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审美通俗演义(2)——波磔意味长

海三洲:书法审美通俗演义(2)

波磔意味长

 

隶书是追求书写便捷而集体创造出来的书体。

从书写来说,篆书也只有直线与弧线,但在圆转往来的描画中是严格讲求对称与均匀的,要“画”得对称工整并不容易。篆书虽然有着匀称均衡的美,但毕竟是难以描画的,而且严重束缚书写者个性与创造的欲望。《晋书卫恒传》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佐书,曰隶字;汉因行之。隶书者,篆之捷也。”虽然历史上说隶书为东汉程邈所创,但其实是书吏们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发明创造出来的。

但书吏们这种为简捷之便而创造的俗体,却可以说是书法史上最伟大的创造。因为它使书写从循规蹈矩的描画中解放出来,使笔画原本单一的直线和弧线变得活泼多样而意趣盎然起来。


           

   

                           (居延汉简选片)
   隶书的出现,使汉字书写的笔画增加了点、钩、挑和出锋,平直的横竖不再需要圆融连接,书写的笔画大大丰富起来了。隶书将篆书圆转笔划改为方折,由于不再按照弧线来描画,而是基本按照直线和点钩书写,因而书写速度明显加快了。也许,在木简上用漆写字也很难画出圆转的笔划吧。隶书的出现,是继汉字象形描摹阶段统一为篆书之后的又一场文字与书法的伟大变革。甚至这个变革比之小篆变革更具革命性意义。


             隶书讲求出锋舒展,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从书法发展来看,隶书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奠定了楷书乃至后来书体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

到东汉时,撇、捺等点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极具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从字形的比较来看,结构上隶书变篆书之圆为方,笔画组合上变直线、弧线为直线和斜线(撇、捺),增加了点、钩、挑和出锋;笔画不再是粗细一致的直线弧线,增加了笔画的粗细变化,增加了点、钩挑和横、捺的出锋(波磔)。这不仅是书写上从篆书的循规蹈矩的圆融弧线下解放出来,而且更在“方”的结构内增加了布局和运动的变化。隶书不仅为方块汉字的美注入了新的结构和部件元素,而且赋予了方块汉字运动与力量的美感。而毫无疑问,其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波磔(波势)。这一波磔不仅突破了方正之内圆转往来的束缚,也开启了书写中运动的呼应与平衡,打开了书写中创造与美感的重要一环(毫无疑问,毛笔的使用也是关键因素)。而事实上隶书的波磔也相当于音乐中的主题,建筑中的标志性所在。因而从笔法的发展史来说,这一波磔无疑是最伟大的一笔。


                              (石门颂选字)

严格来说,尽管篆书应该也有专业书家,但我们还是很难分出他们的风格。原因不尽是我们水平太低,也是因为只有“一条线”的篆书缺少用笔和结构的变化。事实上只有到了隶书出现后,各种风格才开始大放异彩。“方的艺术”才获得空前的活力。因而也可以说,从隶书开始,汉字的书写才获得解放,释放出无限的审美情趣,使得快捷书写与美感创造有了的结合的空间与方法。使汉字书写变得情趣盎然起来。


                            (居延汉简选片)


                           (礼器碑选字)

汉字是方块字,构成方的关键是“横平竖直”。我们学写字便首先要把笔画写平直。这本是不用提及的“问题”。但看,现今的不少“鬼画符”的“签名”,连小学生都不如,连刚学会写汉字的外国人都不如。原因就在于这些“鬼画符”违背了“横平竖直”这个基本原则。不是问题的问题之所以成为问题,原因是我们常常把“根本”丢掉了。——其实,世上许多东西,如果我们老老实实地对待,原本也不会贻笑大方的,但就因为违背了老老实实这个根本,结果造就了丑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书法史话(西汉)
浅析隶书之美
书法课堂丨隶书临习之二——结构特征
王增军书法作品
汉隶《曹全碑》的艺术特色及其学习技法
优雅的汉代隶书,为何在当代越写越俗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