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字经》的第一句

《三字经》的第一句

?理论上的思辨

    《三字经》编着成书,约在南宋末期。历经元、明、清三代,直至今日八百余年,它已经成为儿童启蒙教育的必读之书。它的内容涵盖极广,每句三字,每一小段句末押韵,由一群小孩子齐声朗诵,不但比唱歌好听,还显示了悠远的文化氛围。身为父母的人,听到自己牙牙学语的孩子朗读《三字经》,无不感觉人生充满希望,好像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即将在未来实现。

    《三字经》确实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启蒙敎材,我对其中有关历史故事的部分没有什么意见,但是对开宗明义的第一句则无法苟同,因为它牵涉了极其复杂的学术及事实问题。本文拟先就其学术方面作个简单的评论。

    原文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这句话才十二个字,分为两小段,所代表的是儒家的观点。首先,第二小段毫无疑问是孔子的意思。依《论语?阳货》记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但是第一句呢?孔子没这么说,而《孟子》书中两度出现「性善」是指「性本善」吗?答案是:把「性善」理解为「人性本善」,那是宋朝学者从程颐到朱熹的研究心得,而不是孟子的想法。以下三点理由可供参考。

  首先,由孔子的观点看来,可以说「人性本善」吗?孔子说的是「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朱熹在注解时,认为孔子「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意思是说孔子的说法有些模糊,没有区分人的「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以致把气质也纳入人性来考虑。接着,朱熹引述北宋程颐的话说:「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这显然是在责怪孔子说错话了。由于程朱主张人性本善,既然本善,就应该说「性相同也」,而不宜像孔子一样说「性相近也」。但是我们研究儒家,是要学习孔子还是学习程朱呢?

  其次,由孟子的观点看来,可以说「人性本善」吗?孟子重视人类与禽兽的差异,他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离娄下》如果人禽之别是某种可以称为「本善」的性,那么庶民一旦去之,还有希望恢复吗?《孟子》全书的主旨在于强调:只要真诚,人就可以恢复行善的能力。所以他谈到人与善的关系时,经常使用比喻,如「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兽之走圹」,译为白话是:火开始烧,水开始流,野兽奔向旷野。这三者皆为动态,显示「沛然莫之能御」的力量,这种想法并非人性本善,而是「人性向善」。最直接的比喻是:「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我心以理义为悦,这不是向善吗?如果在《孟子》书中寻找「本善」的数据,那么「本心」一词最为合宜。但是在孟子笔下出现「失其本心」一语,表示这也不是某种与生俱有的善性。本心可失也可复得,关键在于真诚与否。因此孟子的想法也不是人性本善。

  然后,由荀子的观点看来,可以说什么呢?荀子比孟子大约晚半个世纪,他认为自己得到孔子真传,但是对孟子却大加批判。他在《荀子˙性恶》中,连续四次指出孟子「性善」观念的谬误。在中国哲学史上,首先把孟子的「性善」理解为「人性本善」,并再三驳斥的人,正是荀子。荀子似乎犯了「稻草人的谬误」,就是先把孟子说成主张人性本善,再针对这个标签加以批判。事实上呢?荀子抨击的是他自己安置的稻草人。

  如果认同「人之初,性本善」,就会赞成程颐与朱熹的办法,也就不能接着说孔子的那一句「性相近,习相远」了。如果认同孔子所说的那一句「性相近,习相远」,就不能继续肯定「人之初,性本善」了。二者必须择一。参考上述对孔、孟、荀思想的分析,可知《三字经》的第一句要修改了。教育最怕误人子弟,我们何不让八百年以来的错误画下休止符呢?

?进一步的检证

    我在美国念书时,曾与耶鲁大学神学院教授林贝克(G.Lindbeck)讨论,谈到儒家所谓的「人性本善论」。他的父母是传教士,曾于二十年代到上海传教,所以他对中华文化有基本的善意与尊重。但是,他依然根据一般理性,质疑说:「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间的恶从哪里来的?」

    当时我的念头是:「如果依基督宗教所云,人有原罪,那么人间的善从哪里来的?」我想他将轻易回答:「善来自上帝,所以人类应该信仰上帝。」换言之,宗教可以根据教义而宣称「人有原罪」,然后再由教义来解释人间依然有善。但是儒家是宗教吗?显然不是。儒家是一套哲学,所以必须根据人类生活中的实际经验来作反省。

我的意思是:如果认定儒家主张「人性本善」,那么将等于把儒家当成宗教,然后任何基于理性的讨论都可以省略不谈了。所谓「教义」,是指宗教直接宣布的真理,信者全盘接受,不信者不知所云。所有宗教皆是如此。

    自有人类以来,人间一直是善恶并存的状态,每一个人也同时具备行善与为恶的能力。儒家知道这一点,所以把思考焦点放在「真诚」上。一个人若是真诚,则是以「人」的身分与别的「人」交往,这时内心会出现自我要求的「力量」,敦促自己去实现「我与别人之间的适当关系」(此即称为「善」)。这是正常及自然状态下,人性的表现。我称此为「人性向善」。不过,由于资源有限、人欲无穷,观念偏差、制度漏洞,以致自古以来人间善恶并陈,甚至善恶混淆十分严重。

儒家主张人性向善,有一个前提,就是人必须「真诚」。孟子说:「思诚者人之道。」《中庸》说:「诚之者人之道。」都是出于类似的观点。推广此一观点,要靠教育;维系此一观点,要靠制度。儒家用心于教育及政治,其故在此,是希望人人真诚而使人间成为乐土,达到孔子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

我们不妨这样设问:

 

    一,如果有人主张「人性本善」,我要问他:

 

   「如果人性本善,那么人生还需要行善吗?」他会回答「当然需要行善」。我再问:「那么,本善的善,与行善的善,是否相同?」他若回答「相同」,我会说:「既然相同,已有本善,又何必再行善?」他若回答不相同,我会问:「若是两者不同,那么本善的善与行善的善,哪一种比较善?」他将难以回答。因为他若说「本善的善比较善」,那么人越行善变成越不善,这岂不荒谬?他若说「行善的善比较善」,那么就必须同意「本善的善不够善」,这不也是荒谬吗?

 

    二,现在,我主张「人性向善」,别人可以问我:

 

    「如果人性向善,那么人生还需要行善吗?」我会回答「当然需要行善」。他再问:「那么,向善的善,与行善的善,是否相同?」我会说「相同」。由于人性只是「向善」,所以人生必须不断行善,亦即《中庸》所说:「人之道,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人生必须择善固执。然后,人生的最高目标是《大学》所说的「止于至善」。如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向善推到择善,再指向至善。但是,主张本善,则动弹不得,不然就是在解释「本善」时说出许多似是而非的道理。譬如宋朝学者,就把人性一分为二,有「天地之性」,也有「气质之性」,然后要求人们「存天理去人欲」。这些恐怕都不符孔孟思想。

    有时不妨看看西方,他们从希腊一路下来经历二千六百多年的哲学思索。但是,为何没有任何一位西方哲学家宣称「人性本善」呢?不是他们不聪明不用功,而是这种观点找不到经验事实做为依据。如果说它是某种宗教信仰,那么不必再去讨论。但是,儒家不是宗教。因此,「人性本善」既非真理,也不能代表孔孟思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先秦儒家哲学:颠覆你对孔孟思想的刻板印象!
为什么说儒家最大的糟粕之一就是“高估了人性的善而低估了人性的恶”,你认同吗?
谁才是儒家正统
人性本善还是恶:中国古代的各种人性论
儒家的经典和道德(三)
朱熹与儒家的圣贤之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