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式太极拳的特点“换位逢转必沉”
换位逢转必沉。有位资深的老拳师对杨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简明扼要的概括为“以松柔见长突出沉劲”。上海杨氏太极拳名家顾树屏先生练杨氏太极拳六十个春秋,颇具功力,他认为杨氏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逢转必沉。这四个字的概括很能反映杨氏太极拳区别于其它各氏太极拳的又一独特风格。

“逢转必沉”突出沉劲,不只是表现在某一拳架动作上,而且贯穿在整个套路的全过程之中,其中“逢转必沉”是一个非常明显规律性表现。

练杨氏太极拳必须打出沉劲,如果打不出沉劲那也就打不出传统杨氏大架的拳味,仅举“倒撵猴”式的练法为例,这个动作就是“逢转必沉”,是发沉劲的典型拳势。

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杨振基在〔杨澄甫太极拳〕一书中说:“倒撵猴”一式的奥妙,在于发沉劲时要松腰松胯,气沉丹田,使劲由脚而腰达手,“倒撵猴”一式如何走沉劲?河北石家庄市赵济夫先生曾在《武当》杂志发表题为《对倒撵猴一式的练法的粗浅体会》一文,他是这样论述的:“左倒撵猴左脚退步站住后,首先要屈左膝,落左胯,周身随呼气与腰,胯,裆下沉合为一势,这时命门后撑,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左腕背彻底松开,内劲蓄足,然后腰胯拉,随身体左转后移,重心偏于左腿,顶劲领起,气沉丹田,并下行直达涌泉穴,左掌随周身后移,向下沉落于左胯前外侧,最后才是右脚掌碾正,右掌向前推出,形成沉,拉,打之势。除倒撵猴之外,还有单鞭,云手,搬拦捶,野马分鬃,搂膝拗步等等,凡是有转身的动作,几乎都要下沉的身势,这种沉劲的练习正是推手时产生“弹簧劲”的坚实基础,所以“逢转必沉”是杨氏太极拳拳架动作的一个普遍性规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氏太极拳的特点(转)
胡克禹《杨氏太极拳的特点》(转帖)
太极拳流派 杨式88式与85式太极有何区别
杨氏太极拳搞清楚这几点,让你练拳事半功倍!
换步逢转——必沉
杨式太极拳(完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