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巴黎远东艺术馆:清中期篆刻艺术家

巴黎远东艺术馆:

Paris Galerie d'Art de l'Extrême-Orient(巴黎远东艺术馆)位于10 Rue Franis de Pressensé, 75014, Paris France(法国巴黎左岸弗朗西斯路10号),其宗旨与使命是立足巴黎,立足法国,展览、收藏、保护、研究、展示远东文化艺术,展现远东书画等艺术品特色,为弘扬远东文化服务。

清代篆刻经过清初文人印章艺术的发展,以及各个流派印章的出现,到了清代中期篆刻艺术出现兴旺。这主要是浙派丁敬、完派邓石如等印坛大师的先后崛起,使这一时期的篆刻艺术更加繁荣,篆法、技法、章法都已成熟,而富有极为鲜明的艺术个性。

(1)丁敬

丁敬(1695-1765),字敬身,号砚林、钝丁、梅农、丁居士、龙泓山人、孤云石叟、砚林外史、孤云石叟等,浙江杭州人。自幼家贫好学,一生不愿为官而致力研习书画、刻篆,精诗文,好收藏,善鉴别,对金石碑版的探究不遗余力。丁敬早期的篆刻曾受到皖派篆刻的影响,他针对当时印坛因袭守旧,远离秦汉的风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在他十六、七岁时,写有这样一首诗:

古人篆刻思离群,舒卷浑同岭上云。

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

诗的前两句,虽然是赞颂古人,实际上是反映他自己对篆刻艺术的一种“篆刻思离群”艺术思想和抱负,体现了他胆敢独创的精神,他以切刀法追求秦汉印章的大意开创了一代印风。以质朴清刚、古拗峭折之风,在篆法、章法、刀法诸多方面形成了个性的艺术语言,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孔云白著《篆刻入门》载:“当徽派盛行之际,有西泠丁敬突起,乃夺印坛盟主之席,开千五百年印学之奇秘,世称浙派之初祖也。”此语对丁敬评估甚高,也有点过于夸张,我们可从他的印章来看有些作品并不十分成熟,但是,他的篆刻对浙派的影响确实非常巨大,可谓功绩卓著。

丁敬用刀继承了明代朱简短刀碎切的运刀方法,创造了浙派以切刀为基本刀法,行刀缓缓渐进,奠定了浙派篆刻艺术的基础,其实,丁敬用刀中也有冲刀,他从多方面对篆刻刀法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细观丁敬刀法轻重有致,方中有圆,钝拙见胜,印文的线条表现了强烈的节奏感,奠定了浙派篆刻艺术的风格。

丁敬对入印文字颇有研究。他针对明代以来印人用字都以《说文解字》为范字,使印人在印章的配篆上受到了很大局限,大胆地提出“《说文》篆刻自分驰”(丁敬诗)的观点,明确指出篆刻用字不要受到《说文解字》的束缚,他认为《说文解字》是论字源的书,篆刻属于艺术,《说文解字》中的文字不是现成可用来入印的,提倡不要墨守陈规,他的这一思想对篆刻入印文字确立了一个新范围,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篆刻家的印章布局的思路和创作手法。

丁敬篆刻,兼收各个时代的长处,沉浸日久,章法稳重严谨,格调拗涩而劲挺,孕育变化,气象万千。他注意印外求印,于治印之外从事金石考证、研究禅理、书画、诗词等,他的篆刻表现一种奇古典雅,神流韵闲,苍劲纯拙,清刚朴茂,力挽时俗矫揉妩媚之态,印文参用隶、楷点画,布局变化多端,时出新意。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丁敬刻印,运刀稳实迟缓,刀法锋颖明快,行中带涩,印文的线条刀味较浓,变化丰富,有强烈的节奏美(如图91)。

丁敬刻边款沿袭何震单刀刻款的方法,何震边款所见字不多,据说是先写后刻。丁敬刻边款较前人有所发展,奏刀前不起稿,以刀代笔,一刀一笔,自然简捷,陈豫钟说:“至丁砚竹(敬)先生则不书而刻,结体古茂,闻其法,斜握其刀,使石旋,以就锋之所向。”他的这一刻款方法给后来印人不少新的启示(如图92)。

丁敬篆刻艺术的崛起,给清代中期的篆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继而出现了以丁敬为首的“西泠八家”。丁敬著有《武林金石录》、《龙泓山人印谱》。

(2)蒋仁

蒋仁(1743-1795),原名泰,字阶平,因得“蒋仁之印”铜印而改名,号山堂、吉罗居士、女床山民,浙江仁和(杭州)人。蒋仁主要继承丁敬晚年风格较为鲜明的篆刻形式。他小丁敬四十八岁,曾在丁敬身边服侍过,对丁敬篆刻推崇不备。他说:“ 砚林居士印,犹浣花(杜甫)诗,昌黎(韩愈)笔。”他治印,运刀滞涩,印风古秀神韵,崇尚朴厚,学丁敬篆刻,深得精髓,苍劲简拙,自有创意。赵之谦称他:“蒋山堂在诸家外自辟蹊径,神至处,龙泓(丁敬)且不如。”可见蒋仁刻印的技法高妙。蒋仁刻印款,用颜体行书,极富书味,别具一格。他一生不轻易为人制印,故在西冷八家中他的印流传最少。著有《吉罗居士印谱》,收其二十六方,作品散见于《西泠四家印谱》、《西泠八家印谱》(如图93)。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⑶黄易

黄易(1744-1802),字大易、大业,一字小松,号秋庵,别署秋影庵主、散花淮人、莲宗弟子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为诗人黄树谷之子,诗词出于家学,篆隶书、山水画并为世重,富收藏,治印受业于丁敬,对宋元各家印有所研究,故其印风格较丁敬、蒋仁又有新意。他以为治印需“小心落墨、大胆奏刀。”所作印章布局平稳自然,善变化,从拙处得巧,得印人精髓;印文突出隶楷笔意,深明缪篆之法用刀稳健(如图94)。楷书印款有晋人之风,自成一格。由于黄易与丁敬同为研究金石学,均善刻印,时称“丁黄”。何元锡曾辑二家印稿,题名为《丁黄印谱》,自署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秋影庵主印谱》。

(4)奚冈

奚冈(1746-1803),原名钢,字纯章、铁生,号萝庵、鹤渚生、蒙泉外史、散木居士、浙江钱塘人。奚冈少黄易二岁,也在丁敬身边服侍过。擅书法、绘画,篆刻师法丁敬,旁及秦汉,得丁敬之传,却无丁敬之豪健,拙中求放,淡雅隽永,方中求圆,而秀逸之气跃然于纸上,且自成面目,风格与黄易接近(如图95)。时人誉其与黄易、吴履为“浙西三妙”,西泠八家之一。

(5)陈豫钟

陈豫钟(1762-1806),字浚仪,号秋堂,浙江钱塘(杭州)人,出生于金石世家,癖好金石文字学,精墨拓,收藏古印、书画、佳砚甚富,工书画。篆刻宗法丁敬,谨守法度,工整秀润,朴拙典雅,印款常作密致细字楷书,极为工秀,印章自成风貌(如图96),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求是斋集》、《求是斋印谱》等。

(6)陈鸿寿

陈鸿寿(1768-1822),字子恭,一字曼生,又号老曼、恭寿、曼公、曼龚、夹谷亭长、种榆道人、胥溪渔隐,浙江钱塘人。精古文,书法诸体皆能,善画梅,曾任溧阳知县时,以宜兴砂陶土制紫砂壶,并镌刻铭词,人称“曼生壶”,得者珍视如璧。篆刻师法丁敬的基础上,参以汉法,刀法劲挺泼辣,豪迈遒劲,印文点画有动感,突出神态,使浙派面目为之一新(如图97),为西泠八家之一。他少陈豫钟六岁,印与之齐名,世称“二陈”。著有《种榆仙馆摹印》、《种榆仙馆印谱》等。

(7)赵之琛

赵之琛(1781-1852),字次闲,号献父、献甫,又号宝月山人,浙江钱塘(杭州)人。擅长金石文字,工书法,善山水、花卉,能自成一家。篆刻受业于陈豫钟,能集黄易、奚冈、陈鸿寿等各家之长,善于从多方面汲取艺术营养,用刀爽朗挺拔;印文结构不但秀美,还善于应变;章法布局平稳匀称,极尽分朱布白之能事(如图98)。印款用楷书镌刻,秀劲涩辣。其印作为陈鸿寿所推许,被后人作为学习浙派刻印的蹊径。其印章风格集浙派之大成,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补罗迦室印集》,有《赵之琛印谱》行世。

(8)钱松

钱松(1818-1860),本名松如,字叔盖,号耐青,别号铁庐、西郊、耐清、秦大夫、未道士、西郊外史、云和山人、老盖,晚号西郭外史,浙江钱塘(杭州)人。工书画,善琴瑟乐曲,酷好金石文字。篆刻得力于汉印,尝摹刻汉印二千方,在篆刻艺术上,受西泠诸子特别是丁敬的影响较深,创作多是浙派风格,用刀一洗陈法,切中带削,线条的立体感甚强;章法大胆,时出新意;后期风格自成面目,但仍有浙派之迹(如图99)。赵之谦曾誉为“丁、黄后一人。”为西泠八家之一,著有《铁庐印谱》。

(9)邓石如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更字顽伯,号完白山人,又有完白、古浣、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别署,安徽怀宁(安庆)人。是清代杰出书法家和印学家。其篆刻初得父传,早期作品受明代文、何、苏、汪等人影响较多。1780年,时年37 岁的邓石如客南京梅缪府,因得观历代吉金石刻,每每悉心临摹,研习不辍,寒暑八载,遂工四体书。 梅镠赠有邓石如的隶书对联上款云:“古浣子吾友,于乾隆庚子夏至白门,留六阅月,刀篆既造古人之堂,其摹秦相唐监书复一日千里之效,欣赏之余,书以为赠”。由此而知,邓石如通过观摹,提高了书法篆刻水平。他的篆刻初学何震、梁褒,后来以自己书法之用笔、结体,运用到篆刻上,把篆书上生龙活虎千变万化的姿态运用到印章上来,这是印学家从未有过的,特别是朱文印,光气剡剡,不可逼视,更有创造性的发展,呈现出刚健挺俊、流动多姿的印文书体,一改唐以来拘谨之态。魏稼孙论他的书法和篆刻时说:“书从印入,印从书出。”他在印章布局上强调章法的对比效果,提出了“计白当黑”、“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漏风”的独到见解。邓石如刻印,用刀猛利流畅并辅已披刀,他运刀着力点不在刀尖而在锋脊,迎石冲披,作品爽利洒脱,苍劲浑厚,凝重流畅,刚柔相济,方圆并举(如图100)。他曾为罗聘刻过“乱插繁枝向晴昊”印,自刻有边款云:“两峰子(罗聘)画梅,琼瑶璀灿;古浣子摹篆,刚健婀娜。世人都爱两峰梅,两峰偏爱古浣篆。感而作此,聊释旅愁。”又刻有“铁钩锁”一印,自刻有边款云:“两峰子写竹,用此三字法;古浣子作印亦用三字法。”这就是邓石如把画理用于治印之道。邓石如用“刚健婀娜”来评判自己的印,这是非常恰到好处。以“铁、钩、锁”来论其刻印,是谓要旨。“铁”:指刀法,铁笔就是以刀代笔,要使刀刚健有力;“钩”:指笔法,字要圆润遒劲,爽利流畅;“锁”:指章法,字与字的配合要紧揍,整体相连,浑然天成。

邓石如篆刻边款也体现了他的书法的特长。内容极富文学性。在印章的形式上真、草、篆、隶诸备。双刀、单刀皆用,尤以双刀款法笔意浓烈,引人注目。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邓石如的篆刻艺术在明清印坛地位显赫,后世印人推崇至备,对清代中后期的印坛影响至深。故后世印人称之为“邓派”,又称“完派”或者称“新徽派”、“后徽派”。在他的篆刻艺术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大家有吴熙载、吴咨、赵之谦、徐三庚、吴昌硕、黄牧甫。同治年间辑有《完白山人印谱》及《完白山人篆刻偶存》等。

巴黎远东艺术馆位于法国巴黎左岸文化艺术区,致力于以中国为核心的远东文化艺术研究与弘扬,2019年是远东书画艺术品服务年。机遇宝贵,谨请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书画艺术家留意和参与,详情“巴黎Leo”和“莱特CN”、“莱特邮报”等微信公众号和其他媒体会相机公布。

巴黎远东艺术馆位于法国巴黎左岸文化艺术区,致力于以中国为核心的远东文化艺术研究与弘扬,2019年是远东书画艺术品服务年。机遇宝贵,谨请中国大陆和港澳台书画艺术家留意和参与,详情“巴黎Leo”和“莱特CN”、“莱特邮报”等微信公众号和其他媒体会相机公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莹 印章 (二方) · 长风拍卖 · 2007年春季暨首场拍卖会
明清各家闲章原印精品
「近代印坛点将录」 李息(叔同)
林尔近作 新刻陆游诗句
童大年——西泠印社元老
高石农诞辰百年 书法篆刻展大有看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