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田石与印章介绍
印者、信也。《说文解字》对"印"的解释是"执政所持信也"。数千年来印章一直是中国官方与平民的重要信物。中国人使用印章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春秋战国开始流行,秦朝与汉朝时期已经普遍使用。宋代印章开始与书画结合,盖在书间或图书之上,开始为文人画家所喜爱。
  
   但古代所制印章材料大多为质地坚硬的金、银、铜、铁、犀牛角、象牙、玉、陶等。其中玉为皇帝专用,称之为"玉玺"。其印底文字的刻制也主要由专业工匠负责。在这个漫长的二十个世纪中,印信文字是概括性的,无法表达其主人的精神邪念雅趣;而文人画家对自制金属印章一次次失败而归,形成了"八代之衰"的说法。历史的转机当于明代中叶大篆刻家文彭在南京购得青田石并以其自制印章开始。一时间自制青田石印章在神州蔚然成风,文人画家渲泄各自个性,推陈出新,寓性寄德,而使中国印章艺术鼎盛至今。
  
   青田石有软、坚、脆、韵、色、纹、润、雕等八大特色。软则易受刀,使转如意,笔意易尽;坚则可以久存,印面与边款部分不易磨损;脆则一刀下去分成两面刀痕,各异其趣,受刃面光洁,另一面脆崩而不规划;韵是运刀之时,青田石还有不可多得的"金石味";至于绚丽色彩、多变纹理、温润质地、精工雕钮,使青田石章成为通灵通性的艺术品。
  
   青田石取代金属、玉石、象牙等坚硬印材,排除了文人篆刻前进道路上最大障碍,为中国煌煌印章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宋元时代,篆刻家仅为聊聊数人,皆是专业篆刻从事者,而明代中后期已有千人,他们中有政府官员、官宦子弟、世家后代、文人、商贾、医生、僧侣和职业篆刻家等,现代更是普及。宋元时代篆刻以实用为主,明代晚期造就了五大篆刻流派,他们的代表人物是文彭、何震、苏宣、汪关和朱简,文彭"和平中正、笔笔中锋",极富书卷气;何震善用偏锋,恣肆强悍、落拓不羁;苏宣平和为归,柔中盈刚;汪关以冲带削,收锋及时,印作中刚中寓柔,静中寓动,丰润秀逸,从容安详,达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朱简生活在明代晚期,以短刀碎切法,使字的线条产生一波三折的笔墨情趣。这五种流派在现代已发展到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地步。
  
   青田石还为古印谱刊行提供了更接近于原作的新的摹印方法,更使中华篆刻文化形成书本的方式而广为传播。将二十个世纪的印章艺术发掘、印刷、发行,广为传播,青田石提供准确摹仿材料,因易成而传真,风行一时。
  
   正因为青田石,便有更多的篆刻家,有了名家也有了流派,又有了印论、有了交流,以及有了这门独立的艺术,也使印章文化的内涵更为丰富,成为了进贡礼品和历代有志之士的精神寄托物,于是我们看到了故宫博物馆进贡给乾隆皇家的宝典福书,看到了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三方言志印章,看到了2008奥运会徽章的印章效果……
  
   凡此种种,青田石印章承载着人文精神,承载着民族精神,它是一种浓缩了高度文化内涵的艺术载体,没有任何一种玉石在篆刻艺术上能与之相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书法大家文彭书法欣赏
明清文人篆刻
收藏 ▏金石篆刻:“象牙塔”的市场生存路
珍贵可宝,雅玩佳品——浅谈灯光冻石藏玩之用
方寸之间有大美 陈俊珺
汉印审美观的确立、发展和深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