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羲之书法真迹现世与日本藏《妹至帖》《大报帖》比对
王羲之书法真迹现世与日本藏《妹至帖》《大报帖》欣赏与比对(之一)
      最近在民间出现了一组东晋王羲之手书卷,此手卷其中的一部分正好与日本私人收藏的两幅字帖的字体和内容都相同,下面就将它们的图片情况进行对比鉴定是否真迹。因某种原因隐掉了其余与本篇不相干的部分。
 

署名王羲之三个字与拓帖上的字体相同

 
     手卷后部有唐代文学家书法家李邕,虞世南和宋代大诗人文学家陆游的题字与“放翁”印章。
 




《大报帖》(摹本),25.7×10.1厘米。三行二十四字;日本私人藏。
帖文(繁体):便大報,期轉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為爾,解日耳。
《妹至帖》摹本纵25.3厘米横5.3厘米
(日本东京中村富次郎私人藏1973年首次公开发表)
释文: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耽之。

下面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可见上图的左图的申字在右图变成了由字,别的字也有一定的不同的地方。
下图的不同处更多,比如妹,情,难遣,须等字右图明显缺少王羲之圆滑坚致的笔力,显得有些生硬。

     下面再与王羲之十七帖拓片相比,尤其是那个赢字,日本的那个赢字的偏旁部首写成了反文明显是个错别字,从这一点足以证明日本那件不是唐代双钩精摹本。

     
       2013年1月8日清晨,日本NHK电视台宣称发现中国“书圣”王羲之作品的唐代双钩精摹本,并将其称为“世纪新发现”。据报道,摹本写在长25.7厘米、宽10.1厘米的纸上,共3行24字,纸张为画有竖线的纵簾纸。从上有王羲之儿子的名字“日弊”和整个字的风姿来考证,应属于王羲之的早期临摹本。专家鉴定该摹本是由遣唐使带到日本的,随后一直留存于民间,保存状态完好。该摹本于1月22日至3月3日在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书圣王羲之特别展”上首次亮相。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表示,如确为真本,无疑为稀世之珍。

 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书圣王羲之”展览中,尤其受到关注的作品是《大报帖》。日本放送协会(NHK)对该摹本进行大篇幅报道,因王羲之真迹早已不存于世,而存世摹本也少之又少,《大报帖》自然成为备受世人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王羲之书法的讨论热潮。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陈列科科长、书法史专家福田淳通过文章的内容、书风、拓摹技法、纸本保留状况等方面对该帖做出鉴定:“该摹本极为精致,当属唐代宫中之物,可能是被遣唐使带回日本的,字迹应接近真迹。”因该帖前几字有“大报”二字,故将其命名为《大报帖》,该摹本长25.7厘米、宽10厘米,共计3行24字,一直留存于民间,保存状态良好。该摹本为纵帘纸(纸上存在竖的条纹).

     唐朝时,唐太宗酷爱书法,遍求天下二王书迹,并令内廷供奉摹写书法高手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人摹写。故目前存世王羲之墨迹的唐摹本均十分精湛,仅下真迹一等。而日本与中国的交流在隋唐时最为盛行,据记载从7世纪到9世纪二百多年间,日本先后派遣遣唐使到中国来十多次,每次都有许多文物带回日本,其中亦有王羲之的墨迹。此外,中国也有鉴真和尚等高僧东渡日本,也带着王羲之的墨迹。因此,有日本专家估计,《妹至帖》是奈良时代经“舶载”而流传到日本。为唐代根据东晋王羲之书法作品双钩廓填的摹搨本。摹本为纵帘纸(纸上存在竖的条纹).
       根据史料记载,王羲之是用蚕茧纸和鼠须笔来撰写《兰亭序》的,而当时的蚕茧纸来自高丽。宋朝赵希鹄在《洞天清录》中说,“高丽纸用绵茧制成,白如绢,韧如明珠,吸墨好,值得青睐,为中国所没有,也属奇品。”这里的绵茧就是蚕茧纸,“如绸缎,挥毫泼墨,效果理想。”
       从以上几点看,日本私人收藏的《妹至帖》《大报帖》二帖本人认为肯定不是东晋王羲之的真迹,根据1从帖上的竖纹格来看与宋代的书画用纸相同 2,也不可能是王羲之作品的唐代双钩精摹本 3,本人认为有专家以为是宋代米芾所写的可能性比较大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现王羲之"大报帖"摹本 24个字均做鉴定
新春日本游,除了买买买,还可以看“王羲之”!
王羲之摹本《大报帖》秘藏日本逾千年
王羲之 《大报帖》
王羲之草书欣赏《妹至帖》《大报帖》(附释文)
日本新年重磅大展!东京两馆联合呈现「王羲之与兰亭序」,书法史名迹齐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