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以食为天”是桂林的谁提出来的?你知道吗?

文/龚桂香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跨越历史的空间,一代接一代流传下来,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却极少有人知道是谁最早说出这句名言的。

一篇殿试策,

钦点大状元。

民以食为天,

人间传万年。

话说清光绪十五年己丑(公元1889年),京城里会试比完,又比殿试。

这一天,光绪帝御驾亲临,顿时,考场鸦雀无声,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桂林举子张建勋静坐桌前,陷入片刻沉思后,面带微笑,胸有成竹,文思泉涌,挥笔疾书:“臣闻食者,民之天也。而用以经之,武以卫之,蚕绩以辅之,凡以体之元元鸿化也。”

他说:我认为民以食为天。吃饭是天下人赖以生存的大事。经邦治国,保卫国家都要以吃饭为根本,还要加上织布穿衣,以此为基本标准去体察万民的疾苦,才能教化天下,达到大治。此寥寥数语便提出了一个极具震撼力、有着鲜明亲民色彩的殿试论点。


张建勋提出这个不同凡响的观点,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 而是他饱受饥寒交迫的生活后,长期苦读,冥思苦想有感而发。他三岁时,桂林城连遭兵祸,家中弹尽粮绝,一家人饿着肚子流落他乡,祖父因此而撒手人间;寄人篱下投奔堂伯家,被逼着放弃学业,下田干活却温饱难保;光绪八年,桂林城火灾加洪灾,房屋倒塌,污泥遍地,满目疮痍。物价飞涨,斗米寸金。一时灾民如潮,饿殍塞道。张建勋一家人也饿得半死。苦难使他明白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人要生存,吃饭是第一件大事。社会要发展,国家要强大,首先要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舍此,万物皆空,万事难成。
为了论证这个治国论点,接下去他又写道:《 史记平准书》讲到,为官者要掌握好粮食的输出敛入,谷米昂贵时,就将官仓的积粮贱卖给老百姓救急;谷米平贱时,就买进来储存。汉朝的《盐铁论》讲到,盐铁关系到国家税收,更关系到民生这个根本。为了民生,国家可以舍弃一些税收。战国时管仲也主张四方调粮,以防灾荒。春秋的荀子也主张施恩于民......


写到这里,张建勋轻轻地舒了一口气,他环顾考场四周,见举子们有的挥笔疾书,有的低头沉思,有的挠首弄耳,有的愁眉紧锁,有的满头大汗.....
他收回眼光、思索片刻,续写下文。那千古经纶、万般巧思,又涌现脑际,流于笔端,扬扬洒洒,耀然纸上。笔到之处,皆是议论宏阔,叙说精妙,句句锦绣,字字珠玑,妙语连珠。又一个时辰, 全篇殿试策大功告成,如释重负,欣然收笔。
    俗话说考场如战场, 经过一场激烈的“嘶杀”之后,无数的考生纷纷败下阵来,而张建勋大获全胜,俯视群雄。当天放榜,张建勋以一篇 “民以食为天”的殿试策,被光绪帝钦点状元。“民以食为天” 的佳句,立即传遍京城的大街小巷,乃至全国各地。此时张建勋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历来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是最紧要的问题,也是安定人心的最重要工作。一个家庭也是,一个国家更是。粮食是生存的根本。人们只有解决了温饱问题,才有能力去从事其它活动和创造。所以不管在何时,人们都要珍爱生存之本粮食。
入党申请书
建小唐老师的欢乐音乐课堂
骨折穿心,难眠之夜--龚老师骨折记(一)
一盒飞来的巧克力点燃了课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国家突然提到打击浪费粮食?民以食为天,不仅如此!
《读书》视频 | 许准:民以食为天:粮食与政治
说农民是“衣食父母”,农民应该有“造饭有理”的担当
粮食对联
揭秘:都说“民以食为天”,秦朝时期的古人吃些什么?
《羿知半解》第36篇民以食为天,国运紧相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