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区域透视 | 昆明如何从自然生态之城到创新生态之都?
徐苏涛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副总
一、“七彩云南”核心是生态性

每次到昆明,一出机场出口,就能够看到“七彩云南”的标志。但每次看到“七彩云南”,都会同时有或相同或不同的两种理解。所谓相同的理解,就是这个“七彩”,孕育和代表的是生态;所谓不同的理解,则是对昆明以及云南,如何从形态开发、功能建设走向生态开放与生态建设的不同理解。因为每次去昆明或云南出差,一般都会和出租车司机师傅聊城市发展的实际和感受,和企业家与创业者聊发展和营商环境,和“交际花”漫谈,最终和政府部门交流当地的创新和发展。


记得褚时健老前辈在“被去世”头一天,还谈及云南这些年的发展及创新生态。当时认为,褚老(尽管不在昆明)作为云南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企业家能够具有全国影响,说明云南改革开放第一个20年、乃至前30年还是很潮的。这也是朴素的人文特质决定的,但其被捕对云南的创业环境氛围破坏很大。而云南在改革开放第二个20年中,几乎再没有出现具有全国影响的企业家,很多是依赖资源型行业的暴发户以及偏安一隅的企业家——创新生态下行则经济发展下行。好在目前出现了很多从国内外产业及创新高地归来的创业者、创二代,带着对外界的触动,来反思对本地的自满与悠闲,更加开放与灵敏,也有望在第三代企业家中诞生有全国影响的企业家。

如今,“生态性”已经不局限在自然生态,很多地方都在强调建设“生态赋能型”的城市。甚至有些地方,明确提出要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绿水青山的自然生态、活力涌现的创新生态、公平法治的社会生态、其命维新的文化生态等等。从这个意义上,无论是整个云南还是昆明,需要充分把握好“生态性”的区域个性与地域品牌,在生态建设、生态发展、生态创新上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发挥空间。
二、昆明凭什么辐射南亚东南亚

当前,城市与区域发展的一个典型趋势,是富可敌国的城市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分工与国际竞争,并从中心城市走向都市群与城市群。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云南要成为中国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而昆明则要成为这一发展主题的战略支撑平台。但整体而言,云南整体发展阶段、发展实力以及辐射能力、带动能力相对薄弱,而昆明整体支撑能力、服务能力不足。在此发展背景、发展导向与发展过程中,对于昆明具有条件支撑云南成为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地区性国际中心城市,具有如下条件和理解:

一是只有提高量级才能提高能级,就需要加快打造国际化的亿万级创新之都。目前,昆明GDP超过5000亿元,约占云南GDP的1/4到1/3之间,假设按照9.5-10%的增速,到2025年才能成为亿万级城市(届时中国亿万级城市将超过30个)。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与新一轮改革开放战略导向下,昆明不仅要高速度,还要高质量,加快成为亿万级创新之都。
二是将前台劣势转化为前台优势,就需要加快通过高端链接带动高端辐射。在以往条件下,国家对西南布局往往是前后台结合,成都是后台、昆明是前台,前轻后重。实际上,很多企业、产业加速向成都布局,并非单纯由于成都本身的吸引力、魅力,而是因为成都是西南中心。所以,在上一轮发展过程中,成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梯度转移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甚至要成为新经济策源地。在如今国力强盛、安全可期的条件下,昆明不仅要发挥区位优势成为新的前台,还要整合国内外的优势资源辐射南亚东南亚。也就是说,单纯依靠自身资源及优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链接和整合国内外优势资源,进而辐射南亚东南亚。
三是只有产业强大才能实力强大,就需要从自然生态之城到创新生态之都。简而言之,昆明该如何从一个未经充分工业化发育的旅游之城,发展成为一个具有产业带动系数大、创新辐射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高、城市建设形态好的地区性国际化创新之都?核心是通过建立完善创新生态、提高创业层级、提升产业段位、即将旅游城市、商贸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品流转化为数据流、价值流,进而产生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产业结构、新的都市体验、新的生态环境。
三、打造新时代的创新生态之城

简而言之,“生态”的核心是开放、多元、活力、共赢、高效。从这个意义上,昆明从过去一个地区性中心城市、自然生态优美的旅游城市,向一个创新生态质优的地区性国际中心城市转变,核心是打造“五个昆明”:

一是滇商再造成就活力昆明。昔日滇派商人远渡重洋,近走四方,在国内外树起了“滇商”大旗。但很多时候、很多地区,往往是环境“太好”、资源“太多”,容易造成小富即安、封闭保守以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局面。对于如今昆明的创业者、企业家们而言,不仅要秉承“坚韧、勤奋、诚信、包容、睿智、创新,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商帮精神,还要“立足高原,跳出高原”,再造滇商“基因”、重展“春城”风采,以创业代际转换加速滇商再造。

二是古滇出新激发多元昆明。两千多年前,西南边陲的古滇王国如流星般划过天穹,以令世人惊艳的“青铜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和中国新旧动能转换相结合,昆明需要积极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创新模式、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共同发力,不再拘泥于以景为美,而是“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建设打造以创新为第一驱动力的魅力之城。核心是以生态性带动想象力、以想象力提升行动力、以行动力带动创造力。

三是七彩环境赋能共赢昆明。“七彩云南”,对于昆明而言,不仅仅是翠湖西侧的红、西山的橙、安宁的黄、翠湖的绿、石林的青、滇池的蓝、寻甸的紫,而是在“政、产、学、研、金、介、用”之间形成互联互通、共生共荣、交融共享、开放创新的营商环境与生态圈。最终让更多的创新人才、创业资本、专利技术、产业资源、经验知识等,在昆明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最终实现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与创造财富。

四是内协外链成就开放昆明。从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到近代开埠通商、滇越铁路通车等,“开放”贯穿昆明的历史,激荡出一个城市的光荣与梦想。“加快建设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的核心,不单纯是举全市、全省之力加快建设发展,而是以全国对南亚东南亚辐射的前台,整合国内后台资源,链接国家生态资源,提升自身中台能力,提升对南亚东南亚的辐射力与带动性。

五是攻坚破难塑造高效昆明。立足服务型政府发展基础打造创新型服务政府,从第二方精益服务提供者向第三方创新服务集成者、第四方新型产业组织者方向发展,集成社会创新服务资源来提供相应高质量服务。强化产业引导、搭建创新平台、构筑服务体系、营造良好环境、传承良好氛围,最终发展成为创新生态设计者、建设者、维护者,为昆明在改革开放第二个四十年的异军突出、逆势爆发,创造良好的条件与保障。

推 荐 阅 读

产业动态 | 新经济地理与产业创新生态
智库专题 | 新经济生态观与创新驱动新范式
从第三代科技园区的解构到区域创新生态的建设逻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昆明领衔的这个边疆城市群,有戏吗?
到2035年,云南将建成一个特大城市、五个大城市,有你的家乡吗?
我国1旅游大省,将建设1城4群1带,打造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读懂昆明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战略
重磅!《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炉,未来这些地方有大变化
云南省各市别名、总面积、常住人口,(参考2018年前后各市人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