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艺杂谈:书与画
此文乃1991年12月为一小报副刊专栏所写拙文,现贴出,并略有删减。

      如果说书法与文学是并蒂莲的话,那么书法与国画就是比翼鸟了。书画同源,而又各具思想、技法与形象,但书理画理互通,可谓情同手足。
      书法讲线条,国画亦讲线条;书法有分行布白,国画有虚实相生;书法借用画法的疏密关系来谋篇布局,画法亦用书法的“篆籀笔法”去画荷干树枝。朱和羹《临池心解》也说:古来善书者多善画,善画者多善书,书与画是殊途同归。略略回顾中国书画史,用书作画,用画作书,书画合一的大家确实不少,如宋代的苏轼、米芾;元代的赵孟頫;明代的董其昌、文征明;清代的八大山人、郑板桥、吴昌硕;近代的齐白石、潘天寿等等。
      古人云:“书中有画”。孙过庭《书谱》说:“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駭之姿,鸾舞惊蛇之态,绝岸秃峰之势,半危据檀之刑。......”古人对书法丰富的比喻,就像一幅幅静止或活动的大自然画面。欣赏书法时,要从书中看出“画”来,反之,在书法创作时,也应把大自然美妙的画面意象融入自己的创作思维之中。
      有人说,书家多讲“法度”,画家多谈“神韵”,其实书画亦然。书家以古人碑帖法度为本,易受古人所拘,所谓“戴着镣铐跳舞”是也。画家除临摹古画为基础外,还要“师造化”,故写出的书法,亦将画味渗透其中。郑板桥以画兰竹之法写字,夹篆隶楷草,自称“六分半书”,可谓大胆写就;米芾以画味入书,讲究神韵,自创“刷”字,可谓不拘一格。实际上,书家画家各有所长,各得其法。
       传统绘画,特别是文人画家讲究“画好先得书法好”,张大千评黄宾虹是“字第一、画第二”。文人画家多是书家,往往以书法用笔来作画,且以“逸笔草草”之趣来写字,使书画和谐。书法家徐文长曾说:“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从中可知书画用笔是相通的。
       字要有画意,但把字写成画,是媚俗;字求多变,但变得不是字,是欺世。媚俗和欺世乃江湖把戏,非艺术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朝字价不敌画 皆因书法无大家?
张大千书法作品欣赏
书画艺术的守望者-我眼中的赵士英先生-天津美术网
张大千书法大观
刘二刚且说“画家书法”
范扬|我来说说“以画入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