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人石趣 -- 上海徐文强其人其石其理念
  徐文强的收藏情结
 08年7月,一场“收藏不忘慈善”的义拍活动在上海中福古玩城举行。沪上数百位藏家人士参与了这次爱心义举,所得善款将在革命老区捐建一座上海收藏希望小学。
 85岁高龄的电影艺术家秦怡应邀参加了上海收藏界的这次慈善活动,同时带来了儿子金捷去年临摹的毕沙罗油画《道路》。在一片掌声中,拍价一路攀高,中福古玩城总经理徐文强以2万元获得此画,秦怡当场将此善款捐给了“收藏不忘慈善”活动。这位电影老艺术家的情怀和徐文强的义举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动,掌声长时间响起。此刻,徐文强明白这是作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徐文强,民革党员。1955出生,上海市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观赏石协会副秘书长;上海市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观赏石一级鉴评师;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古玩商会副会长;上海商报艺术品投资鉴定专委会成员。
 徐文强先生事业有成,现为上海中福集团、上海中福地产置业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工程管理公司总经理,中福古玩城总经理。
  徐文强以收藏观赏石而著称于海内收藏界并兼收古玩杂项。浸淫收藏圈30余年,对于古玩收藏,他有着自己独到而清醒的认识。
  他认为:每一种藏品都会经历热点和低谷,收藏没有永远的热点,也没有永远的低谷。收藏大可不必跟风,而要多关注一些具有美学价值的东西。收藏是满足灵魂和儿时梦想的需求,现在又可以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现年55岁的徐文强从儿时起,目睹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古玩业的发展过程,算得上一个老玩家了
。从小开始,徐文强就喜欢玩蟋蟀,养盆景,从而较早接触到紫砂盆、蟋蟀罐等。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开始在上海江阴路及以后的会稽路地摊市场淘宝。那时可谓满世界都是宝贝,只要你肯学习,就有的是机会。经过五、六年时间的积累,他拥有了价值可观的原始收藏品
 比如这个时期的紫砂盆很多都是清朝、民国的名师作品,如陈鸣远、陈文卿、陈文居、葛明祥、尚古堂、爱闲老人等,但价格都在几十、几百,最贵的也不过上千元(当然,这在当时低收入的情况下已经是个天价)。为了满足儿时收藏的梦想,通过频繁的市场交流,他得以保留了一些精品。尤其是多年前他又先后从上海盆协的多位老前辈手中买下几十件名家紫砂盆的精品,我曾受邀欣赏到凌晨而唏嘘不已,这在上海来说,也该是凤毛麟角了。2010年春节徐文强先生又赴日本从小林谷雄等日本盆景界前辈手上买回了一批当年被卖到日本的名家紫砂老盆,虽然价格不菲,更使其底气大增。
  徐文强也喜欢摆弄竹、木、牙雕等各类古玩杂件,徐文强说,“玩古玩,只要有眼光,还是能够觅到一些宝贝的。”如:他很喜欢在自己办公室摆弄一块竹簧“戒斋”牌,这是一块由清宫内流出的非常稀有的竹簧牌,此牌是他上世纪末从朋友手中买来,按目前的市价已经翻十倍以上。
  徐文强为获得心仪的藏品“缠”劲十足,为了一件极其生动传神的黄杨木雕,徐文强苦苦“缠了藏主十多年”,最终将其请回家中。而当徐文强在台北“故宫”看到与这件雕刻精美的小和尚相似的一件清宫木雕时,其心灵的满足感远远大于了投资收获的喜悦。 
  笔者有幸也被其“缠”过一回,他为一方心仪之石竞五次来访,最后一次是凌晨一点,被其爱石之心所感动碍于情份而匀给了他,好石到了贵人手中,也算有了好的归宿,徐文强为此石又重新精配底座,使人一看便知“座”出名门。
  徐文强觉得搞收藏,必须具备三个主要条件。第一是要有眼光,眼光来自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尤其是现时才刚入市的收藏者,如果知识匮乏,缺乏眼光,又不善于学习,在这个赝品泛滥的时代是会吃大亏的。其次,要有一定的财力支持,向那些有口碑和信誉的卖家、市场或机构手上去获得真品。现在想通过逛地摊捡漏而一夜暴富几乎是天方夜谭。
  最后,一定要有一个很健康的收藏圈子,好的藏友圈子可以进行互相交流和切磋,不断提升自身的水平和品质。交友不慎,就会在浅层次上低级的重复,很难有真正的提高和进步。
  徐文强认为,玩古玩和收藏存在很多的陷阱和风险。现在有些名为古玩城的市场,大部分商品都为仿品,这方面中福古玩城的情况还算可以,真品率大概在70%以上。为了建立诚信,规范市场秩序,中福古玩城旗下共有200余家店铺,由于诚信机制的建立,近年来由于仿品而被淘汰的店家还没有几家,为此他感到很欣慰。
 
徐文强的赏石理念
    上个世纪80年代末,由于工作的关系,徐文强的“爱好”开始延伸,瞄上了观赏石。最初他只是玩老石头,后来开始研究、收藏灵璧石。上世纪90年代初,在一个朋友的劝说下,他来到安徽灵璧寻找灵璧石,当他在渔沟的土山上看到满山的“奇石”时,当即就意识到玩石的前景不错。为了便于买石沟通信息,渔沟镇的第一部私人电话就是由他资助安装了。
 灵璧石之名是取“山川灵秀,石皆如璧”之意,历史上作为“艺术中的艺术”的灵璧石以其千奇百怪、坚韧纯净、金玉妙音、天雕神化等名闻遐迩。“体态玲珑、夭娇灵秀、俏形状物、妙造天成著称于世;又以坚如铁、黝如黑、光如鉴、温如玉、声如钟而博得历代赏石家的珍爱,辉煌千年。”据说乾隆因此御笔盛赞灵璧石为“天下第一石”。徐文强至今依然认为灵璧石是山石之王。
“当时,身处深山沟,寻石住的是茅草屋,吃的是窝窝头。”徐文强回忆起当年觅石之艰辛,仍然兴奋不已。凭着强烈的兴趣和对资源开发的渴望,他前后几十次的下渔沟,讲体会、教知识,硬是把一大批农民“培养”成为了灵璧石著名收藏家和经营者。而在这几十次的深山觅宝过程中,他也逐渐积攒了很多非常有收藏价值的地表石精品。
凭着对古玩杂项的理解和功底,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徐文强开始为奇石设计、研究安装底座。经他设计的奇石底座,均能很好的表现奇石的观赏效果,同时又能使底座独立的成为艺术品,一时被誉为“当代的底座官窑”,而广为传颂。
    1990年,中国第一届赏石展在上海举办,结果徐文强的藏品一举成名。他送展的两块奇石,其中名为“中流砥柱”的奇石获得金奖,另一块则获得银奖。1997年,徐文强的展品再次崭露头角,在第四届亚太赏石展上,他的6块奇石全部获奖,其中两块灵壁石夺得金奖,两块获得银奖,两块获得铜奖;其后的多年间徐文强在参展过程中,几乎每展都能获得金、银奖,并在2004年第六届亚太赏石展上再获一金一银。
  徐文强玩石不受石种限制,只要具有艺术特质的奇石,他都会涉足收藏。目前他所收藏的奇石几乎涵盖了所有主要石种。如:大化石、彩陶石、乌江石、大湾石、来宾石等水石;又有沙漠漆、风砺石、戈壁石、玲珑石、泥石等风成石;又有木化石、绿松石、葡萄玛瑙等各种奇石。并拥有获奖作品上百块之多。
1997年,徐文强的博文轩藏石馆在上海文庙开放,摆放的基本都是历年获奖作品,直到今日,他的奇石馆常年摆放的奇石有近百件,且件件各具特色。
  说起石头,徐文强总会感慨万千:如今他手里还藏有不少于上百块“还算精品”的石头,尽管如此,他还是客观的认为“真正的精品,是可遇不可求的”,“人生得一精品,需要缘分,而要成就‘一世一石’更需要后天的努力”。而他能拥有上百块的“精品”,除了缘分,可能更多的还有一份全心为之付出的诚意和对石头的理解。对于上百块“精品”赏石的提法,徐文强也觉得有点狂妄,古玩界盛行的炒作、浮夸并不是徐文强喜欢的做派。但当我们面对徐文强的藏品时,总会感到有心动的感受。
 徐文强认为,精品的观赏石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形美;质好:韵味足。只有经得起评审,满足得了各层次欣赏的品味,在任何时代、任何风格的审美眼光下都有市场,堪称经典的好东西,才是真正的“宝藏”。他对观赏石的 “形、质、色、纹、韵”等基本要素,有其独到的见解:
 1、“形”:无论是古代赏石还是近、现代赏石,形总是最直观、最重要的。精品往往可以从多角度观看,是同类石种中的集大成者,是真正的凤毛麟角,是令广大具有艺术眼光的收藏家共同感兴趣的石中精英,而且所有的石种中都应该能出精品。但精品在各石种的比例并不平衡,精品石绝不是地域石的别称。同时作为观赏石,还必须对其规格有深刻的理解,任何石种都不会是越大越好,各种石种最出形的规格也是不相同的。比如:大化石等水石精品出的最多的一般在 30~70 ㎝之间;而风砺石精品常见于 7~50 ㎝之间;画面石水石精品则多在 15~50㎝之间,灵璧石等传统精品都在 25~80 ㎝之间,这些都与石的成形条件有关。当精华凝粹于一定的体量时才适合把玩、收藏,视之为宝。而体形庞大的观赏石也会有精品,而且一旦成为“精品”,自然价格不菲。
2、“质”:精品观赏石皮壳质感相当重要,石肌变幻、皮壳苍老、自然风化、水洗度好、风砂度好,同时纹理丰富、色彩协调、无杂质、圆润饱满都是质好的反映。而对于硬度较高的奇石,原始包浆的完整是成为“精品”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包浆的意义在于,它是人与自然共同对奇石的作用,是人类文明在赏石史中的佐证(尤其对古石而言)。质还包括了同等材质的密度和表面质感的不同等等。鉴赏时,应以同石种的材质去甄别质地的差别,越细、越腻、越密、皮壳越老越好。越是硬的奇石,其脂润、细腻,是人为收藏一辈子都很难改变的。只有理解了“质”的本意,看质才不会走眼。
 3、“色”:从观赏角度讲,色泽的纯正、协调、美妙,能充分反映石种特征是最重要的。如:缤纷多彩、明快艳丽的大化石以色彩丰富、珠光宝气见长;而灵璧石、太湖石却讲究沉静凝重、古色古香,黑如纯漆、白如霏雪,以纯净为好;对于风砺石,则要求皮壳醇厚,色雅斑斓,腻如羊脂为最。总之,各个石种均以稀少,成色难度大,色、形、意完美统一为上。关键是在理解“色”时,要抓住其特征。
 4、“纹”:所有的奇石都多少带些纹,有的是石表纹,表现为:平、斜纹,点、线纹,粗、细纹,面、块纹、卷、直纹等等,鉴赏时希望通过石纹的深浅、韵律来增加奇石的看点;也有的纹是由原岩的天然色彩,不同粗细、纹理、层次和斑块构成的平面曲线图纹;还有的纹是由奇石表面裂纹、凹凸以及矿液浸染而呈现出可供观赏的纹。观赏石纹的艺术表象必须与欣赏主题相结合,造型石以赏形为主,纹为附属。图纹石的纹强调意境高远,画面韵律感强,图面完整,诗情画意,要求象到极致,寥寥几笔和大写意,图面完整,均可视为大美。只有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能印证世界万物意韵,给人以美的享受、有艺术内涵的图纹石才能称为赏石。
 5、“韵”:观赏石的形、质、色、纹这些外部特征,最终是围绕“神韵”来感悟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魅力。所谓“神韵”,应该是指赏石的“精、气、神”,同时还包括使奇石成为赏石的命题、配座(配道具),这是一种很难用语言来明确表达的灵魂所在。在赏石欣赏时,自然和谐,给人以简约而不简单的视觉效果是韵;奇石与底座完美结合展现赏石魅力是韵;一个点明主题充满联想的命题是韵;给人鲜活、自然、合理、充满动感的感觉也是韵;给人清新、文静、舒畅、典雅印象的还是韵。韵一定是赏石作品形、质、色、纹、命题、底座的综合考量。
 
在与观赏石收藏有关的一些理念上徐文强还认为:
 1、对于砸钱买观赏石的问题,徐文强认为现在中国有钱人太多,不少人投资观赏石,却真的不太懂观赏石,最主要的不足是不能独立地鉴赏评审观赏石,请了“专家”掌眼大把大把地砸钱,经常半年一载地冒出几个大藏家,但他们自已很难成就几方经典的赏石。
 2、对于机遇与赏石的关系,徐文强认为:有钱总能买到一方或几方精品赏石,但那往往与机遇有关,藏家不等于鉴赏家,偶有一块精品石也不等于就是鉴赏家,真正的鉴赏家必须在玩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风格,使人看了其收藏的赏石作品就能感受到收藏家对赏石的理解,近而产生对其艺术理念的认同和共鸣。
 
徐文强先生对观赏石底座的理解:
    1、没有一种艺术品会像观赏石那样依赖底座(道具),也没有一种底座能像观赏石底座那样改变观赏石(艺术品)本身的艺术形象。
底座创作必须借鉴、融会其它艺术精华,从而使观赏石得到更大的表现舞台,形成浓郁的文化气息。底座设计就是研究整件作品的虚实、平衡、动静、稳险的协调,但面对每一枚奇石在配座时,一定会遇到角度、入榫、厚薄、比例、工艺、用料、样式、题材等等问题,有经验可借鉴,但石头形状的唯一性,决定了没有现成的答案,唯有实践并用心感悟才能成就合适与经典。上座必需精益求精,注重每个环节,只有细节严谨才能成就经典。
 2、不上座,再好的奇石也只是素材,即使徒添了几十年的把玩岁月,但从收藏角度来看仍然是方新石,奇石只有经过精心配座、点明主题后,才能提炼出人文内涵与精神境界,才能脱胎换骨,成为众人瞩目、津津乐道的观赏石。发现好的奇石绝对不能束之高阁,优秀的奇石精品值得人们为之用心配座。现在有些人一谈到底座,就认为用红木、紫檀等名贵材料的就是好座,其实不然,简约合适、定位正确、比例恰当、做工精细,比用什么材料都来得更为重要,人们不应在这方面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唯有精心构思设计才是真道
    3、在为优秀赏石进行配座时也必须注意,不要“喧宾夺主”,上底座之所以又称为配座,主要功能是“衬托”,创作者必须时时记住并掌握好这个度,切忌以“座”抢“石”,主次颠倒,扩大底座的制作成本。
 如果用一个简单的量化来说明“过度包装”这个问题,徐文强是这样理解的:如果一枚奇石在成为一件观赏石作品的过程中不能做到“一加一大于二”,就有可能是“过度包装”;而当一件观赏石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而它的底座配置效果与奇石相加远远大于“一加一等于二”时,我们可以确定为观赏石配座的整体设计成功。这才是正确的艺术为主题服务的意义。
 徐文强也常有创作底座时不得要领、反复不顺而陷入痛苦的时候。尤其是作为一名收藏鉴赏者,当面对一枚已趋完美的奇石,而始终不得要领,设计不出一款能让观赏石淋漓尽致地向世人展示其天然魅力,并完全表达鉴赏者自身对观赏石理念理解的底座时,显得犹为痛苦。
 4、在观赏石的形、质与座的关系上,徐文强认为:形、质之美是石的天赋,座之美则是令精品观赏石成为“宝藏”而至关重要的外加因素,底座所包含的文化内涵不容小觑。 赏石的文化内涵是要用底座来诠释、来立意展现的,石的天然之美需要发掘和理解,而上座就是鉴赏家自身对奇石的认知水平与艺术功力的体现,只有在精美的底座衬托下,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人们享受到赏石艺术的意境美,从而激发起人们对赏石艺术的热爱,视之为宝。另外,名人评赏正如古画上的印鉴、书页上的跋文,也是精品观赏石能成为“宝藏”的重要原因。
 徐文强是很有石缘的,因为他拥有了许多好石;徐文强又是痛苦的,直到今天他还不能全身心地投入玩石,他的事业和社会岗位还有重任于他。他常无奈地说:等我退休了,还要慢慢地多创作几件好作品。我们期待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文强:赏石收藏的发展趋势
赏石配座与命题
灵璧石怎么配底座?
文章详情
徐文强:如何让精品观赏石成为真正的“宝藏”
为心仪奇石5次拜访,最后一次凌晨1点,终于让石友感动割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