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艺杂谈(3):书与酒


    文人大多与酒结缘。每于微酣薄醉之时,玩文句之情思,感胸中之兴会,至性挥毫,书以寄情。怪不得古代书论中有的篇章读着读着便读出了淡淡的酒香……真的只有微酣薄醉或“一日九醉”之后才能“书以寄情”么?

面壁十年,退笔成冢,染黑鹅池,从点画到结体,基本功扎实了,技巧也熟练了,然终成不了书家,为何?且听苏东坡的见解:“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作为书法家,技巧已得心应手,倘仍然有意与佳,于谋篇、结体、用线等考虑再三,刻意经营的话,势必造成作品的乏味。风格的过于固定,技巧的过于定型,最后只能成为“复制式”的创作。

为了“无意于佳”,着实让书家伤透了脑筋,好不容易掌握了的书法技法,现在却要迫使自己忘记它。然而,即便忘吧,又岂能忘记得了!于是,书家们开始借助外力了——魏晋以前的书家是否如此,我们不得而知,但唐宋的文人书家大都嗜酒,他们难道茫茫然爱上了这杯中之物吗?非也。


       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

       
怀素每酒酣兴发,遇寺壁器皿衣裳蕉叶,无不书之。尝自云:醉来信手两三行,醒后却书书不得。

      
东坡居士性喜酒,然不能四五盏已烂醉。少焉苏醒落笔如风雨,虽谑弄皆有意味。

张旭嗜酒,必至一醉方休;怀素更甚,一日九醉;东坡虽酒量差点,但作酒徒的努力丝毫不减。这三位大人物无一不认为,酒后作书之妙处为醒来所书不能及。嗜酒是手段,寻找最佳创作境界,努力使自己的创作过程毫无做作,一派天真烂漫,以求淋漓尽致地表现自己的心绪情感,这才是书家的目的。刻意于佳要求头脑冷静,无意于佳却要求冷静中有不冷静,个中的差别是俗人与天才的差别。

艺术天才的放浪形骸与凡夫俗子的嗜酒如命,虽有天壤之别,但从表面上看,也许就差那么一点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陶渊明的诗歌中,能体现他“好读书”,好嗜酒“的诗句有哪些?
酒酣落笔皆成趣
高卧斋闲话——酒与艺术
爱酒又戒酒的辛弃疾
“草圣”张旭:没有酒不会写字,一手狂草,鬼斧神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