是谁?
西门庆的原型——你想不到的猪
《金瓶梅》背后的轶闻故事:满纸云霞之下的书生复仇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