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兰亭鉴赏《兰亭集序》


    兰亭被称为“书法圣地”,这是我国卓越的书法家王羲之当年写《兰亭集序》的地方。
    “禹祠西走兰亭路,一片湖山锦绣中。”
    我顺着绍兴禹祠西走兰亭路,沿路古木苍苍,清流潺潺,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兰亭。
    在绿竹丛中,一座三角形的碑亭,碑上刻着两个大字:“鹅池”。这两个字一肥一瘦,字体不一样,但同样苍劲有力。这“鹅”字是王羲之的手笔,这“池”字是王献之的手笔,父子二人的字各具风格。
    “鹅池”因王羲之酷爱养鹅而开掘的,池旁垂柳依依,有古樟树三株,白鹅在池中游水。
    我跨过石桥,穿过竹林,便来到'曲水流筋亭。”这里,典雅、素净,亭前弯弯曲水,水流涂综。亭是木制结构,四周也是木构围廊。那曲水两旁,却是巨石迭成。在曲水岸边,放着数十块盘石的地方,相传一千多年前,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名流在此宴游赋诗,王羲之写下了名传古今的《兰亭帖》。
    从此,兰亭便名扬天下。兰亭集序写得脍炙人口,千古流传,文中写道: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
    兰亭,修锲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竣
    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筋
    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筋一咏,亦足
    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可乐也。
    写的是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暮春的第一天,人们会集兰亭,许多贤人都到了,这里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丛丛翠竹,清水急流。在这里,设酒摆宴,在这弯弯曲曲的水流两边,大家依次而坐,喝酒吟诗畅叙胸怀。这一天,天气清朗,微风送暖,仰头看青天,低头视万物。放开眼界,心旷神怡,兴致盎然,实在令人快乐无比!
    接着,王羲之抒发了对人生的感慨。这篇文章,写了壮丽的美景、真挚的感情,浑化无痕,构成完整的艺术美文。
    亭中还挂着一块匾,匾上写的是:“曲水邀欢处”五个大字。在这亭中,还挂有一幅人物水色画,这是一幅《兰亭修楔图》,是根据明代永乐年间画家李伯时画的《兰亭修楔图》临幕的。画中的王羲之等四十一名流,临流脑咏,神彩奕奕,各俱风彩,再现了当年王羲之、谢安、孙绰等文士名流兰亭集会修楔的情景。
    画中除王羲之外,孙绰临流赋诗、借景抒情的情景显得
也很动人:
        流风拂枉诸,
        停云荫九皋。
        莺语吟修竹,
        游鳞戏澜涛。
        携笔落云藻,
        微言剖纤毫。
    这也是他参加兰亭集会时所作《兰亭集诗》中的佳句。
    亭子后边是石板路,两旁的松柏树郁郁葱葱。往上是个七级石阶,上面有一八角台座,中间有一块十米高、三米宽的石碑,碑文是康熙皇帝写的《兰亭集序》,碑的背面刻着一首诗,这是乾隆皇帝写的,诗中写道:“向慕山阴镜里行,清游得胜惬平生。风华自昔称佳地,筋咏于今纪镜名。”
    在这里,我还看到晋代出土文物椭圆形的青瓷羽筋杯。这羽筋杯就象一个剖开的大苹果,还有两个“翅膀”,因此可以浮在水面上。当年王羲之等四十一人就是把这羽筋盛上名酒,放在曲水之中,他们四十一人站在曲水两边,任羽M在曲水中飘流,流到谁的身边停住了,谁就得即兴赋诗,否则就被罚酒。他们的诗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

鲁迅当年来此饱赏兰亭风光


    鲁迅当年来此饱赏兰亭风光,他就曾告诉王照鹤先生,在兰亭入口处匾额上的“兰亭”二字是乾隆所写,’那巨碑上也有乾隆题诗。
    亭的两侧便是右军祠,是为纪念王羲之而建。祠内有水波荡漾的墨池,王羲之当年就住在墨池左边。他日夜苦练书法,就用这池水研墨,使池水染尽墨汁,变成了墨池,又叫洗砚池。池中有一石亭,多棱石柱,复莲柱础,这便是“墨华亭”。亭上刻有奇兽异花,那玲珑刻鸟,大有展翅欲飞之势。石亭南北均有通亭石桥,桥沿刻有花纹,雕琢精美,颇具匠心。
    在这右军祠的祠厢回廊上,有唐宋以来书法家的拓刻,为研究我国书法艺术和书体源流,提供了宝贵资料。由此可以看出,虞世南、褚遂良等著名书法家,颇效兰亭笔法,但又各有创造,独具风韵。有的如龙蛇屈伸,仪态万方,有的如龙飞凤舞,奔放潇洒,有的如深山幽谷,苍秀涵幽。
    我看见许多青少年在此认真揣摩古代书法艺术,他们把纸摊在盘石上,手握王右军羊毫笔,在勤学苦练,有的字迹挺拔,有的字迹清秀……。筑看着看着,自然又想起了普迅:鲁迅当年苦练书法,便是用的绍兴出产的王右军羊毫笔,这笔上写着“绍兴卜鹤汀双料金不换”。鲁迅一生手握“金不换”,写下了厚厚二十卷,洋洋七百余万言的著作。这笔虽小,却有千金重呵i鲁迅晚年住在上海,还常托弟弟从绍兴买来这刚柔互济、“每枝五分的便宜的笔”,他一直用到1936年10月18日,记下最后一篇日记。他说:“我并无大刀,只有一枝笔,名日‘金不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写王羲之兰亭序系列 ——“觴曲水列坐”详解
王羲之《兰亭集序》放大版临摹讲解10引以为流觴曲水
兰亭,一个魂牵梦绕的地方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高清单字版2
有声读物丨愿邀微雨到兰亭
曲水临兰亭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