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伟 / 书法讲稿(123)书法概述

李伟书法讲稿

书法概述——由书法说开去(一)

                                         

题目的由来:书法漫谈(不拘形式地谈对书法的体会和意见)、书法浅见、书法锁谈(或碎语)。由书法说开去——可大可小,可深可浅,可收可放。

一、何为书法:书者,输也,输情感于笔端;书者,写也。书法即写字的方法、法则、规矩。

1.书法与写字的关系:费新我曾将书法与写字的关系比喻为音乐与说话的关系(解释)

写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写字的升华。

2.书法之法:

笔法 起笔收笔、方笔圆笔、中锋侧锋、疾涩、轻重等

谈谈八面岀锋的米芾:⑴说说书法史上的父子书家:大小米:米芾和米友仁,大小王:王羲之和王献之(解释)。⑵关于米颠:①逢石称兄道弟,遇石必拜。②写信:当写到“芾再拜”时,俯身叩头。

墨法 墨分五色:浓、淡、枯、湿、燥,绘画讲墨分六彩:浓淡干湿黑白。

字法 即结字规律:欧阳询间架结构36法→李淳间架结构84法→黄自元间架结构92法(解释)。

章法 左右呼应,上下贯通,摇曳生姿,强烈对比。

3.书法的定义:有人称之为抽象艺术、节奏艺术、视觉艺术、静态艺术等等。甚至很玄、很虚,不切实际。

我的理解:书法就是书者以毛笔作为书写工具,以汉字作为书写载体,以线条作为书写语言,以结字和章法形式表现律动和美韵,以神采和意境作为最高境界的造型艺术。

书法的终极目标是表情达性。

二、为什么要学习书法: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那么,书法可以使你在浮华喧嚣的尘世上返归宁静和淳朴,在与日俱增的纷扰下,辟一片自己的心灵净土。往大处说,可提升内涵与素养,增加一份雅趣,较之垒长城、酗酒更有益身心健康。当你烦心郁闷时,拿起笔来,随着线条的舞动,它能使你的心灵得到抚慰,能使急躁型的性格变得收敛,能使柔弱型的性格变得阳刚。

我们都有体会,在你欣赏一幅书画作品时,心情往往会随着作品的情绪而波动。书法作品能震撼你的心灵、触动你的情感,使你的情绪随着作品中线条的律动而起伏。比如我们读《快雪时晴帖》:那是一种美的表达(说明);再如我们读《祭侄文稿》:那是一种悲的倾诉(说明),那不是笔墨形成的线条,那是泪水的舞动,字字血泪……

所以,书法可以陶情悦性,书法犹如气功,可以使人入静(说明),书法可以使人细致缜密,书法可以使人执着,书法可以激发人的灵性。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学学书法。近年来我们国家由于疏于书法人才的培养,加之电脑的普及,致使人们对于文字的敏感性越来越差,甚至学生不会拿毛笔者比比皆是……目前已认识到书法的重要性,据说在中小学中已开设了书法课程,可喜可贺。

总之,书法是一种高尚的陶冶情操的实践活动,长期坚持,浸淫其间,有享不尽的愉悦!原副总理李岚清退休后开始学篆刻,出了本书叫《原来篆刻还那么有趣》(说明)。

——未完,待续

 李伟书法讲稿(二)

书法概述----由书法说开去(2)

三、作为书家需要做的准备:

    首先需要准备一些必备的材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文房四宝:现今笔墨纸砚成了今天的文房四宝,而在古代文房四宝是指最好的笔、最好的墨、最好的纸、最好的砚。即:

    澄心堂的纸、李廷桂(即奚延珪,因李煜酷爱其墨,故赐姓李。关于李煜的说明……五代十国……..南唐二主)的墨,善琏庄的笔,安徽歙砚。

⑴笔:      

    选笔:笔有四德:尖、圆、齐、健(说明),笔有软毫、硬毫和兼毫;有长锋、短锋和中锋;有羊毫、紫毫(兔毫)、鸡毫、狼毫、鼠毫、兼毫等。

    “唯笔软则奇怪生焉”。

    新笔水泡发笔宜用冷水。

⑵墨:从黑从土。墨分为块墨、墨汁。墨块有松烟墨,油烟墨,漆烟墨等,此不详谈,墨以“坚而有光,黝而能润,舔笔不胶,入纸不晕”为佳。初学者以色黑而能润即可。现在墨汁比较方便实用,是合适的选择……一得阁、曹素功、中华墨汁等均较好用,不要用太便宜而而有臭味的墨汁。

⑶纸:宣纸:因最早产于安徽宣城(现称经县)而得名。目前,仍以安徽经县产红星牌宣纸为最好(范曾的说明)。宣纸分生宣和熟宣。根据产地的不同宣纸又有微宣、川宣(也叫夹宣,因产四川省夹江县)、皮纸(产于南方)、毛边纸、元书纸等。根据制作工艺宣纸又有机制和手工制(较贵)之别。

    “熟宣书小字墨易浓,浓则彩生;生宣书大字墨稍淡,淡则笔利。”

    墨的粘性与宣纸的渗化性使文字线条的艺术性发挥到了极致!

⑷砚:一方好的砚台应质坚而易发墨,研出之墨浆在砚池内不易干涸,乙方好的砚台应“砚池细腻,发墨利笔”,试砚时以“水滴不渗不干为好”。

    四大名砚:端砚(广东端溪:石眼、纹彩)、歙砚(安徽歙县)、鲁砚(山东潍坊)、洮砚(甘肃洮河两岸),现在易砚、澄泥砚也很不错,

    “砚要常洗,笔要常润“。

2.其他工具:毛毡、笔架、镇纸(镇尺)、笔洗、书画印泥等。

3.成就书法家必备的条件:具备书法的敏感性(悟性),掌握扎实的法度,练就超凡的功力,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

⑴、正确客观地对待书法:既不要过分夸大其高不可攀,又不要小视他,三、五个月可以把画画得很好,三、五年不敢写字的人大有人在:

附:李伟书法萃语(一)

    书法是一门表情达意的艺术。有人过分夸大其难,宣扬高不可攀,令人止步。有人大力游说其易,鼓吹人人皆书家,给人封号.....

    莫为大家所囿,莫为“小技”而张。无需迷恋“大师”,却要倾心经典。与经典对话,与传统攀缘,方为正道!

    在轻松中品读经典,在游乐中玩味书道!悟其神,畅其情;发胸中意,达心中思;神游物外!

    美的东西人人爱之,站在传统肩膀上的美方为书法之美!

    沉入传统,写我胸臆!

⑵、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下苦功夫:

    苏轼有“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之句,说明下功之深,也说明字外功锻炼的重要性。

    “君不见钟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被皆穿”均说明了用功之深。

(3)、先要入门,然后有了深厚的基础,才是字外功的锤炼。

    书法是一门综合学问,一旦进入了创作的境界,书家笔下挥洒的是自己的才识、性情、境界、学养,极尽想象之能事,将字之意态、变化一尽倾泄于笔端,尺幅之间,气象万千。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展自己的想象,增加自己的学养,才有可能真正的领悟其笔性墨情。

附:李伟书法萃语(二):字外功

    书至法备,功在字外。听琴弄音,吟诗悟对,咏史填词,品画读经,诗词墨趣,了然于胸。诗言志,墨传情,笔孕性。
    阅尽人间百态美景,气象自在胸怀萌升;遍览自然山川物灵,神韵自在笔底生风。
    花田月下,品香啜茗;柔日读史,刚日读经;天之云蒸霞蔚,地之虎跃龙腾;纳之笔下,荡我心胸。心手双畅,花鸟鱼虫;或起、或升,或吟、或鸣;藏之胸中,养我性情。
    以德铸魂,以品养性。性者,书性、灵性、悟性,笔性也。笔有灵性,方蓄儒雅之态、书卷之气。书作自然思接千古,下续幽情。

    书法以简约之形式,纳世间博大之内容,是书法艺术的显著特征。

     (未完待续)

书法概述——由书法说开去(三)

 

四、怎样走进书法的殿堂(即怎样走进去。既然具备了书家的条件,具体以什么方式能登堂入室呢?)

《学书迩言》: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主,多写又次主,此定论也。

1.谈谈临摹:古往今来,所有的书法家,无不是从临摹入手的,所以说临摹是书法的必由之路,是不二法门。

摹:即以纸覆于字帖之上写之。

临:对临,背临和意临。

《书谱》:“摹书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笔意。”

只有反复临摹不断强化对碑贴、法书的理解,才能逐步提高,通过临摹这座桥梁,才能到达书法的彼岸。王羲之曾说:“一遍正手脚,二遍学形势,三遍全似本,四遍加遒润,五遍使灵活”(临书)。

未临之前,要先读贴,对作者生平、书法特点、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以及作品的文字内容(喜?悲?)、章法、气息、格调、韵味、意境,均要有个大概的了解,再读其用笔特点、结构特征等,只有了然于胸下笔才能准确到位。

学书未有不从规矩而入,亦未有不从规矩而出者,及乎书道既成,则画沙印泥,从心所欲,无所不通。要学会读贴,先通过读帖掌握其特点、神韵,然后再动笔临摹。

读:结字规律,用笔特点,用墨变化,章法构成。

赵孟睿骸把樵谕嫖豆湃朔ㄌぶ溆帽手猓宋幸妗!

.丰坊说:读贴“可熟识古帖于字形大小,偃仰平直,疏密纤秾,蕴藉于心。”临摹之事,非熟知古人深意,不能称手。

2.学书的姿势:八字:头正、身直、臂开(肩舒)、足安。

执笔的方法:张旭在回答颜鲁公攻书之妙时曾说:“妙在执笔”。最常见的执笔法:拨镫法,即五字执笔法,也叫五指执笔法,还有单钩法、双钩发、龙睛法、凤眼法……

“执笔无定法,但使灵而便”。

拨镫法:  yan、押、钩、格、抵,其要领:指实掌虚(可手握鸡蛋或乒乓球反复练习)。

3.永字八法:“永”字具备汉字的点、横、竖、钩、挑、撇、短撇、捺八个基本笔画,古代称为侧、勒、努、趯(如踢球)、策(策马)、掠(如燕掠过)、啄、磔(如大刀切肉先轻后重)。有人认为“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也有人认为“楷行草法不雷同,永字何由尽贯通”,我认为:永字八法对楷书有其实际意义。

4.从何体入手:多有三种情况,即从篆书、隶书、楷书入手。

⑴从籇书入手:其理由是:①追根溯源,篆书是发展的源头,可增加字的金石味。②篆书笔画简单单纯,结体对称,易临易摹,比如小篆仅有横、竖、曲三种笔画。但是,其难点是首先得识籇,还要辩异……。

⑵从隶书入手:其理由是隶书不存在篆书难认的情况,且端庄古雅,比楷书易出成效(说明),会让学书者有成就感。隶书承上启下,上接书源,下启楷则。以此入门,一箭双雕,溯上及下,左右逢源,为以后拓宽书学道路不无裨益。

但是,要把隶书写好也非常之难。

⑶从楷书入门:古今书家多有主张,楷书法度完备、森严,中规入距。①具点画分明、端庄工整、易学易认、方便实用的特点,历来被推为书法正体,有“真书”“正书”之谓。②就结构而言,其结体平稳,字体方正,法度严谨(结体三十六法),对篆隶有继承,对行草有指导。③其用笔特点:中锋用笔。清代笪(da)重光曾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练好楷书,写行草会得心应手。

附:由颜楷入则端庄厚重,因颜字圆而肥(张布舟)。欧字方而瘦,虞字婉转、褚字飘逸,笔力弱者可写柳。

我的观点:如果想有大的成就,应从楷书入门,学正楷是学书的基本途径已受人们认可,当然,从隶书入门也未尝不可。

⑷其它:也有人说从行书入门,好写易练。苏轼曾作过定论:“书法备于楷书,溢而为行草。未能正书,而能行草,无是道也。”也有人说从草书入门,我的看法略显荒堂吧!

总之,选择了一种字体入手,这种字体首先应该能使自己产生共鸣;其次,这种字应为严谨的法书。不要选个性太强的,应该选法度完备者,欧颜柳赵均可(我的经验教训)。总的要求是要先规矩后个性,如果是先个性而后就很难规矩,那么多数情况下成就的不是书家而是字匠。

5.怎样选购碑帖:⑴早期拓本比晚期好,早期版本比近期好,“有帖不选碑”。⑵字迹清楚,形神兼备,尽量不走形,“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

碑帖,法书无现成的说明书,有的作些提示,也非常简单,甚至,词不达意,不同于我们的购买电器等产品。我们需要用心领会其形、体悟其神,方能得其一二,反复揣摩,细心领会。苏轼曾说:“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初学一定要先求形似→几可乱真→再求神似。

“初学分布,但求平正,继之深入,方知遗貌取神”。

结语: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无言而有诗篇的意韵,无行而有舞蹈的形神,无色而有绘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

应该说书法这门学问,入门并不难,只要你有坚强的毅力,有持之以恒的定力,我认为成就一个书法家是很有可能的。学书之路也许是长的,这条路上充满着神秘、充满着希望,关键是你敢不敢迈出第一步,当你迈出了第一步,并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攀登时,蓦然回首,也许你已欲罢不能了。因为其间有享不尽的乐趣,衷心祝愿大家能够慢慢地品味学书的这份乐趣!

谢谢大家!

 

               李 伟

              2012、6、3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欣赏的三个境界
【原创】书法五字歌
书法挥洒的是自己的性情
书法创作怎样用好“枯笔'?
墨色一片也是书法吗?一起讨论用墨与书法
原创:王铎用笔用墨初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